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文版序

中国当前正讨论消费在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作用,我很高兴本书的中文版可以在此时与中国读者见面。我很想知道我的作品是否能与当代中国的若干辩论产生共鸣。

从社会科学诞生伊始,消费就一直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人类占有欲、阶级爬升需求或仅仅是在物质丰裕的驱使下,消费增长是现代化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征。

最近——正如本书所详细探讨的——事情变得清晰起来:(1)不同社会以消费为导向的程度不同;而且(2)这种差异并非是因为不同的消费文化,而是因为不同的政府行为。本书解释了为何美国在“二战”后选择了消费导向型经济,而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则普遍选择了限制消费的投资导向型经济:因为战后欧洲的当务之急是重建经济;而另一方面,美国的政治世界却做出了一个奇妙的诊断,认为美国经济问题是由“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引发的。因此美国创造了一个消费经济,并建基于以按揭贷款融资支持的住房所有权之上,而且以大额贷款购买的单户住宅成了美国梦的核心。

美国政治经济许多非同寻常的方面都可从这种对按揭贷款融资支持的住房所有权上得到解释。无论是美国不发达的福利国家以及由此导致的更大程度的贫困和不平等(因为对消费的关注瓦解了福利国家的基础,并将那些无法通过体面工作或信贷参与消费的人边缘化了),还是令人惊讶的更严厉的管制和世纪之中更具累进性的税收制度(这与专注于消费一样,并非是劳资双方斗争的结果,而是美国中西部、南部以及西部的农业与东北部的工业之间斗争的结果),抑或是2007—2008年的经济危机(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两党都企图扩张信贷准入并放松信贷管制)。

我不太清楚的是,这些关系是否只是西方政治经济所独有的,或者它们是否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有关中国的研究会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而且我也期望本书的读者能够带来更多的调查研究。

莫妮卡·普拉萨德

2018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