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与规则
(一) 关系命题的结构
关系命题在结构上由关系、关系项和量项构成。其中,(1)“关系”又称关系命题的谓项,是反映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如例句4中的“表扬”,是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2)“关系项”又称关系命题的主项,是关系命题中具有某种关系的对象的概念,如例句4中的“老师”“同学”; (3)“量项”是表示关系命题中主项的数量范围的概念,如例句4中的“所有”。
通过对关系命题结构的了解,我们可知关系命题中的关系项,可以有两元的,也可以有三元或更多元的。
【提示点】如何区分一个命题是关系命题还是性质命题呢?要看这个命题是否能变形为一个具有相同谓项的性质命题,如果能,则其本身为性质命题,如果不能,其就是关系命题。
例如,甲和乙是老师,可以分析变形为“甲是老师,乙是老师”,是性质命题。甲和乙是同学,就不能分析变形为“甲是同学,乙是同学”,则是关系命题。
【提示点】在联考中,我们常常讨论多元的关系项,但我们通过二元关系来掌握主要的性质,首要掌握的是对称性和传递性。
(二) 关系命题的特征
1.关系命题的对称性
(1) 关系命题的对称性
如果对象甲对对象乙具有某种关系,而对象乙对对象甲也具有同样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对称的。
例如“张三是王五的朋友”,张三对王五的关系,王五对张三也具有,故是对称的。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同学”“配偶”“等于”等,它们都是对称的。
(2) 关系命题的反对称性
如果对象甲对对象乙具有某种关系,而对象乙对对象甲一定不具有同样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反对称的。
例如“张三比王五高”,张三对王五的关系是高,而王五对张三一定不具有同样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是反对称的。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大于”“多于”“老于”“比……多”等。
(3) 关系命题的非对称性
如果对象甲对对象乙具有某种关系,而对象乙对对象甲可以有同样的关系,也可以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非对称的。
例如“张三赞成王五的观点”,张三对王五的关系是赞成,而王五对张三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关系,可以赞成,也可以不赞成,因此,这种关系是非对称的。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喜欢”“憎恨”“鼓励”“夸奖”等。
2.关系命题的传递性
(1) 关系命题的传递性
如果对象甲和对象乙具有某种关系,对象乙和对象丙也有这种关系,那么甲对乙一定具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可传递的。
例如“张三比王五高,王五比李四高”,那么可以得出结论:张三比李四高。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大于”“小于”“等于”“高于”“在……左侧”“包含”等。
(2) 关系命题的反传递性
如果对象甲和对象乙具有某种关系,对象乙和对象丙也具有同样关系,那么甲对乙一定不具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反传递性的。
例如“张三是王五的妈妈,王五是李四的妈妈”,这时我们是不能得到“张三是李四的妈妈”的。因此,这种关系是反传递性的。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年龄大2岁”“体重多5斤”“是父亲”“是儿子”等。
(3) 关系命题的非传递性
如果对象甲和对象乙具有某种关系,对象乙和对象丙也具有同样关系,那么甲对乙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非传递性的。
例如“张三认识王五,王五认识李四”,这时张三可能认识李四,也有可能不认识李四。因此,这种关系是非传递性的。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认识”“理解”“相邻”“批评”“帮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