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风(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城)。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25岁离蜀,漫游各地。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受玄宗爱重。后因蔑视权贵,遭谗去职。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璘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被誉为“诗仙”。其诗作想象丰富奇特,极具浪漫色彩。内容多同情人民疾苦,蔑视权贵,也描绘山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有《李太白集》存世。

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释

燕草:指燕地的草。

秦桑:秦地的桑树。

君:指征夫。

怀归:想家。

罗帏:丝织的帘帐。

简析

这是首描写思妇心理的浪漫爱情诗篇,更是李白豪气风格之外的柔情之作,是较特殊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本诗以燕草、秦桑展开,交代了思妇与丈夫分居燕秦两地,此两地的春景一为如丝绿草,二为绿枝发芽。同一时间不同春景的描写暗示其分隔的地域跨度之远,更暗含着思妇见绿枝思燕草,通过虚实结合感染出的两地相思情,把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真挚感情写得传神。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一反正常情感而逆向思维,按理说丈夫归来之时,作为思妇的妻子应该是高兴开心之时,这里却是诡异的断肠时,十分不合常理。而正是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安排,不由得让人快速望向结尾,才恍然大悟。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原来是调皮的春风没事将罗帐掀动,导致妻子在一次次以为丈夫归来次次失望后,才肝肠寸断的。思妇对于春风之怨,断肠之痛,可见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这首诗通过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感情的张力与温度。即便是普普通通的爱情诗,李白也能写得如此动人且富有浪漫色彩。

背景

《春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新题乐府诗。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

名家点评

〔南宋〕刘辰翁:平易近情,自有天趣。(《唐诗品汇》)

〔元〕萧士赟: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地柔桑低绿之时,燕草方生,兴其夫方萌怀归之志,犹燕草之方生。妾则思君之久,犹秦桑之已低绿枝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明〕钟惺:若嗔若喜,俱着“春风”上,妙,妙(末二句下)!比“小开骂春风”觉老成些,然各有至处。(《唐诗归》)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注释

裸袒:指诗人在树林里宽衣解带、袒露身体的形态。

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

脱巾:摘下帽子或头巾。

露顶:露出头顶。

松风:松树间吹过的凉风。

简析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日常闲适生活的诗。全诗借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洒脱自在。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日”,所以有“白羽扇”;但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摇”。因为山林中过往的行人稀少幽静凉爽,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裸袒身体,句中通过“懒”“裸”,突出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性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暑图。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随意挂在山中的石壁上,何其凉爽宜人。袒胸露顶,袒栖林下,大有解除尘累,返归自然的悠然情趣。通过“脱”“挂”“露”,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随性洒脱的心性。“露顶洒松风”,任凭山风穿过松林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豪放不羁的感觉。

全诗表现了作者在山林中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骨。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然自乐,潇洒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在本诗达到了极点。全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外在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的状态,别有一番闲趣。

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下:指出兵。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指驻守边疆的战士。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进而推进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景物描写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包含月、山、风、关等的边塞胜景。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不言而喻。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这荒凉的边关,想象着高楼中妻子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这一声叹息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并没有单纯地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产生更深入的思考,深化了主题。

背景

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感叹唐朝虽国力强盛,但边尘却未曾肃清过。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名家点评

〔南宋〕吕本中:李太白诗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及“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之类,皆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然不褊浅矣。(《童蒙诗训》)

〔明〕胡应麟:青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浑雄之中,多少闲雅!(《诗薮》)

〔明〕唐汝询:绝无乐府气。(《汇编唐诗十集》)

〔清〕宋宗元:飘举欲仙(首四句下)。(《网师园唐诗笺》)

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简析

这是一篇跳荡纵横,气势如虹的抒情诗。它在短短的篇幅之间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诗的一开头呈现出“金樽美酒”与“玉盘珍羞”,理应宾主尽欢的宴会,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将“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是,李白何其洒脱不羁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现着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豪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时,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思至此处又给诗人增加了无尽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从想象中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究竟要去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是全文中第二次思想的高潮。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全诗表现了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被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此篇。

名家点评

〔南宋〕刘辰翁:结得不至鼠尾,甚善,甚善。(《唐诗品汇》)

〔明〕胡震亨:《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古辞亡,后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效照。(《李杜诗通》)

〔清〕应时:太白纵作失意之声,亦必气概轩昂,若杜子则不然。(《李诗纬》)

〔近代〕近藤元粹:句格长短错综,如缚龙蛇。(《李太白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