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推进历程
一、研究设计
(一)指导思想
1.立足国际视野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申报立项时,便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述评,将生命教育起步较早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已有研究做了一定梳理,尤其关注生命教育在大、中、小学衔接方面的已有研究。例如,有没有相应的机构负责生命教育的推进,有没有统一的政策规定,有没有对学生核心素养中生命素养的一些规定或人才培养标准中有关生命素养的规定以及在各学段的渗透,有没有大中小相衔接的课程指南、指导纲要或者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的课程指南或指导纲要等,有没有体现家校社合作推进生命教育,有没有大学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的做法,等等。我们发现不少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往往选择较小的切入口,如“健康教育”“卫生教育”等形式来推进,而在整体的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系统课程架构和相关研究还并不多见,这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突破点所在。同时,在具体的项目研究设计过程中,也始终立足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前沿研究实践。例如,在编制《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时,目标维度的确立基于国际道德教育理论、核心素养理论、生命教育理论三大理论的发展趋势,建构了“生命认知”“生命行动”和“生命情意”三维目标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将目标进一步分解为“概念与原理”“判断与决策”“探究与行动”“态度与责任”四大维度。在具体的内容架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的选用方面也都参照了国际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区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调试与创造。
2.聚焦区域实际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能够与本区的“学校生命教育区域试点”工作有机整合起来,使行政工作与项目研究双轨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杨浦区的区域定位。本课题的申报立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杨浦区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区域定位。自2009年起,我区目前已进入第三轮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2014年4月,上海市教委与杨浦区签订了“学校生命教育区域试点”框架协议,生命教育一体化建设才因此成为区域综改项目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区有责任有义务扛起改革试点的大旗,尝试探索生命教育如何在大中小学实现衔接。此外,本区作为全市有名的大学集聚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云集于此,有充足的外部条件使区域内中小学的研究能够与大学的生命教育做某种程度的对接,而在具体的项目研究过程中,高校师生资源和场馆资源也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比如,性别教育模块课程的牵头单位与上海理工大学开展项目合作,情绪智力模块课程的牵头单位与复旦大学开展项目合作等。
3.凸显多方联动
本研究的多方联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校联动,即区项目组和项目试点校实验校之间就项目研究的计划安排、具体实施、问题解决、评价反思等做持续性和系统性沟通与交流,毕竟课题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要在学校层面得以实现;第二,家—校—社联动,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作为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资源库及其保障支持作用,诸如通过制定家长指导手册增进家长对生命教育的理解、通过亲子户外活动等形式加强亲子沟通、通过家长微型课堂等形式拓展家长了解生命教育的可能形式、借助社区体验馆为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实践场馆等;第三,大中小学联动,即利用本区的高校资源,先后与第二军医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同为实现生命教育的大中小学衔接提供可操作的切入口;第四,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不同业务科室之间的联动运转,其多方协同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研究的有序开展和扎实推进。
4.力求基于数据的实践推进
一方面,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始于与思来氏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开展的“杨浦区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与课程建设需求调研”,力图打破传统的靠经验总结的评估现状,通过采集充足的数据并进行专业分析,从而揭示区域生命教育实施现状和课程建设需求,以明晰项目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操作策略、推进路径等。前文中已经提到,本次调研以《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生命态度”为主要内容,聚焦“区域性、体系化、核心价值、学生需求、教师定位”五大关键词展开,划分为五大问题,调研对象涵盖我区基础教育全部学段的学生、教师、家长和区域内高等教育部分学段(大一、大二),从学生所学、所用,教师所教、所感,家长所知、所需入手,划分为课程感受、生命素养、教育需求,课程实施、教育难点、责任义务以及知晓度、重视程度、了解渠道和需求10个维度。
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推进过程中,总项目组和子项目组成员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累积,通过走访调研、听课评课、会议研讨、第三方问卷调研等多种形式及时搜集相关数据,并用于反思后续研究中可能改进的方向。例如,2016年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牵头、与复旦大学展开项目合作,共同从15个维度对区内51所中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排摸与评估,及时发现与筛查学生中的不适应性以及异常性心理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推荐应对方案。同时,从外部压力、内部压力、压力应对方式三个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中学生提供系统、有效、全面、科学的辅导和帮助,也为教育部门及时调整办学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证支持和客观依据。
此外,在课题结题时,我们也打算借助第三方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对我区近几年来推进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后测评估,通过前后测的数据对比以验证研究成效。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为解决当今生命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教育内容重复、学生需求与教育内容脱节、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内容缺乏衔接等现象,杨浦尝试开展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整体架构大中小学衔接、循序渐进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全面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本研究设立的研究目标具体如下:
(1)认识了解杨浦生命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准研究起点;
(2)开发建设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厘清研究主线;
(3)建立健全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区域推进机制,明晰研究策略与路径;
(4)建立健全区域推进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保障机制,提供研究支撑;
(5)分析总结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研究成效,反思研究过程。
2.研究内容
(1)杨浦生命教育实施的现状研究
只有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充分调研,才有可能指向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研究开展的逻辑起点便是基于理论与实践双方互动而发现的杨浦在生命教育实施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典型经验。一方面,课题组对国内外的生命教育发展状况做文献梳理和述评,尤其是大中小学的生命教育课程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衔接做重点关照,进而反思当前杨浦生命教育实施中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后续可能实现突破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借助调研工具搜集的实证数据,包括第三方的调研报告、走访学校的即时反馈情况、与校长教师的座谈访谈记录等,将搜集到的来自不同信息渠道和不同信息来源的量化或质性数据汇总起来,以“三角互证”的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因尝试。在教育学研究场景中,教育学互动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导致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而三角互证的使用恰恰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现状调研的结果表明,若对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不加以开发建设,便无法支撑本课题研究的持续推进。而课程的开发建设需要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着力。具体来说,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的目标确立既需立足生命教育的内在本质,又应结合当前对学生培养的基本价值诉求——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课程内容的确定既需结合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具体课程内容文本,更需立足于杨浦已有的优秀实践案例,在双方互动后加以区本化的调整与重构;课程实施的具体方式则需要考虑生命教育本身对创造性、情境化、体验、探究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偏向,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学科渗透、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加以实施;课程评价的价值旨趣应立足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的几大主流课程评价观,坚持从生命教育课程的自身特点出发加以思考和实践探索。
需要明确的是,杨浦区大中小学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的开发建设从区域层面来说只是为具体操作的学校校长、教师等课程实施者提供参考,只是上位的引领性表述,绝非千篇一律的刻板内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场域中教师需根据学校校情、学生学情等加以灵活调整。
(3)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施方式和基地建设研究
虽然本研究致力于在全区范围内整体推进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但这绝不意味着一蹴而就地整体推进,而是试图从部分项目试点校出发,以不同模块课程内容的基地校联盟建设为具体实践抓手,逐步实现全区各校的全覆盖。因此,区域层面需要开展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区域推进机制研究,探寻杨浦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可能切入点,思考改革背后的成效、问题、可改进的方向等,而这就离不开在模块课程开发建设基础上讨论如何在课程实施上实现大中小学衔接,同时建立相应的基地以实现其整体推进。
(4)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教师培训、督导评估和制度建设研究
任何课题研究如若没有充分的组织、制度、人员的保障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在探讨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区域推进机制之后,同时也应着眼区域推进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保障机制研究,可能的研究切入口有教师培训、督导评价、制度建设,等等。
(5)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成效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对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成效分析应始终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一方面,基于研究推进的历程,有计划分阶段地对项目的阶段性成效作及时的总结与分析,聚焦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下一阶段的项目研究奠定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在项目结题时,则需要对本课题几年来的研究过程和工作推进情况作全盘梳理与细致总结,主要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层面全面收集并总结分析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提炼研究成效。
(三)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对象或现象加以对照分析,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关系、共同规律、特殊本质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方法。具体到教育领域,教育比较研究法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教育现象、教育理论进行考察、分析、鉴别和整理,从中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并运用于教育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中比较研究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横向上对生命教育起步较早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生命教育相关研究加以异同分析,以及对立足上海市市情与杨浦区区情在生命教育具体的推进过程中的策略、机制、资源等做异同比较,在纵向上大中小学校如何基于本学段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师资力量等开展具体的生命教育课程,并在学段彼此独立找准异同的前提下做整合的衔接式处理。
2.调查研究法
教育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取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对教育现象做出科学的认识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具体到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研究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最主要的是对区域“生命教育”实施现状和课程建设需求的调查。具体包括学生卷、教师卷和家长卷;学生卷是主体,涵盖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共五个学段。调研对象主要涉及小学(低/高年级)、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小中各学年段教师和家长。在区域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初、高、大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样本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研究。共采集学生样本7881个、教师样本818个、家长样本2594个,分别从学生所学、所用,教师所教、所感,家长所需、所求入手,调查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对于生命教育的现状感受和潜在需求。分析当前大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成长需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问题所在及发展空间等。与此同时,通过不定期的走访调研,以基地校联盟的形式或者区域层面总体推进的方式与基层学校校长、教师,社区服务人员,家长代表等进行个别访谈或集体座谈,及时发现研究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背后成因,集家—校—社等各方力量,共同谋求可能的解决策略,并完善项目的整体设计并推进研究。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计划,并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贯穿本项目的始终,从杨浦生命教育实施现状中发现的具体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对国内外生命教育发展状况的文献梳理和理论述评,进而找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尝试开发建设符合杨浦区情的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并思考如何以联合研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实现生命教育从试点校到全区各校的整体推进,展开区域推进机制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不断反思杨浦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模块课程会遇到哪些瓶颈问题,在具体的策略、机制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又会遭到哪些力量的质疑以及可能的问题等,边研究边反思、边调整边研究……如此循环往复,修正原有的理论假设和操作模型,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谋求研究本身的内在合理性。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动态变化之时空情境条件做适当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个案研究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项目试点校实验校的选择上,区德育室整理、搜集、提炼目前基层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优秀经验,就不同模块课程内容加以分类,形成了由一校主持、多校联盟试点的七大联合研训基地,注重大中小学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使每一所联合研训基地的研训活动都成为区域推进生命教育主题课程的典型样例。
(四)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工作与研究相结合的路线加以推进。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生命教育发展状况做文献梳理和述评,尤其关注在纵向上大中小学在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学段间的有序衔接,同时通过第三方公司调研、走访学校的即时反馈情况、与校长教师的座谈访谈记录等数据文本,在高校专家、第三方调研团队、基层学校、区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进而明晰杨浦区生命教育实施的基本现状。其次,综合调查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尝试开发建设符合杨浦区情的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具体包括学生生涯发展课程、性别教育课程、家庭教育课程、生态教育课程、情绪智力教育课程、户外生存课程、健康安全技能宝典课程等七大类。在杨浦区教育局出台的《杨浦区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大框架下,各大联合研训基地的教师们群策群力,围绕本模块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以不同模块课程内容的基地校联盟建设为具体实践抓手,在各基地校先试先行后厘清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思考可能的解决策略,继而逐步实现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在全区的全面覆盖。开展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策略机制研究,可能的工作推进方向有:一是以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为依托,推进大中小衔接的生命教育;二是以学生生命教育实践场所的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生命教育研修场所的研训基地建设为抓手,落实大中小衔接生命教育的推进路径;三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提升大中小衔接的生命教育实施质量;四是通过督导评估手段激发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动力;五是以家—校—社联动为重心建设区域生命教育的保障体系。最后,以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尝试开展杨浦区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成效研究,用问卷调研、座谈访谈、案例撰写、走访反馈等方式得以落实。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3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历程
(一)研究过程的阶段划分
1.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1)提出课题,建立区域生命教育专项科研团队;课题申报,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做好调研,以区域教师研训一体平台为依托,推进生命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相渗透的理论学习,编制“杨浦区生命教育三年行动”实践方案。
(2)搜集区域内已有的生命教育的优秀课程、优秀经验,确定理论依据,明确研究实施方案。
(3)建构课题研究总体框架:形成区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生命教育医教结合、生命教育社区教育平台一体化的工作框架。
2.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12月)
(1)调研。对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成长需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问题所在及发展空间,汇总、整理、编辑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学校、各学科典型的、精品的生命教育实践案例。
(2)提出假设。开发与集结区域内各方力量和课程资源,构建课程框架;提出“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实施方案的设想。
(3)小样本试验。选择某一课程模块,对照“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实施方案进行实践,分析试验效果,修改实施方案。
(4)大样本试验。选择更多的课程模块进行试验,再次修改实施方案。
(5)机制建设。建立区域生命教育工作的教科研整体规划,教育督导部门全程关注、建立健全评价督导等系列机制,同时在区域教育管理工作中明确相关生命教育的各类保障机制。
(6)成果推广。在区域教育管理中检测“生命教育三年行动的实践研究”,对区域学生生命素养、教师教学素养、家长育儿行为、社会认同评价等进行监测,并对相关成果加以推广。
3.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
撰写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及相关研究案例,修改并完善研究报告和研究案例;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和过程中产生的研究资料,汇编课题成果集,召开课题成果评审鉴定会等。
(二)研究过程的内在逻辑确认
1.研究人员个人修养提升:从“本我”到“超我”
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如何实现个人在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课题中的专业成长,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发现现实中存在的可能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避免经验主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每一位研究人员从“本我”到“超我”的转型。
2.目标设计强化现实关注:从“理想”到“现实”
理想总是美好的,我们对于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保障等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蓝图,但是回到现实,我们受到了课时的限制、家长的疑惑、学校的不重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生命教育”课题的实施和推进更要关注现实可能性,从理想回归现实,在新形势新问题下重新思考、调整原定方案,提升其操作性和可行性。
3.生命教育强调“人”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
从发现问题到确认问题,再到厘清研究思路,尝试模块化课程开发,再到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各项策略、机制、路径研究等,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勾连互动,在过程中需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旨趣,将理论思考结合上海市情、杨浦区情、学校校情、学生生情作个性化设计和实践探索。
4.工作思路关注“众筹”效应:从“拽动”到“联动”
原来的区域推进更多是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进,如今的区域推进则更强调区校两级研究人员以平等的身份展开对话、共同开展研究。此外,除去区校两级研究网络的联动,本研究还凸显区教育局不同业务科室之间的联动以及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衔接等。
(三)研究思路的理论支撑
1.迈克尔·富兰的教育变革理论
变革的范围越广,涉及的层面、单位、人员就越多,且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怎样协同直接影响变革的实施。作为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尝试,我们的实践研究中不仅仅涉及校级层面的行动,还包含区级层面的行动,相关各方中既有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的行政管理者、一线校长教师,又有广大家长学生,还有大学研究人员、市级专家等,更有社区等其他力量,且彼此之间在利益诉求、观念文化、活动方式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不乏差异,呈现出参差交错的复杂格局。如何把控好这一格局,关乎变革成败。而在这一方面,加拿大当代著名教育改革专家迈克尔·富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启示。迈克尔·富兰曾对教育变革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对教育变革的特征、意义、启动、过程、应对、动力、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富兰指出:“教育变革的本质是参与其中的个人(教师、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等)和集体(学校、社区乃至国家等)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经历。它不是一种单一实体的活动,而是一个非线性的、不确定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产生相互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课堂的、学校的、地方的、地区的和国家的各种因素。”在启动实施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变革的促进者,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推进教育持续深度变革的动力。由于教育变革的过程是复杂的、非预期的,因此需要建立长效的变革支持机制。
基于此,我们坚持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始终秉持“系统考量、持续推进”的设计思路和实践原则:一方面,变革既然是非单一实体的行动,而是参与其中的所有个人、集体的协同行动,那就需要从所有参与方及其关系的角度予以系统考量。另一方面,变革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变革是一场“持久战”,无法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根据每一阶段多方互动形成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加以推进;而只有建立长效的变革支持机制,才能在变革过程给予变革持续动态的支撑。
2.Dan E.Inbar的教育规划创新理论
既然本研究是从区域这一变革的中观层面尝试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就离不开一定的规划设计。而从已有文献梳理来看,对于大学如何与中小学在生命教育上实现贯通衔接仍留有较大研究空间。所以说,如果本研究追求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指向创新,这又令人感到与规划有矛盾。因为在一般的概念中,规划就意味着要有框架架构,创新则恰恰要求突破条条框框。显然,我们在这里必须寻求一种“不一样”的规划取向,以解决顶层设计的必要性与创新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以色列学者英博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
在英博看来,人们之所以会把创新与规划对立起来,是由于在传统上通常把规划等同于理性主义的规划。教育规划“曾被看作一个理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基于如下的假定,即未来的事情可以规划,计划可以变成行动,并且如果严格地执行计划,那么计划中的目标将会实现”。如果这样,确实与创新的突破性要求相矛盾。然而规划却不仅有理性主义规划这一种。“为了适应教育创新规划,可以把规划定义为一种反映渴望独创性变革的态度,同时对无序的变革有所准备和一种通过它可以引起变革的策略的形成”。更具体地说,“以创新为目的的教育规划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大家公认的能够产生变革意图的符号,以含义的交流为基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英博提倡一种“关联性规划策略”,即“以独立的计划为基础,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模块为基础,并且得到一个沟通系统的支持”。
总体来看,英博的创新策略注重在明晰连贯的愿景下,注重参与,强调赋权,鼓励对话,并通过建立支持系统及沟通网络予以保障,使得教育规划由一个封闭线性的过程转变为开放动态的过程,这对于教育创新的确可以起到集思广益、促进动态发展的效果,对本研究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在实践中尤其注意吸收了其关联规划、多方沟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