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中国视角与企业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国企业智能制造需求、动力和能力判断

基于企业调研,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智能制造的需求已经出现,但大规模、全方位的智能化需求还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而在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动机中,仍以降低企业内部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驱动为主,满足个性化需求尚未成为主要动力。

一、企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已经出现,但大规模、全方位的智能化需求还未形成

调研发现,虽然智能制造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都需要升级到智能化来提供高品质、个性化、小批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对智能化的潜在需求都很大,企业在总体上对智能化表现出欢迎和期待的态度,几乎所有调研的企业都将智能制造写入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当然,我们还发现,虽然潜在需求很大,但当前企业对智能化的认识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且很多企业还持谨慎观望态度。

调研还发现,虽然潜在需求大,但由于企业自身能力有限,以及传统制造业的存量大、智能化改造成本高,导致潜在需求短时间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从生产化纤制品的新凤鸣公司到制造光缆光纤的亨通光电,从太原钢铁到株机公司,越是资本密集、设备密集的企业,面临的智能化转换成本越高。另外,单个工序或车间的智能化易在短期内实现,整个工厂或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却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相反,像电力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等服务业企业,智能化的转换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相对较快。例如,江苏电力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通过研发安装智能插座、家庭用电智能终端等设备,以及开发推广手机APP终端“智电生活”,实现了家庭用电遥测和遥控,向居民提供家庭分时段用电结构分析等服务,指导居民合理调整用电负荷,提高了家庭用电智能化水平,避免电能浪费。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去存量、促增量,真正将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总的来说,真正能够全面接受智能制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的企业仍是少数,大规模、全方位的智能化需求还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

二、当前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动机

调研发现,中国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动机各不相同,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已相对理性,不会盲目追求智能化转型。

一是通过智能化降低成本,解决综合成本快速升高的问题。例如,新凤鸣公司作为一家传统化纤企业,在产品落筒、搬运、包装等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均是人工操作,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高达70%以上。近几年,江浙一带的传统化纤企业员工工资支出一般都超过7500美元/年,与东南亚一带相比工资成本已经处于明显劣势。加之自动化程度低、用工多,与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等地相比,产品的人工成本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近5年,新凤鸣公司年均人工支出增长率超过8%,人均支出已经高到5万元/年以上,2014年员工6589人,人工支出超3.5亿元。因此,通过智能化改造减少用工、降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成为新凤鸣公司重塑竞争优势的迫切需求。

二是提供高品质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的要求。例如,株机所采用智能制造的主要动力就是生产出高规格的轨道交通电气控制系统部件,通过“智能化+关键人工”的方式有效改进了核心产品的品质。再如,运城高速在高速公路由收费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发现公众对高速公路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期望迫切,因此提出基于高速公路大数据采集的第三方智能服务模式。

三是形成差异化品牌的动机。例如株机公司在二期上马智能化工厂项目的初衷就是通过智能制造在国际上树立品牌,因为智能制造代表了核心技术和新管理,对于已经将机车产品成功输出到亚欧等国际市场的株机公司来说,必须走到全行业的前列,这既是企业的战略,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智能制造的初衷是通过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因此,满足个性化需求应该是企业采取智能化制造最重要的驱动力,但调研发现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品质仍然是当前中国企业智能制造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只有少数有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能较为全面地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当然也只能满足有限的个性化需求,如红领的个性化制衣、海尔的智能家电等。有些企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例如,太原钢铁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从需求端入手进行智能化建设,根据客户要求实现从设计和配方开始,只要达到半炉的量就可以生产,再连接到后端定制的产销一体化,提升了定制化的生产效率。

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的智能化动机是基于一种复合动机,尤其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改善品质等角度的考虑最多,个性化需求尚未成为大多数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的主要动因。

三、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仍然缺失,管理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仍然缺失,不仅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基础部件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如高档和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等,智能制造的控制和管理软件更是受制于国外。应该说中国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从硬件技术到软件技术都还有很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智能制造技术能力的欠缺外,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首先,在战略管理层面,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智能制造的内涵、趋势、作用和定位仍有认识不清楚、不到位的地方,导致企业在中长期布局和投入上出现一定偏差。而我们的调研表明,企业智能化投入的大小与企业一把手的战略眼光、战略决策和实施决心等密不可分。其次,在运营管理层面,企业的瓶颈是不同生产环节和车间的协同管理,以及将个性化需求转化为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管理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智能制造软硬件的不熟悉,另一方面是由于原来工业范式的传统管理惯性较强,尚未形成适应智能化环境下的管理新范式。最后,智能制造不是某个企业的问题,更是一个产业的系统化问题。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明显不足,例如,株机所就提到不仅装备制造行业、材料行业的智能化程度不够,即便控制软件都要受制于国外公司,国内配套软件公司能力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