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2.1.1 陶瓷工艺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手工劳作除了对石、骨、木进行加工之外,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制陶工艺和陶器。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陶器的制作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结束了上百万年的狩猎生活,从而开始农耕和定居,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同时制陶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人类不断增强了审美和造型能力。

从考古中发现,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被专家测定为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这些原始的陶器烧造技术简劣,陶色不纯,厚薄不均,是早期制陶技术不成熟的结果。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进入成熟阶段。这个时期的陶器以泥质和砂质胎体居多,个别陶器用高岭土作胎,品类变多,主要有灰陶、彩陶、黑陶、白陶等(见图2-1和图2-2),根据不同的需求出现了炊器、食器之外的盛器和饮器。制陶工艺,尤其是彩陶工艺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古代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发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彩陶最早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被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陆续被发掘。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距今大约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代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繁盛的阶段,其中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是半坡彩陶。因为半坡遗址位于河流沿岸,盛水是陶器的基本功能,所以半坡的彩陶有圆底钵和盆、葫芦口尖底瓶、蒜头细颈壶、大口尖底罐、葫芦形平底瓶等,还有折腹罐和鼓腹小平底瓮等多种类型。彩陶装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其次为人物和动物形花纹;构图元素以圆点、直线和少量弧线为主,线条简洁明快,图案规整有序。其中,几何形纹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三角纹和圆点纹,动物纹常见的有鱼纹、鱼蛙纹、人面纹和兽面纹等。鱼纹数量最多,表现手法多样(见图2-3和图2-4),考古学认为这和半坡文化中“鱼”的文化主题有密切的关系。

图2-1 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

图2-2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白陶几何纹瓶

图2-3 半坡文化时期的彩陶鱼纹盆

图2-4 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的鱼纹变换图案

早期的陶器,如灰陶、黑陶、白陶、彩陶以及印纹硬陶等都是无釉陶,商代开始出现釉陶,到汉代出现了一种低温釉陶,唐代盛行的“唐三彩”就是在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是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白、绿三色为主,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韵味。在唐代,厚葬之风造成了唐三彩的盛行,唐三彩主要用作随葬的器物。当时随葬的器物种类繁多,造型多模仿生活器物,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人物俑和动物俑。唐代以前的俑,在内容上多半为兵士、乐工、侍女。到唐代就不同了,在唐俑中,题材更广阔,内容更充实,俑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动物俑包括了马、骆驼、虎、狮、狗、鸡、羊等各种造型(见图2-5和图2-6)。

图2-5 三彩陶侍女立俑

图2-6 三彩陶三花马

釉从表面上看是附于陶器表面的玻璃质体,有清洁、光泽、美观的特性。正是在釉被广泛使用的基础上,东汉时期中国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成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瓷器——青瓷(见图2-7),从此我国进入一个以瓷为主的时代。

图2-7 东汉时期岳州窑中生产的青瓷麻布纹四系罐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是原料土的不同和温度的不同。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器就变成了瓷器。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1400℃的温度下烧制而成。因为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繁多,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制造方法更加复杂,所以瓷器品类更多。

中国瓷器的种类十分浩繁,其分类也是各式各样,按大类来分,可分为青瓷、白瓷、彩瓷三大类。东汉创制的瓷器即为青瓷,浙江上虞一带的越窑是当时的青瓷制造中心。这种瓷器的釉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经过高温,便呈现出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叫青瓷。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发展青瓷的时候,我国北方又创烧出一种白瓷(见图2-8)。白瓷与青瓷均是用同一种原料烧制的,只不过在烧造白瓷时控制了原料中铁的含量,因此便呈现出白色。时代越往后,烧造的白瓷越白,唐代时白瓷的烧制已达到成熟阶段。在烧造白瓷的基础上,大约在唐宋时期出现了绘彩的瓷器,也就是彩瓷,它流行于元、明、清时期。彩瓷根据施釉情况又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根据彩绘情况又分为青花瓷器、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青花瓷器是一种白地蓝花釉下彩瓷器,用一种含“钴”的蓝颜料在白瓷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青花瓷器最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元、明、清各代。青花瓷器瓷胎洁白细腻,色彩清素淡雅,协调柔和,呈色稳定不褪脱,其画面明净,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见图2-9)。

图2-8 南北朝时期的白瓷莲瓣形四系罐

图2-9 明代的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瓷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耀州窑生产的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见图2-10);磁州窑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见图2-11);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见图2-12);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见图2-13);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精巧细致,光泽美观(见图2-14);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见图2-15);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见图2-16);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见图2-17)。

图2-10 北宋耀州窑玉壶春瓶

图2-11 元代磁州窑褐彩开光鱼纹罐

图2-12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双鱼纹瓷碗

图2-13 南宋龙泉窑莲瓣盖碗

图2-14 北宋越窑青瓷刻花纹斗笠碗

图2-15 宋代汝窑碗

图2-16 北宋钧窑鼓钉三足洗

图2-17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2.1.2 青铜工艺

青铜时代是人类首次利用金属材料进行造物的时代。中国的青铜器时代从公元前2000多年开始形成,经过夏、商、周三代,历时1500多年,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高峰。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青铜冶制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扩大,品种和造型样式繁多,彰显了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政治面貌和一丝不苟的意识形态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震人心魄的力量。夏、商、周的能工巧匠们利用青铜材料设计和创造出数量巨大、品类多样、用途各异的青铜器,就目前的考古结果来看,按用途分,可以分为农具、工具、兵器、炊器、食器、酒器、乐器、杂器等。已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有耒、耜、铲、锛、锸、锄、镰、斧等,青铜兵器在商周时期也曾被大量使用,主要包括戈、戟、矛、钺和刀、剑、匕首等短兵器。除生产生活用具之外,可以看出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就是兵器和礼器。战争需要兵器,祭祀需要礼器,这的确足以说明在当时的奴隶时代,国家权力在青铜器的制造中所起到的巨大的支配作用。

兵器自不必说,它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征战和打仗。礼器,又称作彝器,它一方面保留了炊器、食器、饮器、乐器等的具体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又依据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发展出了一套“明尊卑,别上下”的严格的等级秩序。拿最具代表性的青铜鼎来说,它有祭祀、蒸烹、烹煮肉食等功能,同时根据各种用鼎和列鼎制度,等级越高的人使用的鼎越多,享用的肉食也越多。

从造型设计来看,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从造型到装饰各有不同的风格,都是三代工匠艺术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观念和审美要求下做出的设计创造和选择。总体来说,这些青铜器在造型上都具有体量巨大、造型奇特、结构端庄凝重而且严谨合理的特点,在装饰设计上,题材广泛,手法多样。

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的龙虎尊(见图2-18),器高为50.5厘米,口径为44.9厘米,重约20千克,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见图2-19),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千克。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殷墟曾出土过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鸮尊更是为世人所瞩目(见图2-20)。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物。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上。

图2-18 商龙虎尊

图2-19 商后母戊鼎

图2-20 商鸮尊

可见,作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除了作为生产生活用具、兵器和祭祀用具之外,还更多地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地位尊卑和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工具的青铜器,其礼器的功能往往是首位的,这是其造型设计的基础,那些庄严、凝重、狰狞、奇特的造型和装饰设计,无不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2.1.3 玉、漆、木、染织等工艺

玉器在我国造物文化史上,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传统工艺里的一个门类,更是渗透着深厚而神圣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从原始社会的祭祀用玉,到历代的礼玉、佩玉直到藏玉,这一庞大的用玉系列,形象地反映了我们民族古代崇尚玉器的观念和文化传统。受制于礼制、宗教和社会观念的玉器,往往成为一种精神和观念的象征,一种具有神性的物品。

中国的玉器文化孕育于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时期时代,曾有一个玉石不分的时期。考古发掘出的玉斧、玉凿显示玉最早是作为劳动工具出现的,而当玉石的美质被发现并被加以利用的时候,玉制的装饰品和作为祭祀与礼制工具的玉器便出现了,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随葬的玉耳坠、玉笄等玉制品,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鸟兽造型的玉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玉龙(见图2-21)。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C字形,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为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作为原始时代造型的玉龙,形象设计简洁,其本身也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和原始的图腾崇拜有一定的关系。

从原始时代陪葬的玉器中可以看出,玉器大多数具有宗教和祭祀的性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这种祭祀性质又进一步与礼制结合,出现了大量的礼器,从而有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商代玉器是玉器大发展的时期,犹如同期高度发展的青铜工艺一样,商晚期的玉器制造空前繁荣,特别是殷墟王室玉器,更是量大、质精、形美,成为中国玉器发展史上辉煌的一笔。仅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就达755件,其艺术特点不仅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艺术传统,而且依据现实生活又有所创新。玉人(见图2-22)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随葬品,如绝品跪形玉人,头戴圆形箍,前连接一筒饰,身穿交领长袍,下缘至足踝,双手抚膝跪坐,腰系宽带,腹前悬长条“蔽”,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表情肃穆。其身份是墓主人妇好还是贵妇,难以确辨。无论是玉禽、玉兽还是玉人,均为正面或侧面的造型,这是妇好墓玉雕乃至整个商代玉器的共同特点。

图2-21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

图2-22 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自战国时代起,佩玉成为玉器生产的主流,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所配之玉,器种繁杂,有玉环、玉龙形佩、玉琥、玉鱼等。汉代玉器发展的高峰在汉武帝之后,汉武帝独尊儒术,“君子贵玉”思想和厚葬之风使玉器工艺高速发展,镂空琢玉工艺广泛应用,艺术风格也更加多样。1983年出土于广州越秀山旁南越王墓的镂空龙凤纹玉套环(见图2-23),其为内外两圆环相套造型,直径有10.6厘米,厚却不到0.5厘米,呈扁平状,系采用上等青玉镂空透雕法精雕而成。外环比内环宽约一倍,内环刻着一条状如S形的龙,外环刻着一只回首鸣凤,也呈S形,内外环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线条流畅,轻灵剔透,充满动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汉代玉器中难得的精品。

在玉器工艺中,除了与宗教、祭祀和礼制有关的玉器用具之外,还有相当大的部类,属于陈设和欣赏之用的工艺品,大的如“玉山”“玉海”,小的如珠,几乎应有尽有。清乾隆年间制成的“大禹治水”玉山(见图2-24),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较多,雕琢精致,器形较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玉禹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

图2-23 镂空龙凤纹玉套环

图2-24 “大禹治水”玉山

把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构成。用它做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到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木胎涂漆(自然生漆)碗(见图2-25)。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髤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西晋以后到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现了利用夹纻工艺所造的大型佛像(见图2-26),此时的漆工艺被用来为宗教信仰服务,夹纻胎漆器也因而发展。所谓的夹纻是以漆辉和麻布造型作为漆胎,胎骨轻巧而坚牢。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种种因素使工艺美术也随之发达,在艺术、技术以及生产上,皆远超过前期。唐代漆器大放异彩,呈现出华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富丽方向发展,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的技法在当时极为盛行。

图2-25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胎涂漆(自然生漆)碗

图2-26 南北朝时期的夹纻胎佛造像

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髤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生产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漆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富有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之美。一般而言,宋代漆器以素色静谧为主。明代时期的工艺美术跨入新的阶段,官方设厂专制御用的各种漆器,并由著名的漆艺家管理。除了官设的漆器厂外,民间漆器生产也遍及大江南北。明代江南漆器名家辈出,明代初期有张德刚、包亮,明代中期有方信川,明代末期有江千里等,同时出现集漆器工艺之大成的著作《髤饰录》(见图2-27)。

图2-27 《髤饰录》

从起源意义上看,人最早是居住在洞穴里的,自然也没有什么家具可言。新石器时代,原始初民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逐水而居,从而出现了房屋和聚落,在“家”这个空间之下也就生发出了最早的家具。中国的家具设计以宋代为一个转折点,宋以前古人一般是席地而坐的,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宋之后出现了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见图2-28)等。商、周、秦、汉、魏各时期,家具没有太大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见图2-29)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高坐开始流行;到了唐代尽管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真正开始垂足高坐就是从宋代开始的,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元、明、清各代,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

图2-28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榻

图2-29 《北齐校书图》里的单人胡床(左)和敦煌壁画上的双人胡床(右)

“明式家具”(见图2-30和图2-31)是在宋代、元代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家具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是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明式家具具有造型淳朴、大方,结构简练,突出木材天然纹理,不添加烦琐装饰,注重实用、美观等特点。因为当时的文人已参与了家具的设计,所以其中夹杂的文人意趣又是前朝后代的家具所无法拥有的。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而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不但保留了家具木材本身的肌理本色,而且在功能性和形式美之间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平衡统一。

图2-30 明代黄花梨圈椅

图2-31 明代紫檀罗汉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且利用猎获的鸟兽羽毛,搓、绩、编、织成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遮体的草叶和兽皮。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学会了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等人工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见图2-32)。但是,所有的工具都由人手直接赋予动作,因此称作原始手工纺织。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有苘麻的双股线,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刻着四条蚕纹,同时出土了纺车和纺机零件。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纺织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原料培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进演变成原始的缫车、纺车、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一部分纺织品生产者逐渐专业化,因此,手艺日益精湛,缫、纺、织、染工艺逐步配套。在那一时期,纺织品则大量成为交易物品,有时甚至成为交换的媒介,起货币的作用。产品规格也逐步有了从粗陋到细致的标准。商、周两代,丝织技术有了突出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丝织物已经十分精美(见图2-33)。多样化的织纹加上丰富的色彩,使丝织物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贵衣料,这是手工机器纺织从萌芽到形成的阶段。

图2-32 原始的手工纺织

图2-33 战国墓出土的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衾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被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被棉所取代。在这一时期,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宋代以后纺车出现适应集体化作坊生产的多锭式(见图2-34)。在部分地区,还出现利用自然动力的“水转大纺车”,纺、织、染、整工艺日趋成熟,织品花色繁多,现在所知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经全部出现。丝织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档品的地位,而且还不断出现以供观赏为主的工艺美术织品。元、明两代,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明、清纺织品以江南三织造(江宁、苏州、杭州)生产的贡品技艺最高,其中各种花纹图案的妆花纱、妆花罗、妆花锦、妆花缎等比较富有特色。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蜀锦、宋锦、织金锦和妆花(云锦)锦合称为“四大名锦”。明、清两代,精湛华贵的丝织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还远销亚欧各国(见图2-35)。

图2-34 元代多锭式大纺车([元]王祯《农书》插图)

图2-35 古代丝绸之路上出土的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