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矩
许多父母最担心的问题是宝宝出门无法掌控,过度哭闹、引人侧目。但事实上,小宝宝出门后被新鲜事物吸引眼球,并没有时间去胡闹;在陌生环境中他们会精神集中,警惕性提高,紧随父母。再加上2岁以内自我意识没有完全建立,小宝宝强烈反抗父母意愿的情况还比较少。但如果平时宝宝没有养成正常沟通和正确处理问题的习惯,再多的技巧、再好的方法也不能阻止一个不讲道理的宝宝胡闹。
即使非常活跃的宝宝也可以并且必须有原则地对他们的行动进行限制。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管不住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学会走路,在飞机加速起飞离地的时候还扯着妈妈的手在走廊上挪步,孩子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有多危险,其他乘客也无法劝阻,已就座的空乘人员着急地大喊,场面非常混乱。出现这样的情形跟父母平时带孩子的方式和没有设立必要的规矩非常有关。
我一直坚持给孩子有原则、有限度的自由。一方面,我尽量满足她的合理要求,用宽容、支持的态度陪伴她;另一方面,不允许做的事情有严格的界限,如果违反则及时阻止或严肃批评,并且每次都坚决执行,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心软和丧失原则。这两点大家都会非常同意吧,但怎么划定这条“严格的界限”是我要说的重点。我的观点是,只要是对宝宝自己无严重伤害、不妨碍到他人的行为,都是宝宝探索世界的正常过程,我会为她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尽量不予干涉。例如,宝宝在一定阶段经历触觉敏感期,喜欢摸粉末、颗粒、浆糊等各种性状的东西。布宝有一次发现了米桶和面粉桶,伸手进去抓。也许许多家长会马上阻止,但我认为这是她正常的探索方式,并不是要存心捣乱。为避免浪费,我给她找了两个小盆,各放小半碗大米和面粉,让她体会,之后和她一起收拾地板。整个过程完全可控,布宝也玩得很开心。满足了好奇心的她,后来也没有再要求玩米面。再如,小朋友都喜欢踩水,布宝也是。于是我答应她买了一双雨鞋,下雨天主动带她出去踩水,她就再没有用凉鞋或运动鞋去踩水,还会告诉我这样鞋子会湿,但雨鞋不会湿。又如,布宝有两种水彩笔,一种可以轻易洗掉,另一种是一般水彩笔。我告诉她一般水彩笔画在身上洗不掉,她还是继续画,甚至画到脸上,我就随着她去。后来我帮她洗脸,果真没有洗掉,但是我告诉她过两天会慢慢掉的。她之后就懂得不拿这种水彩笔乱画。
·一岁五个月大的布宝在飞机上大快朵颐·
但是在与人相处方面,我可能会“严格”许多。比如在飞机上,她坐在我身上,用脚踢前面的椅背。我告诉她这样前排的乘客会不舒服,她却不听,这时我一定会严肃地制止她。又如,有时候布宝也要发脾气,吃饭的时候把勺子和碗扔在地上。我告诉她粮食不可以浪费,更不可以扔在地上,这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这时候布宝的奶奶会过来收拾饭菜,但我制止了她,要求布宝自己将饭碗和勺子捡起来。布宝起初会耍赖胡闹,我会让她发泄情绪,甚至抱着她由她哭一阵。但最后谁扔在地上的谁去捡,不捡就不可以继续吃饭或者玩儿。饭菜掉在地上,很多大人会收拾了了事,但我会坚持让布宝自己承担发脾气扔东西的后果。仅仅一两次之后,她就明白了谁扔的谁捡这个规矩是必须执行的,她扔东西的情况减少了不少,即使发生了,她也会很快捡起来。但实际上,我是很少说“不”的。我常听见许多家长张口闭口就是“不可以”“不行”“不要”,但那些行为大多都不在我的禁止范围内,宝宝们则往往都当作“耳旁风”。但是当我跟布宝说“不”的时候,这个效力就大得多了。布宝明白我对她的信任,享受到了应有的自由,如果我说“不”,她会提起注意。这样一来,规矩自然建立起来。
正确有效的育儿方式下,小宝宝出门后非常讲道理,显得比平时更加懂事,极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因此,如果担心小宝宝出门胡闹耍赖,必须从出生后便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并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我平时从未对布宝发过脾气,有时候着急生气,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厌其烦地与布宝讲道理。毕竟小宝宝处于学习的过程中,这么小的年纪还不会故意使坏,有时候只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或试探大人的反应。另外小宝宝也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自己都无法控制情绪,随意地发火,小宝宝便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自我控制就更难形成。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对布宝的行为很少做过激反应,但必要时会非常严肃地重复她必须遵守的规矩。有时候白天发生的事情,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会与布宝“谈心”,经常会讲到半小时以上,跟她讲道理,告诉她什么样的行为不对,但都是以鼓励她好的行为结束谈话。对于这些“谈话”,布宝并没有不耐烦。她现在与父母的沟通方式非常健康,已经明白妈妈什么样的口气是要无条件遵守,出门的时候很少提出无理要求,更不会无故哭闹。带着这样一个懂事的宝宝出门,父母体力和心理上的负担都会减轻不少。
·布宝经常在户外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