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国际版淘宝”的推出
淘宝网的建成已经给阿里巴巴提供了跨境零售平台的搭建模板,这样一来,就只需将中文版的淘宝变成外文版的淘宝,将国内支付宝变成国际支付宝即可。外文淘宝网站加国际支付宝拼合成“国际版淘宝”。
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阿里巴巴在2009年9月9日推出了速卖通,但当时只是试运营,其间仅限于帮助中国中小企业接触终端批发零售商,也就是商家对商家、商家对消费者的混合模式(即B2B、B2C),这时的速卖通要求:入驻的供应商交纳19800元年费,平台不对供应商以外的卖家开放。试运营期间阿里巴巴还邀请了一些外国买家参与其中,测试速卖通的运营状况。试运营期间的速卖通还只是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的一个子频道,并没有完全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脱离出来,买家入口的网址是wholesale.alibaba.com(见图1-4),卖家入口的网址为seller.alibaba.com(这两个网站现今仍然存在,但现今已不是速卖通)。
图1-4 速卖通试运营期间的卖家页面标识
试运营期间的速卖通本质上是一个国内供应商对国外采购商的小型批发平台(见图1-5),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版淘宝”,卖家主要是由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转移过来的,还有一部分卖家来自淘宝;而买家主要是来源于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批发商。阿里巴巴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寻求一种过渡方式,也就是借助自己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获得的卖家与买家资源来开发国内零售商对国外消费者的商务模式。所以试运营期间的速卖通,是正式版速卖通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之间的过渡桥梁。阿里巴巴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明智的,要想一项新事物被人们广泛且快速地接受,必须嵌入到人们已熟知的旧事物中。
图1-5 速卖通试运营期间的运营模
阿里巴巴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国际版的淘宝”,所以它不会在一个批发类型的速卖通平台上停留很长时间,经过短暂的试运营,阿里巴巴积极投入到正式版速卖通的推出。要想推出淘宝模式的速卖通,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脱离出来是必需的,因此阿里巴巴集团在2009年底为小订单在线批发平台的“全球速卖通”开设了独立域名。域名定为AliExpress.com(见图1-6),这个英文域名充分考虑了外国人的用词习惯,Express在英文中的意义为速递,这切合外国人对快捷购物的追求,而且在国外已有一个知名的购物网站express.com,阿里巴巴在Express前添加自己的拼音名称Ali构成AliExpress,这种命名方式切合了国际主流文化的特征,同时做到了本土化和国际化,对速卖通打入国际市场十分有利。为了吸引更多的卖家入驻,阿里巴巴取消了1.98万元的会员门槛收费,实行免费注册,2010年1月1日启动引进卖家活动。
图1-6 正式版速卖通的外文名称
打造“国际版淘宝”意味着国外批发商的利润将会被切掉,国外的供应商会受到中国产品的冲击,国外电商的市场将会被挤占,而国外的消费者将会大大受益,所以阿里巴巴在推出速卖通的过程中必定会遭受对手的打击,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4月16日至17日“全球速卖通”位于杭州和美国的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不过阿里巴巴对外宣布服务器中的客户资料没有受到损失与外泄。这场攻击实际上是国外的对手企图扼杀速卖通,可见速卖通对外国敌手的冲击是巨大的,不然他们也不会采取这种行动。尽管速卖通的推出遭遇重重阻碍,但阿里巴巴还是宣布2010年5月5日速卖通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