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率风险,银行等金融业首当其冲。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与错配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是指在未来特定时段内,到期资产数量(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数量(现金流出)的构成状况。从资产负债表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由三部分构成,即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同业的存款、拆出资金、短期贷款、短期投资、一年内到期的投资、其他流动资产等,长期资产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资产,包括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及其他各种借入资金,涵盖活期和定期客户存款、同业存入、同业拆入、对中央银行负债、发行债券、衍生金融产品负债等。按照偿还期限,我们可进一步将上述负债分为流动(短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下)和非流动(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
虽然在资产负债表上,商业银行通过借入和贷出的双向操作,可以实现资金的流动平衡。但是,两者在期限上可能并不统一,也即导致了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最常见的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情况是,商业银行将大量短期借款(负债)用于长期贷款(资产),即“借短贷长”,一般来说,根据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特点,“借短贷长”所导致的久期缺口是一种正常、可控的风险。但如果银行管理不善或是宏观条件恶化,就有可能因到期支付困难而引起流动性风险。
根据对国内16家上市银行财报的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我国商业银行非流动负债占比全部小于6%。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负债中一年以上的负债不足6%,超过94%的负债属于短期负债,因此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负债的影响较小。同时四大国有银行的非流动负债基本稳定在负债的3.5%左右,其他商业银行的非流动负债占比波动稍大一些,从1.5%到6%不等。见表2-1。
表2-1 中国上市银行负债情况统计
同时我们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端做了类似的统计,根据人民银行的信贷收支数据,截至2014年6月份,在中资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资产中有57.14%是贷款,在贷款里面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达到70.14%。见表2-2。
表2-2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部分)
注:本表所涉及的银行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两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年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
我们以此为基准,对四大国有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可以发现各类银行总贷款占资产比例基本都在55%左右,但中长期贷款占比差距较大。四大行中长期贷款占66.97%,其余大型银行占比更高,中小型银行占比则较低。但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中长期,其价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还是较大的。见表2-3。
表2-3 各类中资银行贷款情况统计
注:(1)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两万亿元的银行。
(2)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
(3)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两万亿元且跨省经营的银行。
因此,对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期限不匹配的现象。以存款为主导的银行负债中,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负债平均占比不足4%,但在以贷款为主导的银行资产中,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平均占比超过50%。两者在面临利率风险时不同的价值变动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而且我们可以从上述数据中估计得出目前上市大型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最大,国有四大银行风险居中,中小型银行利率风险较小,但依旧有很大的久期缺口。
在日常经营中,银行会对自身的资产负债期限进行主动的管理,并减少期限错配可能带来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状态,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宏观原因。
(1)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不能自主定价,缺少主动负债工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本来是要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双重管理,使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合理地协调。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只能立足于资产管理,而存款利率受人民银行管制,只能被动地接受客户的存款,银行没有自主定价权,缺少主动负债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不能根据银行自身需要,通过对不同客户、不同期限,不同产品的负债进行差别定价,主动调节负债结构比例。
(2)近年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资本市场持续升温所导致的存款活期化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持续升温,加之存款的实际负利率,使得更多的居民倾向于选择流动性较强的活期存款,以方便在合适的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同样由于资本市场情绪的升温,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款也有大幅增长的趋势。此外,随着国内CPI持续走高,居民的流动性需求相应增加,使得商业银行存款活期化的程度更加明显。虽然2013年以来,随着CPI增速的放缓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冷却,存款活期化趋势有所放慢,但银行业的负债结构尚未有根本性改善。
(3)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间接导致的贷款中长期化趋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的金融脱媒现象逐渐显现,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渠道狭窄,限制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企业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发展生产,出于经营的考虑,倾向于使用期限相对较长的贷款,以缓解当前的还款压力。而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后移,商业银行还可以借此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当期收益,银行也乐于发放中长期贷款。两种因素叠加,加重了商业银行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过去我国商业银行在非市场化利率的条件下经营,利率市场化之后原先的模式被打破,商业银行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利率风险的增大,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也会逐渐成为决定银行盈利状况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利率管制下,银行利差较大,利差收入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银行间的竞争通常会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以吸引储户)和贷款利率的下降(以吸引企业),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利差和银行利润造成挤压。中国目前存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近年来银行为募集资金,大量发行理财产品,而且期限越来越短,利率越来越高,这实际上可以视做存款利率的变相上升。除此之外,每当央行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多数商业银行都会对存款利率进行上浮,以防止存款流失。在此情况下,为缓解利差缩小所带来的盈利压力,银行不得不寻求提高资产的回报率和降低负债成本的方法。提高资产回报率的通常做法是投资于年期长的资产,而降低负债成本的最快捷途径是从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短期资金。这样一来就又加剧了银行本已存在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
首先,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会导致重新定价风险和收益率曲线风险,因为利率的波动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产生不同幅度的变动。若大量短期负债被用作长期资产的来源,这时一旦利率上升,资产贬值会远大于负债贬值,损失将不可避免,甚至还会给银行的流动性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比如2014年一再出现的“钱荒”,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造成的。所以商业银行必须设法提高管理能力,化解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
其次,利率风险还可能表现为基差/基准(basis)风险。即便市场主体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完全匹配,只要资产负债的基准利率不同且两种基准利率的变化不同步,利率风险就依然存在。比如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融资然后将资金用于项目贷款,同业拆借市场的基准利率是SHIBOR,而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则是央行存贷款利率,两个市场基准利率不同且变化不同步,这时即使融资期限与项目期限相同,银行仍会面临因利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
此外,还可能会存在期权风险。我国现有的利率政策通常允许客户随意决定是否提前偿还贷款和支取存款。如果利率上升,存款客户可提前支取存款,然后以更高的利率再存入;而在利率下降的情况下,贷款客户则可以提前还清高利率贷款,然后再以低利率另贷新款。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更加频繁且波动幅度更大,期权风险会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利率放开导致的竞争加剧使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存贷款利率的限制放开后,商业银行运用利率工具竞争将成为常态,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将缩小。一方面,资金来源可能向金融市场分流,存款利率刚性较大,很难向下调整,资金成本会上升;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发展又促使企业更多地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削弱了银行贷款的议价能力,加上目前对于大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而大企业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较高,因此,贷款利率的总体水平上升幅度有限,存贷款利差可能会收窄。
(2)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频繁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骤然增加。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流动性管理更加困难。在管制利率体制下,各商业银行都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利率风险并不明显,商业银行基本不用考虑利率风险问题。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提高,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逐步增加。
(3)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潜在的信用风险逐步增加。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商业银行如果片面追求短期收益,过于强调通过提高利率来弥补风险损失,结果是刺激冒险者的贷款需求,同时挤出正常利率水平下的合格贷款需求者,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低风险项目的借款人会退出借款者的队伍,信贷市场的平均风险提高。高利率的结果是高风险项目驱逐低风险项目,产生逆向选择。同时贷款人的道德风险加大,将资金更多地投向高风险项目以博得高收益,使信贷市场贷款项目质量的整体水平下降,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提高,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进一步增加。
(4)利率管制的放开可能会对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小金融机构在网络技术、机构网点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劣势,中间业务较少,业务范围较窄,定价能力和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较弱,存贷款利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存贷款利率管制实际上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保护,避免与大的金融机构开展直接的价格竞争。放开利率管制后,中小金融机构既要面对其他金融机构激烈的竞争,还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后产生的存贷款利率结构不匹配、逆向选择等风险,可能会产生经营成本上升、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在利率自由化初期都发生了小存款机构的大量倒闭现象,印尼也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发生了银行支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