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文化·服务·价值
◎胡晓
新兴科技处于一个加速的发展过程,不断渗透并影响人类文明与商业环境的发展进程。其带来的消费升级让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协同方式,或是企业参与的服务创新形式、商业模式,甚至社交环境、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样的环境为用户体验造就了更新、更宽、更广的意义,我们看到了更多变化中所产生的全新的设计问题。
面对新技术与设计紧密结合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设计师又将如何迎接行业变化?企业的新产品、新工具、新服务又将如何引领一个新生活形态的形成,开启新的商业模式转型之路?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IXDC)于2017年7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主题为“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文化·服务·价值”,旨在引领企业和从业者从人文与科技并俱、全方位、多元化的生态样貌角度出发,寻找各种复杂文化现象背后的普遍性,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和体验价值准则;驱动设计师掌握不断外延的新兴领域的技术、方法与策略的应用,成为新时代复合型设计师;更好地运用跨领域思维,搭建商业、科技与设计的桥梁,推动企业将创新变成现实;协调多维度的体验价值与利益关系,结合产品创新、服务价值体系、全球性战略与变化的设计产业,建立具有竞争力体验生态与商业模式;并从人文关怀角度,更好地把人与周边环境以及整个生态体系进行连接和整合,促进人类生活形态与价值的转变。
本届大会由12场顶级大会演讲、60场跨界主题峰会演讲、119场工作坊、6场设计之旅、2场Free Talk、90场专家访谈组成,展示近200多个成功实践案例。会上案例均来自全球一线企业、院校的经验成果,下面将通过精选案例进行深度解读,剖析成功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要素,探讨设计与未来生活的融汇之道。
篇章一:文化
世界文化来自于不同源头,每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意识。我们需带着包容性去思考和工作,让设计的产品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保障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使用。
- 案例一 Airbnb:开拓之道——通过工具创新
主讲人:Alex Schleifer, Airbnb设计副总裁
- 案例二 Apple:设计方法——来自苹果的经验
主讲人:Don Lindsay,小鱼在家合伙人兼产品顾问;前苹果设计总监
- 案例三 飞利浦设计:用设计改善30亿人的生活
主讲人:Jeroen Raijmakers, Philips Design资深设计策略与创新总监
篇章二:服务
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设计师可通过新的变量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数字化产品体验,设计的关键在于超越产品形态和介质的存在,颠覆固有形式,以具有创新性的服务推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 案例一 Google Daydream:以人为本的虚拟现实设计思考
主讲人:张晶华,Google VR&AR用户体验研究团队负责人
- 案例二 微软Hololens:混合现实重塑极致体验
主讲人:刘昕羽,微软(中国)用户体验设计顾问
- 案例三 Rokid: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师
主讲人:姜公略,Rokid首席设计师
- 案例四 亚马逊Echo Show:领跑语音交互的设计流程
主讲人:杨晓晨,亚马逊总部高级交互设计专家
篇章三:价值
企业和设计师在从事产品创作过程中,应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其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包含了对世界的看法或见解。设计承载了整个社会的思想和理念,所有的这些都将通过产品或服务展现出来。
- 案例一 摩拜单车:通过设计促进人与城市的连接
主讲人:刘尧,摩拜单车产品设计总监
- 案例二 云造科技:共享出行的未来
主讲人:邱懿武,云造科技创始人兼CEO
- 案例三 斑马网络:传统汽车与新型互联网相结合
主讲人:刘毅林,斑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设计专家
篇章一:文化
案例一 Airbnb:开拓之道——通过工具创新
主讲人:Alex Schleifer, Airbnb设计副总裁
有这样一句中国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放到设计工作中来解释就是,如果想要生产出有创意的产品,就必须先有具备创意的设计队伍和设计过程。Airbnb要求其中国创意团队必须在设计前首先提出创意理念,再把设计过程变得创意化。Airbnb设计副总裁Alex Schleifer认为,世界不断地变化,一切都在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设计的方式也要重新进行改变。而好的创意工具,是改变的开始。
在大会演讲中,Alex Schleifer向参会者介绍了团队所使用的五大创意工具领域。
第一大领域:DLS(设计语言系统)
设计体系是建立所有顾客体验的核心。在全球,Airbnb拥有非常庞大的设计师团队,为了能让大家更快地设计、行动,Airbnb设计出了一套代码系统,工程师和设计师可以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管理人员也能够方便地进行管理。此外,Airbnb还有一个工具库,可供全球每一个分公司和设计工作室随时随地使用。
第二大领域:AirShots(内部语言系统工具)
该工具使得所有设计师和其他人员都能够借助它去理解其他每一个工具。所有的手机程序、App有不同的语言和图表,如果有一套语言系统去解答、翻译和解释,理解就能变得简单。
第三大领域:AirJet(传输工具)
在设计过程中,跨部门、跨团队的合作会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非常耗时的大文件传输情境。AirJet能够大大提升文件传输效率,使Airbnb团队在全球范畴内跨部门、跨公司地随时下载一个文件(无论它有多大)。
第四大领域:React Sketch(代码系统)
对于很多人来说,代码本身是比较复杂的,Airbnb把排除程序故障的过程进行可视化,之后拿到结果,又能进行互动,通过这个过程检查到所有你需要的工具,对于你感兴趣的工具随时进行抓取,有了这样的抓取工具以后再进行数据下载,使用者可以加上图表、照片等,非常方便。
第五大领域:Lottie(动画工具)
Lottie是一个非常美的动画引擎,在Airbnb里面有很多的动画,即使是一个PNG或者GIF的格式都含有4MB这么多的字节,如何简单、直接地用数据库连接上去?Airbnb开发了Lottie,有了它以后,使用者可以直接和动画绘制人员一起使用所有的动画工具,这样做代码就变得非常简单。最重要的是,该工具里没有数据丢失,因此不会有动画失真情况的出现。现在全世界很多的设计公司都在用这个动画工具,因为它既高端又完全免费。
在Airbnb当中的这5个工具帮助团队更好地定义和设计用户体验。工程师团队、设计师团队都可以共享这些开源软件。Alex说,共享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分享就无法取得成功。Airbnb公司的理念是让人们分享他们的家,所以公司的设计工具和系统也在分享,分享使Airbnb更成功。
案例二 Apple:设计方法——来自苹果的经验
主讲人:Don Lindsay,小鱼在家合伙人兼产品顾问;前苹果设计总监
对设计师来讲,拥有一套基于市场研究去探讨的、完整好用的设计流程和一系列的评审和验证流程,是很重要的。前苹果设计总监、现任小鱼在家合伙人兼产品顾问Don Lindsay在大会演讲中,深入地介绍了他与乔布斯的合作和工作方法,分享了苹果公司的设计流程与设计管理之道。他的精彩演讲为管理者学习做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领导人带来启发,使设计师们了解想法从诞生到落地的设计理论,学习有关驱动设计定义、探索和开发的手段。
每周一下午在苹果都有一个历时6小时的高层设计评审,包括工程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总监,每周会晤,多年来始终如一。苹果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流程,每个部门都会基于新产品的设计进行思考,在周二、周三、周四,每个部门都会进行评审和审议,把最终反馈提交到公司最高层,随后确定清晰的设计节奏。
一件事情能坚持一两年已经很不容易,Don在苹果的6年里,这件事坚持了6年。现在Don已经离开了苹果,他相信苹果还是在做同样的事情——每周一下午反复探讨,每个部门进行跨部门的合作,把十分的精力放在当下的产品上,进一步提升彼此的生产力。
设计师有一系列的设计流程,会基于一些市场部门的研究和思考去探讨怎么样设计,设计完之后也会有一系列评审和验证的流程。但在这之间,Don认为对设计师来说,也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设计师要对于自己的观点足够确信。在设计一个新产品的时候,设计师要了解相关的研究数据;在此之后,设计团队的所有成员必须达成共识,而且对观点要足够确信,这样才能开始启航。那么如何保证自己的设计是对的?这要基于一整套为整个团队所知晓、验证、认可的设计原则,只有这样团队才能确保他们正在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苹果、微软和黑莓的资深人士,Don Lindsay认为共事的6年里,乔布斯影响他最深的一句话是:“无论我让你做什么,你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连续每周进行有助于设计团队确定清晰设计评审节奏的高层设计评审,能确保团队的参与和目标一致。
激发新的创意是一项定义优秀设计的原则,好的设计一定是创新的。但要创新,要使产品易于使用和理解,还要有长期的生命力。
案例三 飞利浦设计:用设计改善30亿人的生活
主讲人:Jeroen Raijmakers, Philips Design资深设计策略与创新总监
为生活而设计,是用户体验的核心。设计师必须知道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在哪些领域可以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Jeroen Raijmakers所在的卫生保健设计部门,其产品覆盖医院治疗和家庭保健的方方面面,每天为多达100多万的家庭提供服务,为9亿多人提供医疗保健方面的诊断服务。医疗保健领域的创新使医院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开拓性的新产品和数字技术的进步正在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改善着人们的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生活最重要的是健康,没有健康就像没有“1”,后面有再多的“0”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为了身体健康,他们需要了解各种医疗细节。很多医疗产品都深入到了生活当中,不仅是在医院,消费者自己也会拿回家使用。这样的需求之下,诞生了以设计为驱动的健康全程关护设计方案,其设计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健康问题解决方案,该方案使向消费者提供的医疗保健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优化状态,让消费者的使用更便利。
过去的医疗产品是冰冷的,医生检测过之后将问题和数据汇集成一个图表给患者看,并简单地告诉他们患了什么病。而在全新的医疗保健概念中,新型医疗产品是温暖的、能够与用户进行互动的。在医疗保健的过程中,产品会及时地告诉用户,他们的身体有什么新情况,甚至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感知用户的心情。
为生活而设计是飞利浦卫生保健设计团队的理念,其设计重点主要就是提供更好的医疗产品用户界面,使其能够更便利、友好地为患者接受和使用。整个流程使得医生与病人之间能够有双向互动,产品和服务既高效也绿色环保,不用浪费更多资源。Raijmakers表示,现在智能产品已经非常普遍,人们对智能产品有了更高的期许,需要它们提供更多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而使用了人工智能的医疗产品包含了实时的数据监测,能随时随地检查身体情况并提供给医生,但又不会过多去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一些病患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分析,传统的血液分析需要患者前往医院,但医院的环境肯定没有在家里的环境放松,患者还需要特地出行、排队。因此飞利浦设计团队设计了在家就能进行血液分析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定期检查。此外,团队还做了另外一些设计,使在医院当中的环境变得更友好、更使人放松,病人也愿意前往医院做血液分析。
在“家中血液分析”方案的设计中,设计团队使用了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而不是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眼镜,因为他们认为,在即将扎破自己的手指并把一滴血滴入分析器时,人们需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现实世界视图。家中血液分析的方案主要由一个可折叠的盒子实现。这个盒子当中有一系列小格,里面事先放入了用户在验血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其中包括能够很好指引患者使用的iPad,指导他们拿出所需的一次性测试工具,譬如血盒、刺血针、酒精药签和绷带。
iPad会播放示例动画,向患者展示怎样把这些物品以最佳使用顺序放好,以帮助患者在时间限制内把一滴新鲜的血液滴入机器。每一个步骤中,患者都能够得到非常清晰的指引,而且无论动作和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系统都能够立刻给出反馈。当一个步骤完成时,屏幕指示会自动地提前跳到下一步,而不需要患者自己操作。
一旦系统自动检测到患者把相关用品都按位置放好之后,患者就会被要求把收集血液的盒子放在指引屏前面的狭槽里。之后患者需要将手放在一旁的垫子上,这个垫子既能够加热手掌,使血管扩张以更方便收集到足量的血;又能在过程中采集用户身体数据,以供分析。此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虚拟计时器,使患者了解加热垫的使用时间。当手掌变得温热之后,患者会被提示拿起酒精药签来给手指消毒。接着系统让患者拿起刺血针,扭开针帽,刺破手指,把一滴血滴进血盒里,让智能系统分析。
整个验血过程十分简单,指引非常简明清晰,全程不到一分钟。系统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提示患者在每一步所需的工具以及这些工具应放在哪个位置,患者只要跟着指引行动即可。Raijmakers强调,设计此类产品时一定要加入专业人士的意见,像医疗的专家以及医生甚至包括患者等。因为他们才是完全了解使用情景,能够给出正确意见和体验反馈的人。
成立超过90年以来,飞利浦设计从一个主要负责广告设计的小机构,发展到今天在全球拥有16个设计研发工作室,横跨亚洲、欧洲和北美,由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设计师和1600余名研发专家构成,在这些专业人员里面不仅有从事传统设计的设计师,还有许多诸如人机工程、趋势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人文和科学方面的专家。
他们每天都专注于追求更好的设计品质,创造与众不同的、有意义的创新,把这些洞察转换成引人注目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这些专业人员拥有对生活质量的责任感,不仅参与产品设计,而且还参与了围绕产品整体体验设计的全部过程。飞利浦设计中心呈献出的各式各样设计表明,他们的设计已毫无疑问地对全世界,包括设计师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和影响。在飞利浦,设计是创新的开始。
篇章二:服务
案例一 Google Daydream:以人为本的虚拟现实设计思考
主讲人:张晶华,Google VR&AR用户体验研究团队负责人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当代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但真正想要实现的时候却总被时间、金钱或身体状况等因素阻碍。在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虚拟现实的设备,人们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无论是城市还是海底,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甚至可以移动时间轴,从实景观察里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作为产品设计师,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点,我们仍不忘思考虚拟现实的魅力在哪里?它的出现和普及对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和改变?它的设计难点在哪里?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和研究的从业者,又应该怎么在这个新介质上进行创造呢?
Google VR&AR用户体验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晶华,在2017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发表了“以人为本——Google Daydream的虚拟现实设计思考”的主题演讲。她通过大量设计实例,为听众讲述了Google这几年对设计的理解与尝试,和大家一起探索这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虚拟现实设备,包括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Google Cardboard、Google Daydream View、Samsung Gear,以电脑为基础的Facebook Oculus、HTC Vive,还有一些如一体机计划的产品,为虚拟现实带来了实现的可能。
以Google Cardboard最基本的场景为例:将手机插入纸盒,通过影像的叠加,人们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现实,可以参观世界各种不同的角落,这是非常简单就可以实现虚拟现实的应用。比较复杂的HTC Vive追踪系统可以根据对头显及两个手柄的理解,了解到使用者在整个体验过程当中的定位,使用者无论是走动还是上下动都可以被发现,这样的技术可以促进人们和虚拟现实的交互。
从设计的角度看,虚拟现实产品的用户研究与传统的用户研究相比,虚拟现实的用户研究点比传统媒介多了许多,以前研究的行业比较成熟,很多事情已经成为常识,但虚拟现实中有很多点是未知的,做用户研究时需要了解人本身的很多特点。虽然VR并不是很新的行业,但做到消费者级别的研究还是很少。
除此之外在VR、AR姿势定义上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有意思的还有一个比较开放的难题,无界面操作怎样设计最好?如果把VR看作在人眼前投影,如何知道投一米或是两米最合适?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画面可以很大,而视觉高低怎样合适,这些都是非常新的研究领域。
虚拟现实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即使是Google用户研究团队也才仅仅做到了解其中的一部分。结合工作经验,张晶华讲述了所在团队理解并发展的虚拟现实中用户需求的四个层次。
层次一:舒适——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是否舒适,会不会有晕眩或者恶心的症状。
如果人们在戴上头显的时候,一会儿就觉得头好晕或者有恶心等症状,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视觉系统和人的前庭系统之间不匹配、不同步造成的晕动症;另一个是模拟器综合症,视觉在动,但身体并没有在动,中间的不同步造成人的晕眩感。
设计师了解了原因之后,首先要避免水平线不稳定,使用产品时如果水平线一直动,用户会感到晕眩。设计师还需注意人机工程学:用户在使用遥控器的时候,手腕向下肩耸着,或是用左手托着右手手腕,背后可能的原因是用户使用遥控器的目的不同,因此设计时要考虑遥控器射线角度。
层次二:沉浸——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户是否觉得合理。
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物体,在独立情况下都有运动的6个自由度。做虚拟现实的交互设计时,对不同行为都有着不同的要求。2个自由度的走路和驾驶都只负责前、后,但非常复杂的激烈运动如过山车、飞翔,可能需要3到6个自由度,用户才能有这种激烈运动的刺激感。设计师做设计时必须考虑要给用户什么感觉,以及感觉能否到位。
此外,虚拟现实环境中还有绝对不能带给用户的感觉,例如把用户放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方,周边都是空的,高度会让人产生强烈不适;或让用户产生幽闭恐惧感——戴上头显第一件事发现身处一个狭小的空间,周围的事物紧挨着自己;还有尖锐的环境——用户到虚拟现实里时,前面全都是尖尖的刺或者是尖利的石头。设计师做设计时,要考虑到刚进入虚拟现实的用户在怎样的环境中才能感觉到愉悦。
层次三:有用——虚拟现实的应用是否具有实用性。
Google在过去一年多的研究中了解了用户对虚拟现实的一些基本需求,总结出了7个具有最优价值的虚拟现实应用场景:
(1)身临其境的游戏;
(2)私人影院:不必出门,带着头显即可享受大屏观影;
(3)带我去那里:世界旅行或探索太空、海底;
(4)把我们连在一起:用户不仅可以几人同时身处同一环境,还能重温回忆;
(5)体验式学习;
(6)体验式创造;
(7)触手可及的专业服务:如看房服务。
层次四:愉悦——虚拟现实应用是否能使用户愉悦。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媒介,其和人的交互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人和手机的交互。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人可以走动、转动,肢体、姿势都可以用来交互,有一些特色的情景是在手机设计或其他平面设计中所不能感受到的。
设计师可以用视觉冲击带来高度刺激或者速度刺激,如让用户在头显中感受跳水的情景,其肾上腺激素会很快上升。手势交互同样能给用户带来愉悦感——用户可以把遥控器“变”成任意物品,例如掂锅、刷子,甚至可以变成一把宝剑。用户能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无忧无虑地做很多事,例如想要练习刷墙的用户不必担心家里的墙真的被破坏。
视角切换也是容易让用户感到愉悦的一个设计。一位建筑师要盖房子,决定把墙面变成玻璃,当他想从房子里面看玻璃墙效果时,点一下按钮就能切换到不同视角,可以进入房子里面观察情况。
设计师应认知VR、AR全新的设计思路。
从概念上应该能够区分2D和3D之间的区别,有太多设计师平面做得非常好,但做3D设计师就失去了感觉,因此建立起对3D的基本设计素养是很重要的事情;其次是设计工具,像对Unity 3D工具的使用可以慢慢建立;最后,多学习对于沉浸感起到帮助的其他工具,例如3D声音设计。汽车从远到近地从右侧过去的情况,需要考虑两个不同声道怎么叠加转换场景,这些是以前2D设计不需要但在真实环境里必须考虑的问题,需要慢慢学习。
虚拟现实黑科技带来了颠覆性的体验与商机,同时也为每个产品人、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除了设计上的全新认知,更多的是来自设计的责任。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建立用户规则,怎么引导用户正确思想,一方面是要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方面还要让用户谨记和遵守规范,这些都是设计师的责任。
案例二 微软Hololens:混合现实重塑极致体验
主讲人:刘昕羽,微软(中国)用户体验设计顾问
一位NASA资深研究员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过去的将近20年的时间里,研究员对于火星的认知通常都来源于火星车,他们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火星车捕捉到的图像以及数字的信息去想象火星真实的样子,幻想外太空。但是直到有一天他戴上Hololens,和他的工作伙伴一起在虚拟的火星上行走了5分钟,真实、认真地研究地表结构的时候,他发现5分钟颠覆了他过去20年的研究。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微软的用户体验设计顾问刘昕羽,从2016年年初到现在,在团队与国内合作伙伴基于微软混合现实技术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她既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技术本身的魅力和未来的广阔前景——以硬件设备本身作为输出口,将自然语言识别、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行业解决方案,从而为教育、医疗、设计、装配、零售等行业带来颠覆性的跨设备、人性化体验;又看到黑科技的产品体验依然受限于技术的成熟度,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技术、硬件拥有一些局限性,而设计将成为弥补技术局限的最佳工具。在IXDC“创新技术峰会”的演讲中,刘昕羽从设计出发探讨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创新技术,分享如何从新技术的角度反向推进设计。
混合现实交互体系带动人、计算机和环境的真实互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致力于机器认知方面的研究,希望能使计算机更多地以人的视角去感知整个环境。无论是AR、VR还是MR,其本身的技术特性以及体验上带来的差异,造成它们所面临的、所应用的行业和场景各有侧重和差异。
研究人员提到混合现实时一定会强调混合现实设备有很强的环境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完全就来源于底层非常核心的Seepland的算法、技术,它能帮助收集环境中所有与3D匹配的数据。配合着Hololens非常灵活的一系列传感器,当人带着Hololens设备在房间当中走一圈时,它可以抓取房间当中地面的网格、墙壁、房顶、桌面以及人的数据,并实时地把这个几何空间进行重构,重新进行建模。Hololens可以很好地定位当前戴着Hololens的这个人在空间坐标系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和真实环境之间、和虚拟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带动人类、计算机和真实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
混合现实重塑极致体验
人们谈到混合现实的时候,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混合现实的波谱:最左侧是真实的环境,随着波谱区间逐渐向右延伸,在最右侧到达了虚拟的环境。在这个区间中,传统的增强现实和传统的心理现实只是混合波谱现实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子集。
微软的野心是将整个混合现实的波谱拥入怀中,因此基于混合现实的概念,微软提出了两大战略:一是从真实环境入手,逐渐往虚拟环境推进,推出像Hololens一样以透明镜片为主的全息头戴显示设备。这类设备不管是从硬件重量、形态还是造价成本都完全没有达到真正面向消费者的时间节点。所以Hololens的商业战略非常明确,只面向企业。
另外一条线,也就是从波谱的另一端——虚拟现实入手,逐渐向真实的环境当中倒推。人们看到微软MR的技术平台上出现了另外一类硬件设备,它拥有不透明的镜片,是并行进式的VR头戴设备。微软将底层的MR平台开放出来并提供统一的系统,在这个平台之上,联想、惠普等5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头戴硬件设备商3Glasses开始基于微软的系统做自己的VR硬件设备。
微软的这一步棋,其实是从系统层级对VR性能优化做出完整的生态规划,希望将头戴显示设备的成本和价格极大地降低,从而帮助推动底层基础的消费者的技术认知、市场认知,再往上推动企业对于行业生态的认知。
面向商业场景的MR技术,设计独一无二的人性化体验
教育和零售是现在Hololens应用方面走得最靠前的两个行业,这些行业有一些场景是相对轻量的,它们更倾向前端的展示而不会牵扯到太多后端数据,因此实现速度非常快。而建筑行业的工程团队可以利用Hololens十分便利地将建筑设计图还原至真实的比例,去匹配、排查墙体背后排线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还可以很方便地查看目前设计的钢筋结构与真实墙体是否符合。
医疗领域通过混合现实的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域专家的模拟面对面沟通,以进行手术案例甚至手术室的设计。借助混合现实设备和Hololens,一线维修人员将在工作时真正解放双手抬起头,替换一边维修一边翻阅电子文档的工作方式,最重要的信息可以直观地在其视野中被呈现出来,帮助他们快速地定位当前遇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至少30%以上的工作效率。同时依靠Hololens正前方用来捕捉视频的摄像头,可以将摄像信息回传给远方更高级的工程师,使用远程通信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实现沟通时间从2个小时至20分钟的大幅缩短。
在演讲的最后,刘昕羽与参会者分享了一句自己喜欢的广告语:“当你改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的时候,你看到的这个世界才会真正地发生改变”。她表示,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设计师朋友加入到混合现实的行列中,一起推动未来的发展。
案例三 Rokid: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师
主讲人:姜公略,Rokid首席设计师
去年,凯文·凯利曾在《回到未来》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对AI等前沿科技的看法。谈到人工智能在未来25年的技术发展趋势,他说,人工智能早已来临,只是我们还没有感受到。凯文·凯利认为最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是人工智能,它是感知并让产品更为智能的技术。
来到2017年,人工智能继续掀起风暴,预示着它的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智能语音、智能图像、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越来越成熟,人工智能像空气和水一样逐步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着全球各个科技领域的创新,持续改变着消费者、企业以及机器的交互方式,刺激着科技市场成长和革新。IXDC邀请到神秘、低调的Rokid团队的首席设计师姜公略,他通过18分钟的大会演讲,为我们深度解读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所带来的交互体验的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交互设计革命
现在雨后春笋般出来的智能语音产品,其所应用的界面叫作VUI(Voice User Interface,语音交互界面)。VUI已经诞生了很多年,如电话银行的自助语音服务就是一个最简单的VUI形式。VUI相对于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图形交互界面)非常低效,因为声音传播是一维的,而视觉在二维的世界平面展开。是维度上的差距,使得VUI的效率永远无法超过GUI,所以VUI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但就像打一通电话要比写一封邮件高效得多一样,VUI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高效。这样高效的VUI之前没有得到发展,主要是因为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效果还不够好,现在的人工智能让自然语言理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VUI的产品才会雨后春笋般地产生。未来并不仅仅有GUI,还会有VUI,在不同的场景下它们二者有着不同的效率,因此设计师要考虑到VUI和GUI的结合。
VUI和GUI分别是建立在人的听觉和视觉基础上的,但人的感官不仅仅有听觉和视觉,还有嗅觉、味觉、触觉,未来的交互设计会是所有感官的一个结合,设计师要为之设计的一套UI称为XUI(Extensible User Interface,可拓展交互界面)。可穿戴设计和物联网的发展,让我们处在一个所有物体都变得数字化的时代,不仅电脑、手机是数字化的,人们周边的万物都可能是数字化的。所以人机的交互,不仅仅停留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未来会发展为人与万物之间的交互,XUI是无处不在的。具体来讲会产生下面的几个变化:
变化一:从功能化的设计转向场景化的设计——在做饭和开车的时候,使用VUI的效率要高于GUI;
变化二:从规则指令交互转到自然语言交互——自然语言交互不仅限于VUI,在GUI上也可以进行;
变化三:从单屏交互到无处不在的交互——未来的界面可以不再是最传统的矩形,而可以是任意的、像自然界当中的物体一样的形状。
国内最神秘的机器人团队Rokid
如何把这些理论用于新产品?姜公略介绍了一个案例:现在的智能语音音箱的唤醒词一般都是四个字,如“叮咚叮咚”“你好联想”……而在欧美的英文说话习惯一般是3或4个音节,如3个音节的Alexa,4个音节的OK Google。但是Rokid团队发现,在中国人互相称呼的交互当中基本都是两个字,如姜公略的名字是三个字,但是大家都会叫他“公略”;再以昵称举例,中国人也是会叫“老罗”“罗胖”这样的两个字。Rokid希望把智能语音产品设计成两个字的交互,以便更接近中国人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过程。因此Rokid把GUI和VUI进行有机结合,诞生出了一款叫作“若琪”的新产品。
开发过程中,Rokid团队付出了巨大的技术努力,不依赖第三方平台,而是自主进行研发,最后实现了只叫“若琪”二字就可以唤醒这款产品。使用语音唤醒后,若琪会有一个非规则的椭圆形的自然图形化界面出现在用户面前,假如对它说:“若琪,请给我来一些浪漫的歌曲。”它就会自动地选择一首节奏舒缓、氛围浪漫的歌曲进行播放。
基于人的场景化需求,用户点歌不再是点某一首歌,而是会根据场景进行点播,若琪也能有对应地响应。同时,若琪的机身上除了开关键,没有任何一个物理按键,其交互完全是通过两边的触摸和顶端的触摸进行,这样更接近人在自然当中的交互模式。
设计探索永恒的话题:设计师在未来世界中所承担的责任
姜公略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会逐渐地改变世界,会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未来的设计师,需要把现在这些停留在过去的电子产品设计得更加自然、更接近于人的本能。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师不再仅仅是视觉设计师,还是听觉设计师,是为所有感官而设计的设计师。
人工智能现在的发展还在一条很长的路上,它就像是一个一两岁的婴儿,达到了起步级智力水平。但现在的很多用户认为人工智能无所不能,不知道它现在的“度”在哪里。设计师在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要让用户知道现在技术的边界在哪里,这样用户体验才能做得更好。设计师要用一种渐进式的方式进行设计,慢慢推进用户的认知。
人工智能必将为这个世界带来一场革命,机器已经逐渐开始具备和人一样的智能,这种智能将以一种什么形式来到我们身边,将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去改变人类的生活,要由你我来共同定义。
案例四 亚马逊Echo Show:领跑语音交互的设计流程
主讲人:杨晓晨,亚马逊总部高级交互设计专家
现任职于亚马逊西雅图总部电子硬件与服务设计部门的高级交互设计专家杨晓晨,作为Echo Show(世界上第一台声控触屏智能助手)主导交互设计师,负责智能语音系统Alexa平台在多项硬件产品上的体验设计。杨晓晨拥有多年在国内及海外的设计工作经验,兼有视觉传达与新媒体设计背景,并在设计领域涉猎广泛——从传统电商网页应用平台到推动前沿科技的用户研究,到由深度学习引导的人工智能语音平台的体验设计。她提倡以用研为主导的设计方法论来解决用户痛点,擅长寻求商业、用户及美学之间的制衡点。
在IXDC工作坊中,杨晓晨结合语音交互行业现状,与参会者分享了美国亚马逊的多项核心设计理念。并以在亚马逊Alexa语音交互团队首位中国设计师的视角,带领大家切身实践,利用场景化设计手段解决实际语音交互案例。整个项目主要包括用what if思维方式建立交互场景,还有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一整套用户体验旅程(User Journey Map)。杨晓晨还介绍了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团队如何达到商业、技术和设计三驾马车的平衡点,指导参会者将最终设计成果有效地展现给跨国企业高层,实现设计价值输出,同时扩宽眼界。
人工智能语音产品设计技术交互特点
人工智能时代,用户接触的主要交互介质早已由传统二维屏幕转向以语音交互界面为代表的自然界面。亚马逊作为一家以创新为导向的跨国企业,不仅是全球最大互联网零售商,同时也是语音交互行业的领跑者。其独特的“客户至上”的核心设计理念及“从客户入手反向推动工作”的产品设计准则深深植入Alexa语音平台多项智能硬件的每一个迭代环节。
将技术发展与设计相结合,让用户走在科技之先
亚马逊Echo几年来一直占据着智能音箱市场,其于2017年5月12日推出的第二代智能音箱Echo Show再次将Echo系列产品和Alexa语音助手扩展到更多的领域。Echo Show配备了7英寸触摸屏,可用于语音辅助购物、观看视频、查看天气预报及音乐歌词和照片等功能,还可以用于婴儿监控或家庭安防等领域。
与前作相比,Echo Show在产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新增加的7英寸可触控屏幕。有了屏幕,意味着Echo Show的信息反馈和展示方式有了质的改变;可触控,意味着它的交互能力也发生了变化。Echo Show在保证语音交互本身的便利性得以顺利发挥的同时,增加了视觉交互手段,使用户所需的信息能够反馈得更直观、更准确;另一方面,则是扩展了语音交互之外的功能,让音箱本身能够更好融入家庭生活中。
配备屏幕之后,一些常用的视频内容点播功能自然得到了支持。目前Echo Show可以通过人声输入关键词搜索CNN、彭博社的新闻简报,也可点播YouTube上的视频进行播放。如果用户点播的是一首歌曲,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屏幕上会显示点播歌单、歌手的照片,也会同步显示歌词。Echo Show增加的屏幕不单单是对于用户使用体验上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为亚马逊海量的视频资源找到了合理的传播渠道。
在Echo Show硬件升级的同时,亚马逊也对旗下的Alexa语音助手进行了升级,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上。以往手机上的Alexa App更像是一个Echo的设置入口和后台,但现在Alexa App也成为整个Echo应用生态的一环:Alexa App使用户手中的智能手机转变成了一台可与家中的Echo设备进行视频聊天的移动客户端。从这个意义上,智能手机通过Alexa也成为了Echo的某种延伸。
越用越“聪明”的Alexa一直广受赞誉——用户使用Echo Show的次数越多,Alexa就能越来越熟悉用户的说话模式、词汇和个人喜好。并且因为Echo Show始终与云端连接,一切新功能都将自动推送。作为AWS的开发者,Echo Show的发布为人工智能语音、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启了更多商机。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Alexa作为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的入口,整个产业的风口正在形成。
篇章三:价值
案例一 摩拜单车:通过设计促进人与城市的连接
主讲人:刘尧,摩拜单车产品设计总监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被科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球智能共享单车的首创者摩拜单车成立于2015年,2016年4月首先在上海投入运营。如今摩拜已经进入了全球4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有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在这个平台上有600万辆单车在运营,同时每天产生超过2500万次的骑行。因此,产品必须搭载强大的功能传感器等黑科技,让海量用户的骑行体验更加方便流畅。
作为设计师,当你设计的产品拥有庞大并高度活跃的用户群体时,除了通过设计给广大用户带来出行的便利,你还能给用户、社会带来什么价值?作为设计师,当你需要面对全新行业无法借鉴的时候,将如何前行?还在迷茫的你,想知道从具体的产品功能设计,到新奇有趣的“红包车”功能,摩拜是如何实现“骑行使城市更美好”,设计师是怎样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在设计决策中注入对于人性的理解,更好地协助自身创作出用户喜爱的产品的吗?下面将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进行解读。
随“骑”自然——让用户获得更新鲜更快捷的体验
摩拜单车的设计团队不断从产品的众多细节上努力完善产品使用体验,并基于用户使用场景去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 上传照片辅助查找自行车。
通过设计的辅助方式,引导之前骑车的用户拍摄停车位置的照片并上传,这样后面的使用者就能够根据照片所显示的具体环境去更好地发现这辆自行车,之前的用户通过上传照片也能获得好评,增加信用。
- 协助夜间解锁的手电筒功能。
现在夜骑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用户下班迟、喜好夜晚骑车闲逛等情况,而摩拜开发的夜间解锁功能特别适合夜骑用户。在扫码进行解锁时,界面上都会有手电筒开关按钮,辅助在弱光下的扫码。
红包奖励——驱动用户共同解决供需问题
在摩拜等企业的共享单车大规模普及前,一些城市也有类似的、由城市公共交通部门推广的公用单车系统。这样的系统基于固定的站点,使用公用单车的市民在基站刷卡取车,骑行结束后在另一个站点停放,并再次刷卡,归还车辆。该系统最大的不便之处就是不能做到随走随停,用户需要到达固定的站点进行租赁操作。而共享单车出现后,只要所在的地方允许,用户可以将其随处停放而不需要寻找固定基站,大大地便利了出行。
但政府公用自行车系统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似乎共享单车企业也不得不去面对:用户在每天不同时段出行的起点和目的地有着不同分布,难免会遇到个别地段“缺货”而有的地段过剩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摩拜上线了“红包车”,用户可以通过GPS定位找到红包车并解锁骑行,有效骑行超过10分钟,即可获得双重奖励,不仅2小时内骑行免费,更有机会获得最高5000元金额的现金红包。
红包车既不是摩拜团队新开发的一种产品,也不是一种新技术,而是为解决共享单车供需分布不均问题而打造出的一种新模式,鼓励用户自发地参与车辆调度。
当一辆车的周转率比较低的时候,它就成为一辆红包车,因为其周转的次数较低,所以可以推断出这辆车可能是在一个需求低或是用户很难找到的地点。这个时候摩拜需要把它点亮,鼓励用户去找到这辆车并使用它。还有一种成为红包车的情况,那就是一辆车低电量的时候。如果这辆车完全没有电了,那么之后的用户就没有办法扫码开锁,这辆车也不会继续上报它的位置以便接下来的管理。所以从运营者的角度看,需要在它还有电的时候鼓励用户去骑行,并且在骑行的时候给这辆车充电。
红包车是摩拜产品团队挖掘出来的一个潜在需求,摩拜每天都有大量的车需要去调度,由此产品团队开始思考是否可以让用户参与调度的环节。在微博上可以看到很多用户表示,当他们把各种各样的车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面解救出来、放到大街上看着别人骑走的时候,他们心里是有喜悦感和成就感的。这使红包车在原本的调度计划之外,意外地开始了一个和用户建立情感的环节。
模式开发——引导用户习惯健康发展
摩拜用户“粒粒微语”发表了这样的评论:“作为一名普通用户,猜测是结合单车位置和使用数据来标记出闲置的低使用率车辆,用红包召唤用户去盘活这些资源优化运营,既降低了调配成本,也提高了流转效率。同时也在无形中强化了规范停车的规则,引人为善。想起之前“国人素质照妖镜”的感慨,虽不能‘包’治百病,但应该会更健康。”
正如这位用户所说,之前人们在新闻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共享单车被破坏的负面新闻,而红包车这个功能恰好是去呼吁、引导大家发现这个社会中善的一面。
刘尧认为,一个设计师需要做到的不仅是做好一个设计,而是还要为这个产品的结果负责,甚至是为这个公司的发展、业务负责。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设计师肩上所承担的。设计师要在设计的时候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真正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就一定是能够使用户受益、城市受益,甚至使整个社会受益的。
案例二 云造科技:共享出行的未来
主讲人:邱懿武,云造科技创始人兼CEO
2016年共享单车迅速爆发,基本上影响了所有做产品的创业公司,到底是什么促成了共享单车的发展?以前,有太多的人只是站在设计或者产品的角度去看,但是直到摩拜推出的时候,大家才去真正思考为什么共享单车会火。
云造科技创始人兼CEO邱懿武在IXDC智慧出行峰会中,通过演讲与参会者分享了他对与共享出行行业的思考和对现在共享单车趋势的看法。他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创业者,带来了对智慧出行领域变化和未来以产品和体验为核心的趋势洞察,还讲述了作为设计创业者对于智慧出行硬件开发的设计思考,探讨了设计师背景的团队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创业和市场环境等问题。
邱懿武认为共享单车能脱颖而出,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真正推动共享单车发展的核心技术并不是车,而是以支付宝和微信为首的移动支付,国外的单车租赁系统Social Bicycle采用刷信用卡或者零钱支付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有了移动支付之后,用户扫一扫,通过设备和移动互联网把车变成了一个终端,这是技术层面上最基础的工作;
第二,移动互联网渗透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年轻用户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小朋友都知道用手机可以扫码骑单车,共享单车刚推出来的时候虽然碰到了很多的困难,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养成的扫码使用的消费习惯,使得共享单车更方便被尝试;
第三,物联设备,智能锁和GPS、线圈技术的结合是车辆批量投放的基础,新模式和共享单车的发展同样会加速物联设备的更新速度,从最早的密码锁到现在的智能锁,在不断更新升级中完善整个共享体系。
共享经济是邱懿武在IXDC智慧出行峰会演讲中所讲述的新模式当中的一个范畴。所谓共享是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模式和服务的重构,用户不拥有产品,他们只要去使用产品,有产品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这样的模式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好的服务。而这样的模式发展需要很长一段路去培养用户习惯。共享单车现在也面临很大的挑战,破坏、乱停乱放、各种违章等,都需要一个周期去培养用户习惯,之后就会逐渐形成巨大的社会流量红利。
当共享出行成为大势所趋时,邱懿武决定顺势而为,积极拥抱变化,加入到共享出行这个领域,但并不是加入共享单车,而是他看到的一些新机会。
设计师出身的邱懿武选择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新产品方向,他认为不管包括软件还是硬件,设计师就是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产品,这样的“新”更适合他的团队。现在大热的共享单车在两年前的创业起点与云造科技类似,他们选择了以新模式拉动出行行业的变革,而云造选择的是采用智能化技术升级自行车,创造新产品。过去几年云造投入了很多设计和研发,储备了一些如电器化自行车、带电的底层机电一体化、软件嵌入式这样与计算机结合的智能化技术。有这些基础之后,云造现在选择和新模式企业进行合作,一起去拥抱共享单车所带来的共享出行行业的变化。
从2013年开始,4年时间里云造做了5款车,从最早的云马X和云马C到各种各样的车,每一款车型都引领了电单车品类的发展。在智能自行车火爆的2015年,云造的自行车和小牛的电动车一样,都引领了智能出行,尤其是短途出行领域的发展。云造设计的第一款单车,前前后后投入将近100多套的模具、800多个零部件,全部都由云造团队不断地努力设计、研发,然后推向市场。
邱懿武提及想象中的未来出行有以下几个要素:
(1)未来的出行将是一种由各种各样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在一起的出行方式;
(2)新能源会给出行带来巨大的变化。他认为出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刚需,未来出行领域有很大的前景,于是选择自行车这个产品去切入出行,从产品设计、系统设计逐渐延伸到服务设计,用互联的模式去细化出行领域,并期望未来往真正的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去发展。
对于下一个阶段,邱懿武一直认同智能化、数据化会慢慢渗透互联网,未来的时代智能融入实体产品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趋势;商业模式会拉动整个技术跟新产品的发展,新产品的本质是一种设计驱动型的能力;而设计更多是一种整合创新的能力,没有真正意义上所谓的核心技术,设计的作用更多是承上启下;虚拟现实可能在2~5年内产业化,这些技术与未来的共享出行结合之后又会带来新的红利。
在共享经济火爆之后,云造科技对自己重新做了定位,发现自身还是一个以新技术、新产品为优势的公司。特别是在两轮车方面,云造进行了物联、电池管理和电控管理等技术的研究。有了这样的技术平台之后,云造也做共享电单车成套的解决方案,用现在共享单车的平台去打造车、环境、带电运营的管理系统。他们还发现了更大的市场,一些共享单车进入不了的场景,如政府用车、景区用车等。
邱懿武表示,云造正在用设计和模式的力量去突破各行各业,如现在西湖景区拥有的云造共享电单车、吉利杭州湾园区里的共享滑板车、济南交警用的车辆等,他们也在用新模式的方式带动新产品和系统的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同阶段承载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回归到共享出行的本质上,共享单车还不足以承载未来的发展。共享出行必须多元化,不管是跟互联网生态,还是跟出行生态,还是跟生活的生态,当中应该要发生更多的融合才能让共享单车成为互联网生活的入口。
案例三 斑马网络:传统汽车与新型互联网相结合
主讲人:刘毅林,斑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设计专家
当代社会,人们的出行方式十分多样化。除了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之外,还有车载系统,包括电动车、自动驾驶和备受喜爱的特斯拉新能源等。出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还有市内出行、下地铁后的短途出行等,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需要大家一起来解决的问题。斑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设计专家刘毅林在IXDC智慧出行峰会中主要围绕“能源”“智能”“体验”和“互联网+”四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传统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设计案例。
能源
提到能源问题,排放是不能被忽略的,即使是轻能源也有排放,只不过其排放是环保的。而电作为一种特别纯粹的能源,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额外的排放。刘毅林认为,电是像货币一样存在的、很有趣的东西,如果要从一种能源转换成另外一种能源,用电作为中间介质会十分便利。电能的先进之处不仅仅是在这一点,人们会发现但凡被冠上“智能”二字的产品,必须是电驱动。当一件产品用电来驱动、互联网化的时候它就是具备了可以被量化、被计算、被预测的素质。
对车来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们看到可以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时会觉得很酷,而能自动驾驶的关键原因是,车里的关键部件都是由电来控制的。在打开特斯拉的中控时可以看到灯、车门和锁都能控制,这就是电带来的便利。
智能
经典动画《忍者神龟》中有一个名叫克朗的大反派,他会控制一个外壳,整天为非作歹,基本上他被主角干掉之后,后半集的状态就剩下一个类似于大脑的东西。这个例子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所有没有完全智能化的汽车就像克朗一样,被加入了很多智能的东西,但其外壳和本体的关联是特别微弱的。当这个微弱的关联打破之后会特别诡异,无法独立存在。
现在的车过于关注把互联网的东西放在车里,而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车本身也需要被智能化,斑马网络的设计团队特别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设计时,斑马先做了最小的一步,把车所有的零部件、所有的生命周期都在车里呈现出来。这其实只是最初级的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这些信息打通之后,可以极大节约用户的时间和使用成本。智能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设计,通过智能减轻人的负担,让用户能够更加“随心所欲”。
自动驾驶解决的只是驾驶的问题,人还是有很多的需求,现在空调、音量还都需要人工控制。但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问必答,智能化应该实现的是能主动为用户提醒、分析、解决一些问题。
体验
对车了解的人们应该知道,特斯拉在一开始就被汽车制造行业的人质疑,当年17英寸的屏放在中间的时候大家都很怀疑,17英寸这么亮,会不会影响驾驶?都是触控操作,会不会影响安全?但现在不再有人置疑这件事情了。刘毅林认为,更聪明的办法是用数据把体验变得更安全。既然有这么多复杂的操作,如果它们通过计算被预先解决掉,用户的体验会更好。如果智能车知道用户一天要去10个地方,把这10个地点都放在地图上,就可以节约用户10个输入的时间。因此智能车的安全源于用户不必要操作的缩减,而不是去设计一个不应有的体验环节。
一个人拿到新车时需要一定的学习实践成本,而设计师要帮助用户去理解这些信息,或者说不要让用户知道不必要的信息,从而不会进行无谓的操作。把所有实体的东西都搬到数字里面,其实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下图是斑马第一次发布会时的一张PPT,团队所阐述的互联网汽车体验是车可以随叫随到,用户上车就可以走。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干涉,车可以跟你沟通你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甚至用户不跟它说话它也知道你去哪。这是在思考智能化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时,设计师应该真正思考的一个问题。
传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碰撞火花
在斑马网络第一辆互联网汽车发布会上,阿里巴巴的陆洪坚博士表示,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一样,在结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两个不同的物种要进行结合是很困难的。对于传统车行业,一辆车的开发周期可能是3到5年;而对于互联网来说,下个月做什么功能可能这个月还不知道,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异。甚至说在现有车型的构成过程当中,来自两个不同产业的公司已经有了明显认知上的不同,由于双方的运作流程和方式不一样,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传统车厂设计车的内饰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安排好了,例如屏幕下面按固定模式装好了6个按钮之后,才会去询问互联网开发人员,6个按钮上要放些什么。互联网设计团队会问为什么是6个不是5个,得到的答案是正好这个地方就能排6个。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沟通上的差异,是互联网造车时会面临的挑战。但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结果。人们会发现,无论是车厂自己做还是互联网造车也好,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车是一个承载人生命的东西,互联网造车安全问题会被质疑;汽车行业做互联网体验,人们可能认为做的方法不可信。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双方都要相互理解、接纳,从一个全新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像斑马网络和它密切的合作伙伴——上汽合作之后的功能运作。
刘毅林说,上汽在做下一代汽车的用户体验和造型时已经开始与斑马设计团队进行沟通,这表明传统的汽车行业也希望尽可能地去参与未来设计,其思维方式与设计理念也在逐渐地和互联网设计理念进行融合。这样的融合将会产生更大的力量。
结语
2017国际体验设计大会通过12场主题演讲、12场跨界主题峰会、119场工作坊以及设计之旅、Free Talks等活动展示了体验设计行业多不胜数的成功实践案例。这不仅诠释了设计的新内涵和新价值,更生动演绎了设计从宏观到细微,从创意概念到实际应用的方方面面。
生活方式改变的因素来自于新的技术、文化思潮、服务方式。技术日新月异,创新意识不够的设计师不可能变得强大。我们期待体验设计从业者能持续与IXDC一起不断成长,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通过新的体验、互动形式,让新场景、新内容带给用户更多生活中的新鲜感、参与感和满足感,共同去发现、去改变、去重新定义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2018年,IXDC将全新起航。2018年7月18—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将举办第9届国际体验设计大会,继续汇聚跨领域、跨行业的设计领袖、商业领袖、产品运营者们在这里分享案例,透过更多跨界对话,让设计与文化、商业等不同领域发生更多交集,启发设计师更多思考,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胡 晓
IXDC创始人、美啊教育创始人、贝塔空间创始人
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资深高级产品经理,专注于设计与用户体验理念的传播和推广,策划和组织了大量影响力大、规模广、参与度深的会议、展览、行业调查、沙龙、国际考察等活动。带动了企业的商业变革与组织创新,促进了企业相互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力图创造更多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