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见病特效秘方偏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医古书里的女子养生经

养生分男女,女子以7为周期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被誉为医之始祖,是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此书指出女子与男子不同,女子以7为周期,男子以8为周期,每个周期生理状态有异,所以养生要点也有一定的区别:女子到了7岁,肾气开始旺盛,此时的重点应是促进生长发育;到了14岁,月经初潮来临,具备了孕育下一代的能力,此时应着重青春期保健,从生理和心理上帮助女子顺利度过青春期;21岁时,女子肾气充满,此时学习、工作压力大,应注意预防缺铁性贫血;28岁时,女子身体达到了强壮的巅峰,是孕育宝宝的最佳时期;到了35岁,女子开始衰老,应积极预防早衰;42岁时,女子三阳经脉气血衰弱,头发开始变白,女子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努力控制体重,多吃补脑益智的食物;49岁时,女子开始绝经,此时应努力防治更年期综合征。

女人养肝就是养命

女子以肝为先天。——《临证指南医案》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指出肝在女子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

女人“以血为体,以血为用”,月经、怀孕、分娩、哺乳等皆需消耗阴血,导致常常表现出“不足于血”的症状。肝为藏血之脏,女人一生要经历的月经、怀孕、分娩、哺乳等皆与肝密切相关,因此中医治疗女性疾病大多从治肝着手,平日养生也提倡女性应重点养肝护肝,如保持心情舒畅以利肝气调顺,多吃枸杞子、菊花、动物肝脏等滋养肝脏的食物,少量喝些养生酒以升发肝脏阳气。

不过劳,不贪逸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里的这句话明确指出日常生活应劳逸结合,不宜过劳贪逸。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肝主筋,长时间站立、行走会损伤筋骨,并且会进一步伤肾伤肝,导致身体气血透支,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

生活中过于劳累不可取,那么活得太过安逸是否有益于保养身体呢?答案是否定的。日常生活中过于贪恋安逸,缺乏必要的活动和锻炼,会导致新陈代谢变慢,负面情绪丛生,富贵病缠身,美丽身材不再。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天人合一”理论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认识。《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将人体内的物质代谢规律与自然界的水液转换过程做了一个很形象的类比,指出养生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天有四时,因此生活在自然界的人类应“顺四时而适寒暑”,根据季节轮转、昼夜更替、天气变化、地域区别等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不可生搬硬套养生知识。

养生重在食补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千金要方·食治》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高龄至101岁,他提出的食疗食养理论是我国药膳、食疗学的基石,仅《千金要方》一书中就记载了154种食疗食物,分为谷米、蔬菜、果实、鸟兽四类。

想要健康长寿,不需要每天山珍海味,日常的一饮一食更能滋养身体,前提是吃适合自己的食物并积极修身养性,这是来自1000多年前长寿医家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