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飞的残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01/24180701/b_24180701.jpg)
第98章
彭大胡子很“江湖”,大家自然尊重他。
本来他是看他表妹云三嫂,才把樵夫坝来的。但到了坝子里面以后,王铁匠、杨郎中、良补锅匠、陈秀才,他们几个却是喧宾夺主,一直围着彭大胡子转。彭大胡子在坝子里住了两天,就与郭大汉儿一路,回达尔齐去了。
彭大胡子一走,乡亲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小山脚下,没有大人,孩子们欢天喜地,简直疯得不得了。
在所有孩子中,大脑壳儿、朝天菇儿、杨爬海几个最调皮,无论走到哪里,就喜欢逗这个逗那个。还动不动就在人家头上敲,一点不听招呼。余幺疙瘩儿最爱哭,就像小神子变的,轻轻说她一句,就要流眼泪。厚嘴皮常常嬉皮笑脸,一点不严肃。马马儿天性好,也最诚实,嘴还甜。刘扁嘴儿最胆大,活动量也比较大。周老二是个泡材,个子大,但气力差,轻轻挨他一下,就倒地上。王老幺最憨痴,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衣角给人家牵着,生怕就走丢了。王水水最嘴馋,看见吃食就搞慌了。强疙瘩儿比较弱,别人说话大声一点,都要把他吓一跳,还个个都可以把他弄得哭鼻子。哑头神是个闷声子,又不说又不笑。平时,很难得跟别人说一句话。徐须儿小时受过症,虽然憨头憨脑,但她特别逗人爱。不管早迟碰见她,一说就笑眯了。
才开始的时候,十几个孩子,都在小山前面打打闹闹,后来他们撵画眉,打乌鸦,戳鸟巢,越跑越远,竟然顺着小溪,跑到了东南方向去。
东南方向有许多小水坑,孩子们在水坑附近玩了一阵,黑脸娃儿又喊大家再往前面走。他们转过一个弯后,发现一个小坝子。
里面青枝绿叶,野花盛开。蜻蜓、蝴蝶,飞来飞去。蚂蚱、蝗虫,东跳西跳。蟋蟀匿藏浅草丛中,“蛐蛐蛐蛐”叫得清脆有力。在弯弯曲曲的小沟和小沟两旁的那些小水坑里,小鱼儿东游西荡,小蝌蚪摇头摆尾。翠鸟,点水雀,贴着水面嗖声去嗖声来。
一路乱跑的孩子中,黑脸娃儿算是领头的。他跟张端公学过徒弟,见识多,鬼点子也多,玩了一阵就玩出馊主意来。他指着前面高高挺着的岩石,说:“来,看谁能够爬上那个高墩。”
刘扁嘴儿说:“来就来。”
黑脸娃儿满以为自己没问题,说:“你们看,上面有一个平台,谁先爬上去,谁就当大哥。以后,大家都归他管。”
水娃子看了看,说:“一言为定?”
黑脸娃儿说:“一言为定。”
厚嘴皮说:“不行。爬上去当大哥,爬不上去,又怎么办呢?”
黑脸娃儿伸出小指说:“爬不上去就是这个。”
杨爬海说:“行,拉勾。”
接着,十几个孩子争先恐后,跑上前去,一个劲地往上面攀爬。岩石上没有搭脚的地方,结果,谁也没有爬上去,大家退到一旁。马马儿不服,他东寻西找,忽然看见岩石侧面吊有野藤。马马儿昏胆大,抓住野藤,蹬着石壁,咚咚咚咚居然上了平台。
“我上来了,我上来了。”马马儿很天真,他站在平台上面,大声吼着道,“我当大哥喽,我当大哥喽。”
黑脸娃儿见马马儿率先上了平台,心里不快。他就站在底下,用手拉住野藤,反反复复,用力猛折,折不断。又捡个石头,对着野藤,使劲捶打,活生生把野藤砸断。然后又吊住野藤上半段,使劲猛扽,把巴着岩石的野藤全部拉扯了下来。
马马儿站在平台上面,只顾欢喜,一点没有注意到黑脸娃儿的举动。
野藤折断以后,黑脸娃儿睖了一眼,把手一挥,孩子们就跟着他很快跑了。黑脸娃儿他们丢下马马儿,马马儿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呐喊又没人理会他。逼迫手脚并用,顺着岩石往下爬。谁知一脚踩滑,咚的一声栽了下来。幸亏他是脚板先落地,加上岩石不算太高,底下草深草多,泥土软和,才没摔坏身体。
马马儿无可奈何,没精打采地一个人往小山脚下走去。走着走着,突然听见哭泣声。他抬头一看,是郭大娘,抱着一个石头,来到了小溪回水沱边。马马儿知道,郭大娘因为儿子,心情不好。但他不知道她抱个石头,究竟要干什么。马马儿正想招呼她,忽然听见嘭嗵一声,水花溅起,郭大娘就没了。
不好,郭大娘跳水了!马马儿陡然反应过来:
“救命喽!救命喽……”
马马儿大声呐喊着,飞也似的跑了过去,跳进水中。他想一把抓住郭大娘,可马马儿个子瘦小,力气太差,加上流水较急,几个浪花,就把他浪了很远去。
马马儿不仅力不从心,还经验不足。将将跳进水里,就接连吃了几口溪水。只好啊、啊、啊地来一个狗刨爪,使劲几抱水,才游到岸边来。
马马儿抓住野草,爬上坎来一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郭大娘一身湿淋淋的,已经坐在了坎边上。
原来是正在小溪旁边的菜地里除草的冯水生,听见马马儿呐喊,及时救了郭大娘。
郭大娘寻短见,原因很简单。就是她遇上了忤逆不孝的儿子——郭大汉儿。郭大汉儿走进坝子来,郭大娘满以为母子重逢,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谁知郭大汉儿还是那么自私自利。离开坝子,连好听话都没留下一句,郭大娘怎么不生气呢?
郭大娘把苦衷压在心里,只想一走了之。可她忽略了一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和身边的人,形成了一种剪不断也抹不去的关系。
郭大娘被冯水生从水里救上岸来,大家都来围着她,竟把邱茶壶两口子,搞得心里很不舒服。
自从郭大汉儿把包袱甩给邱茶壶,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人家两口子也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郭大娘反而去寻短见。理解呢知道是郭大汉儿伤了郭大娘的心,可不理解呢,还以为是邱茶壶两口子,嫌弃他们这个嬢嬢了。
邱茶壶两口子跪在郭大娘面前,眼泪长流,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幸好云三嫂和其他几个乡亲,及时站出来主持了公道:
大家都有眼睛,虽说邱茶壶只是一个侄儿,可是,他却比郭大汉儿好之百倍。
樵夫坝,就只有那么一丁点大。即使把所有乡亲全部加起来,都才一百多个。所以郭大娘寻短见的事,很快就个个都知道了。
云三嫂听大家议论纷纷,忽然发觉很不对劲。
因为这坝子里面,还有许多孤儿寡母,老弱病残,虽然他们没有开腔,但他们都有同样的顾虑呀:
老了怎么办?
在石峰山的时候,黄成安老两口说过。黄公子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穷苦人家,接到坝子里来。过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云三嫂想:
人家黄公子辛辛苦苦搞了那么久,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财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他这个心愿呢……
云三嫂赶紧放下活路,立即跑到建房工地上,找到杨郎中、黄篾匠、陈秀才,以及补锅匠大哥。谈了自己的想法,不料大家很快就商量说定,并签字画押:
以后,坝子里所有的孤寡老人,没有爹娘的孩子,丧失劳力的残疾病人,都由大家共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