第3章 改变写法,就能改变活法
人类是通过获得“写作能力”实现飞跃性进步的
人类与动物的一大不同在于交流能力的丰富度,其中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语言”。
当然,动物也会通过叫声或吼声向同伴发送某种信号,但它们没有语言,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交换复杂的信息。也可以说,能否使用“语言”,造成了人类与动物的不同。
尽管说法不一,但通常认为猿获得恒定的直立行走能力,进化成人类祖先(猿人)的时期,是在距今约四百万年前。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猿人一直没有语言,始终停留在大型猿类的阶段。
开始恒定直立行走之后,又过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人类的喉部因遗传性变异而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使人类拥有了复杂发声的能力,同时大脑也高度发达,获得了“语言”,即“口语”。
由于掌握了口语,人类开始飞速进化。而“文字”,即“书面语”的出现,则加快了进化的速度。
书面语的定型,至多不过是几千年前的事,但对于人类而言,文字的发明无疑是一件大事。
书籍的出现,使得一个人的思想可以传达给很多人。而且,书籍还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使得人类能够跨越时代,把宝贵的知识传给下一代人。
由此,人类才得以积累庞大的知识量,不仅实现了文明的飞速发展,还能将知识留传后世。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的历史,就是通过写文章将新的发明和智慧传给后世,从而代代延用至今的历史。
印刷术的发明进一步加快了这一速度。随着大量书籍的问世,比起以前手写的时代,有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文明的恩惠了。
如今迎来21世纪,人类掌握了互联网这一武器,正在力图实现新的进化。比如,任何人都能把自己写的文章瞬间发送给全世界。
尽管人类对于构建怎样的世界尚无明确的设想,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写作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早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
“写”是比“说”更加公众的行为
在前一章,我阐述了掌握“说”和“写”兼顾的“说写两用力”的重要性。而在本章,我将首先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正如前文所述,回顾人类的历史可知,口语和书面语并非同时诞生的。
先是有了口语,然后才出现了书面语。孩子记忆语言的过程也是先掌握口语,然后学习文字,从而逐渐记住书面语的。
因此可以说,尽管“说”和“写”都是以语言作为基础,但二者属于全然不同的行为。
“说”这一行为没有太多负担,可以轻松进行,同时基本上算是私人行为。与之相对,“写”首先要在大脑中进行整理,而且不同于说出后当场就会消失的口语,写的内容会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
也就是说,语言一旦被写出来,就会立刻变成公众的东西。因此,写文章的时候,需要比说话时更慎重。
例如,在伙伴们融洽交谈的气氛中,即使你笑嘻嘻地说“那家伙真是个蠢货”,别人也能感受到你和那人关系匪浅,只是在开玩笑而已。
然而,换成写文章,如果不能在这句话的前后清楚地写明当时的氛围或含蓄的感觉,作者的本意就无法传达给读者,从而引起严重的误解。
这就是书面语的可怕之处,这一点必须注意。
通过总结口语训练书面语
可以说,写文章这件事的基本功能是阐明自己的体验和思考的含义。就像使用慢镜头播放影片一样,把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付诸语言,固定成型。
倘若对其置之不顾,它们就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如果将之写成文章,过后也能重新阅读,还可以传达给其他人。
这就是书面语的力量。活用文字的持久性,使不稳定的东西确定下来,可以使其含义得到保留并扩散。
然而,不同于随着人们的成长而自然掌握的口语,书面语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掌握。从这个意义上讲,平时很少写文章的人要想变成作文高手,就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
我所推荐的最简单的训练方法,是一边听大学老师或电视新闻解说员有条理地讲话,一边将之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总结,重新写成文章。
有人可能以为,只要从头到尾抄录下来即可,其实并非那么简单,可以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操作。
实际上,我曾让高中生和大学生去做这项训练,很多学生都表示:“听的时候觉得完全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没想到总结成文章的时候却非常难。”
这很正常。我们可以把口语想成是只限当场消费的东西。有的人说话听不出句号在哪里,句子之间没有停顿,一口气说到底,还有的人说着说着就忘了说结论,直接换到另一个话题去了。
说起来,口语就像“混沌(本是出自希腊神话的神)”一样。即使传达的是同一件事,也会由于现场气氛和势头的不同,从而变成大相径庭的说明。而且,要想使之达到规整的程度,也是出奇地难。
然而有趣的是,只要做过几次这个训练,任何人都能抓住窍门,逐渐变得得心应手。
将文章比作建筑物
若把口语比作混沌,那么文章就是秩序。换句话说,就好比“建筑物”。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点。
只要在这样的意识下进行思考并实际尝试写文章,任何人都能写出一定水准之上的东西。
构建文章时的流程,基本上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①找到想写的主题(或是发现、主张)
②由主题创造三个关键概念,即“想说的事”
③将三个关键概念联结起来,构建文章
要想掌握这一流程,写小论文、企划方案或评论等需要有逻辑且客观的文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说到写文章,似乎很多人都以为,就是将空白稿纸的格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填满即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或许有一些人,事先完全不考虑应该写什么,就直接坐在稿纸前,脑海中浮现出什么就写什么,文章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形,最后也能构成颇具可读性的文章。有些小说家就是用这种方法写出名作的。
然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是小说家,多数人还是会事先制作大纲(情节梗概),然后再开始动笔。我们必须明白,事先不做准备就能一下子写出名作的人,肯定是作文数量远超常人的名家。
如果事先毫无计划就开始写,大多数人都会在中途遇阻,不得不无数次重写。
其结果就是耗费大量的时间,最后的完成度也很可能极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还是遵循常规流程。首先,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再整理、构建想写的东西。请基于笔记去写文章吧。
有些经常写作的人也不做笔记,但其中很多人并非真的毫无准备,而是已经在大脑里完成了笔记的记录,绝非即兴创作。
即使是职业作家,也很少有人不做基础的准备工作就开始动笔。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想掌握写作能力的人,请务必铭记,制作创作笔记是第一步。
借助电脑和互联网,大幅提升“写作能力”
自从掌握了书面语这一手段,人类以之书写了数千年,而到了20世纪,人类又获得了电脑和互联网这两种新的手段,由此进一步成功地拓展了交流的宽度。随之,写作似乎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个字一个字地填满稿纸的格子,或是从报告用纸的第一行开始写起,都是很辛苦的作业,需要苦思冥想该怎么开头、如何结尾。一落笔,发现写得不好,又要从头重写。经过如此反复,最后才能写成一篇文章。这就是以前的“写作”。
此外,在反复推敲的情况下,由于是手写,原稿会变得一片狼藉。因此,在提交正式文书的时候,还得重新抄写一遍。若是在抄写后发现致命的错误,那就惨了,弄不好还要从头重写。
然而,自从文字处理机和电脑问世以来,事后修改或调整语序等操作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电脑是非常适合用来强化组建文章能力的工具。因为借助电脑,可以不浪费时间地输入文章,并在事后随时进行推敲、修改。
我自己就是从手写开始的,后来使用文字处理机,继而换成电脑,感到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笔记之类的东西,我现在还是用手写,而给人阅读的文章,当然会用电脑来写。好不容易有了如此便利的工具,没理由不好好利用。
如果你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就应该积极活用电脑。
把文字输入电脑,使之成为创意的聚集地
我开始使用电脑之后,便感到自己能写的论文数量有了飞跃性的提升。理由之一是写作速度接近了自己的思考速度。比起手写,打字的速度显然更快,能把思维直接转化成文字。
而且,通过使用电脑,删除文字这一操作变得格外简单了。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
要想写一篇论文,必须先网罗各种各样的素材,但在实际写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字数归纳在有限的页数之内。好不容易收集的大量素材无法全部写进文章里,因此必然有很多素材会被放弃。
电脑是进行这一作业的便利工具。
确定好了主题,打算开始创作时,人们往往想让内容尽量丰富,结果却导致文章臃肿不堪,很容易超出规定的页数。
如此说来,似乎只要收集最低限度的素材即可,然而实则不然。如果从一开始就怕超出页数,而在素材的收集上偷工减料,就只能写出空洞肤浅的东西。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好先尽可能多地收集素材,把它们整理成文章。写好后,只要将多余的部分删除即可。
电脑是进行这一作业的理想工具。利用电脑的功能,可以轻松地增补或删除,还能使用复制粘贴功能,随意调整前后顺序。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优点,那就是一开始写的文章不会白费。
即使一开始写的文章无法用于当前的论文,其中也必然会有一两个素材可用于下一篇论文。
把这样的文章保存在电脑里,到下次写论文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了。而且还能做好准备,当前的论文写完之后,就能立刻创作下一篇论文。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电脑当作创意的集聚地,以后的写作主题会不断从中涌现。
打个比方,电脑堪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由巴尔扎克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的总称,其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互有关联的,就像“作品A的配角会成为作品B的主人公,作品B的配角成为作品C的主人公”一样。
这种手法被后世称为“人物再现法”。如此越写创意就会越多,得以不断展开新的故事。运用这一手法,巴尔扎克足足写出了91部作品。
顺带一提,据我观察,许多苦于写不出论文的人,似乎都过于执着一篇论文了。一旦开始动笔,他们就会根据随时想到的内容反复添加或削减文章,从而导致论文始终写不完。
这样很难写完论文,而且也无法获得下一篇论文的主题。
一旦决定了想写的东西,就应该先把素材输入电脑,然后最好将素材制成列表的形式,做到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越是坚持写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主题不断涌现,如此就能逐渐写出优秀的稿子了。
文章必须含有“发现”和“新视角”
“新闻报道”是我们常见的文章形式,可以说,它是一种方便作为培养基本文章力的范文的素材。
然而,新闻报道不同于专栏文章,它基本上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并且必须在规定的字数内,写清楚事实关系、原因、结果、影响等内容,所以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换句话说,这样的文章,谁写都一样。
像这样去写,即使文章很实用,也无法打动人心,也就无法成为“可读性强”的文章。
那么,可读性强的文章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含有“发现”和“新视角”的文章。换言之,关键在于文章是否含有能令读者感动的要素,是否能反映出作者的“个人认识”。
归根结底,当一个人只是单纯地想向另一个人传达某种想法时,就是此人感受、发现了某样前所未知的东西的时候。正是在这种情绪的触动下,才会萌生出写文章的想法。
比如说,你看见一幅出色的画作而深受感动时,光是给朋友打电话说“我看见了一幅好画”,或是把画拍下来发给对方,你会感到意犹未尽,还想把自己觉得是好画的理由和感动的原因写成文章给对方看,从而实现感动的共享。
一个人应以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为契机,拥有新发现或新视角。认识到这一点,并与他人共享,这才是交流的原点。这很重要。
也就是说,写文章时,把只有你才知道的新信息传达给别人是最重要的。
即使没有出众的文笔,只要具备“发现”和“新视角”,一样能感动读者。
有些人总爱模仿名家,尽写些落入窠臼的文章,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荐。不具备“发现”和“新视角”的文章,再怎样拿腔作势,也无法打动人心。
当然,学习名家的文章,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写作修行法,总比不学习要好。
然而,要想通过学习做到彻底掌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很多时候,自己的精力容易浪费在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致使内容成了次要之物。
很遗憾,这样的人只会罗列从别人那里借用来的辞藻,所写的文章毫无内涵。尤其是商务文书,这样的文章只会起到反作用。
文章本身是可以很简单的。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写出令读者有所触动的文章,希望你能以这一点作为最终目标。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发现”和“新视角”之于写文章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揭示这方面的能力。
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一样,文章是如此地普及。无论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整个社会都在文书化信息的基础上运转着,屡屡要求我们提交文章。
这个时代对于个人写作能力的要求就是如此地急迫。
例如,商务人士在写企划方案时,倘若只是罗列数据,并不能很好地传达企划意图。只有明确提出值得瞩目的“发现”和“新视角”,才能打动别人。
如果你具备了发现它们的能力,在写企划方案的过程中,这种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且,这种能力得以活用的场合,并非仅限于“写”,在日常会议等场合,也是有必要的。
例如,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当你被问到“有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的时候,如果你回答“没有”,大家就会对你失去兴趣,你身上也会被烙下“问那家伙也没用”的印记。
相反,具备发现力和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人,能够明确回答“我是这么想的,理由如何如何”,从而打动与会者的心。
如此提出与“发现”和“新视角”相关联的新创意,你就会成为人们尊敬的对象。
通过随笔培养“发现提出力”
在大学讲课时,我曾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布置了“思考在小学里教《论语》的好方法”这一课题。有个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制作“论语纸牌”用于授课。
这个主意本身或许不足为奇,但从“使《论语》变得平易近人”这个角度来讲,实在是一个好创意。尽管世上早已存在“论语纸牌”,但我认为,对于那位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发现,提出该方案的意义可谓重大。
这样的新创意才是值得尊敬的。
当时,我号召大家鼓掌庆祝这一时刻。我期待学生们能够趁热打铁,思考有没有更新颖的方法。
不是那种改天换地般的重大发现也无妨,只要能有新的发现并将其提出,哪怕是微小的发现也可以。在交流当中,创造新的价值观和意义至关重要。
写文章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新发现、新认识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肯定会让读者产生“啊,原来还有这种想法”“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那似乎很有趣”的感觉。也就是说,这样的文章能够提升读者的感性,进而激发其想象力。
那么,要想发现并提出足以吸引、感动别人的创意,应该怎么做呢?
我的建议是平时多写随笔。
就风格而言,随笔和企划方案本是截然不同的两类文章。简单来说,随笔是细腻心情的铺陈,企划方案则是不断推敲想法,最后选择提交“这个方案”。
不过在我看来,从“提出新发现”的角度来说,二者是一样的。只有心情的随笔和只有数据的企划方案,都无法打动人心。
既然好不容易学习如何写文章,你就应该以“像写随笔一样写企划方案”“像写企划方案一样写随笔”为目标。
因为不管是写随笔,还是写企划方案,我都希望你能明确提出新发现或新认识,而且二者均应具备数据性和逻辑性,并传达作者的热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笔和企划方案是有所关联的。若能写好随笔,就能写出有底气的企划方案。
养成平时写随笔的习惯,就能培养独特的视角。
这样一来,不光写作能力会不断提高,你的事物观和思想也会随之改变,人生本身也会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如此锻炼“文脉连贯能力”
写作有两个必需的能力。一个是前文所述的提出“‘发现’和‘新视角’”,亦可称为“获得新认知的能力”;另一个是“文脉连贯能力”,也可称为“文脉能力”。
例如,有些人讲起话来口若悬河、风趣十足,可是一叫他写文章,就立刻觉得大伤脑筋了。
究其原因,在于让文脉连贯的能力不足。尽管他知道许多有趣的素材,却无法加以总结,使之形成条理清楚的上下文。
要想克服这个缺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是边听别人讲话边做摘要,再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一篇文章。
也就是一边和别人对话,一边做摘要,事后再看着摘要思考“这句话和这句话是怎么连接起来的”,然后填补当中的空缺。例如,基于采访的书,多是如此写成的。
一开始大家都会以为这样的训练非常简单,因为自己也得讲话,所以谈话内容会很好理解。可实际上,一旦要动笔写成文章,往往就会觉得很难。
在交谈时,比起讲话的逻辑,现场的谈话氛围更受重视。因此,谈话可能改变顺序,也可能离题万里。有时候,甚至半数内容都是废话。
要想使凌乱的文脉变得规整有序,首先要求你能够做出选择,做出取舍,只挑出有意义的部分。
其次,你还要具备将有意义的部分连接起来的能力。也就是更换语句的顺序,果断删掉无用的部分,形成简洁易懂的文章。
起初可能做不好,但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你的头脑里就能形成“连贯文脉”的思路。
这样一来就好极了。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只要充分活用这种思路即可。
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文脉能力”,把握文脉的能力就会倍增。
首先应该掌握写10页稿纸的写作能力
我一直认为,首先应该掌握的,是能够写10页稿纸(4000字)的能力。
若把讲话比作行走,那么写作则近似于奔跑。正如没经过特殊训练也能走很长的距离一样,即使没经过特殊训练,我们也能说很长时间。
然而,长距离奔跑可就另当别论了。让不常跑步的人一下子跑10公里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不断积累相应的训练,才能逐渐增加距离。
写作亦然。
依我的感觉,400字一页的稿纸,一页就相当于一公里。也就是说,写10页稿纸相当于跑10公里。
突然被要求跑如此远的距离,只怕多数人都会畏缩不前。毕竟,不经过训练是无法跑这么远的。
但实际上,以10公里为目标的训练并不是很难。只要一点点增加距离,适应力强的人几周后就能跑完10公里,慢的人也不超过半年。
流畅地写满10页稿纸的训练,大概就是这种程度。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跑完这10公里。跑完10公里,你就会心生自信,而有了自信,想要挑战更长距离的勇气就会涌上心头。文章也一样。能否写满10页稿纸,是会写文章的人与不会写文章的人之间的分水岭。
若是3~5页稿纸,不用训练也能写完。但要想写满10页稿纸,必须在动笔之前做好笔记和摘要,构建文章的整体框架。这是无法轻易办到的,所以必然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
不过,只要一直写下去,任何人都能写出10页稿纸的文章。以前只能写满5页稿纸的人,也会逐渐增加到能够写满7页、10页的程度。
如此一来,写更多页就成了一种乐趣。等到能写出100页稿纸的论文时,再去面对30页稿纸的论文,你就会觉得“啊,这也太短了”。
了解写满10页稿纸的意义的人,与不了解的人,在精神上的疲劳度是完全不同的。
从没写过10页稿纸的人会受到不安的困扰,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而哪怕只有一次曾写满10页稿纸的人,也能清楚自己正处在哪个阶段,这样压力至少会小一半,因此在接受训练时也不会感到十分痛苦,最后自然能写出更长的文章。
例如,某本书的字数相当于300页稿纸,如果一天写10页,写完就是30天。一开始的关键是不要过于在意“质”,应该把“量”当作首要目标,抱着“总之多写就行了”的心态。
首先请以10页稿纸,也就是4000字为目标。
突破了这个目标,就证明你已经掌握了写长文的基本能力,那么总有一天,你一定能写出一整本书来。
创意秘诀
写文章一开始要做的是决定“写什么”。
小说家可以自己决定主题,而一般人在写文章时,主题几乎都是由别人指定的。
话虽如此,如果你只逐条写出必要的事项,是无法感动任何人的。
要想写出吸引人的文章,有趣的素材必不可少。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你需要思考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怎样的素材,才能吸引读者。
首先,请在本子上列出必要事项。无论是别人指定主题,还是自己决定主题,只要习惯以后,这一步都不难,想到什么就列举什么。
总之,就是把想到的词语一个个写在纸上。
怎么也想不出来的人,可以跟别人商量。在交谈过程中,脑海中就会不断浮现各种词语,然后只要把它们完整地记在本子上即可。
想出一些创意之后,把觉得重要的词语圈起来,这就是关键词。
这一阶段是在一定程度上汇集一些可能的关键词,接下来就是将它们分组。这样一来,就能逐渐明确什么主题比较重要。
那才是你该写的主题。
分组后,思考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哪个再次,同时用①②③进行编号。
如此一来,原本杂乱无章的词语就会逐渐形成大纲,告诉你应该怎样架构文章。
以上就是所谓的准备阶段,但准备完毕,我们还不能立刻开始动笔。
在动笔之前,先要决定“结尾”和“标题”。
先确定文章的结尾,然后决定标题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文脉容易发生偏移。很多时候,连作者本人也看不见终点,以至于文章最后无法收场。
因此,应该从一开始就决定文章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句话。
确定了最后一句话,就能产生“只要设法把文章写到这里就能收尾”的安心感,即使文章在写作中途变得偏离主旨,也能继续写下去。
只不过,最后这句话不能太平庸,否则就没意思了。
很多人起意写文章的时候,容易自命不凡,打算用充满道德感的话来结尾。然而,那样做并不能写成有力量的文章。
假设你要针对某个项目的进展方向写一篇论文。
这时候,如果用“还是团队合作最重要”来结尾,就会显得过于普遍,无法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方充其量只会给出一句无可非议的回应:“是啊。”
要想避免陷入这样的结局,就必须转换视角,把“团队合作最重要”换成另一句话。
如果你想在结论中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可以考虑从不同于平时的观点出发,将“团队合作”这一老套的词语替换掉。
例如,上高中时参加过篮球俱乐部活动的人,可以回忆当初是如何通过团队合作赢得比赛的。
当时团队发挥出重要作用的理由是什么?是教练在比赛前鼓励大家的话语,还是队长或头号得分手在比赛中奋力拼搏的背影,抑或是坐在替补席上全力声援的队友们?通过细致的研究,你会发现“团队合作”也有许多不同的诠释角度。
通过如此细致的研究,就能在“团队合作”这一老套词语的前方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充满了独属于你的独特感悟,能给读者带来新的发现。
或者,单纯只把“团队合作”换成别的词也是有效果的。在篮球比赛中,自己与队友的呼吸恰好保持同步的状态,就像翻绳游戏中既不太强也不太弱、力度适中的绳子一样。因此,可以把“团队合作”的说法换成“翻绳游戏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是把乍一看似乎不同的伙伴联结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
这样决定了文章的结尾,我们接下来再考虑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开端,它决定一篇文章能否立刻抓住读者的心,因此非常重要。
搞笑艺人们常说“对观众的吸引力很重要”,文章的吸引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如前文的例子,就可以将标题拟定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翻绳游戏的感觉”。
然后只要明确结论——“项目成功”和“翻绳游戏”这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语是在哪里、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然后边解谜边写就行了。
用三段论法写文章
确定好结论,也就是文章的结尾,再确定开头的标题,接下来就该确定文章的路线了,也就是如何构成一篇连贯的文章。
这时也得用到先前制作的关键词笔记。从中选出三个关键词,作为连接开头和结尾的途经点。
你应该听说过“三段论法”这个词吧?这种方法是按照“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顺序架构文章并做出推论的。例如,像下面这样的推论:
·大前提(人会死)
↓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面对这样的逻辑推导,人们最终都会接受。话虽如此,倘若论点堆砌过多,会适得其反。一来作者总结起来很辛苦,二来读者也不容易理解。
只要不是非常厉害的高手,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提炼出三个论点,像放在河中的三块踏脚石一样,依次踩着它们跳到对岸。这是写文章最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