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投资的天赋
在日常的用语中,有“某某人天生就是干什么的材料”的说法。比如,马拉多纳天生就是踢足球的料,这其实就是说马拉多纳具有踢足球的天赋。
同一个师傅,在同一时间,同一个课堂,使用同样的“秘籍”,教了若干个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学生,但这些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就不同。这就是天赋之间的差别。
对于证券投资来说,投资者是否具有投资的天赋,就是说投资者是否是“干投资的这块料”。投资天赋是指个人的性格或禀性是否适合进行证券投资,包括对市场的感觉、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市场现象的反应能力和临场处置的决断能力。
(一)天赋主要是一种感觉和领悟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正确的感觉和认知。这种感觉没有特定的指向,体现在各个方面,但所做出的决策总能带来有利的结果。
从技术分析中的观点看,具有投资的天赋,就是在“多项选择的游戏”中,总是能够选择出成功概率较高的选项。或者说,天赋是一种得到“大概率”的感觉。技术分析中的概率,实际上是模糊的,是一个范围,不可能像数学那样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来。因此,必须依赖主观上的一些判断,而主观判断的“主体”就是自我的感觉,是根据多年经验的自我感知。
在麻将游戏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某个“老麻将”摸到某张麻将牌后,感觉它成为炮牌的可能性大,不敢打出。如果细问有这样感觉的原因,一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感觉,是由于长期在麻将游戏中“混”,而产生的一种对“炮牌”的特殊感觉。
在投资中也是这样,在众多的、各方面指标都不错而不相上下的股票中,有些人总能选中上涨幅度较大的一个。这也是感觉,是对市场的感觉。
根据感觉做出的判断,一般都说不出原因,即使说出原因,也很勉强,而且别人也学不会,不能复制其感觉。这是因为,能够说出原因的判断,就不属于天赋,而属于后面将要讨论的另一个因素——技术。
(二)投资天赋包括对证券投资的喜爱和兴趣
对一般人来说,听到枪炮声和面对流血死亡的反应是害怕和发慌,而一名出色将军的反应则是兴奋。对他来说,子弹横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他们最适合的环境,没有仗打的日子反而是难受的。证券市场如同战场,价格大起大落如同战场上的爆炸声四起。见到大起大落的行情,如果是害怕而不是兴奋,就不是具有天赋的投资者。
投资天赋还包括对所从事的投资对象的喜爱和兴趣,愿意抛弃其他欲望而专心于所喜爱的投资对象。正是因为有这种兴趣,才能有对投资对象进行琢磨的欲望和动力,才能更多地、更容易地获得感觉和领悟。
(三)投资天赋包含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实际投资中,承受损失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面对有点风险的投资,是否敢于把全部资金都押上,这就涉及心理承受能力。再比如,投资过程不可能永远正确,总有面临不利状态的时候,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崩溃而挺不过去。有时,“成功存在于再坚持一刻的努力之中”,毛泽东这句话是值得牢记的。
对于损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过兵、打过仗的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面临过死亡威胁而最终脱险的投资者,更可能具有这样的能力。
关于对损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主要原因是这个能力与另一个因素——技术——有关,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如果之前经常成功,胆子自然就大,就更容易具有承受能力。反之,如果之前失败的时候多,就不容易具有这个能力。
(四)具有投资天赋的一定是少数人
天赋的特点之一是少数人才拥有,这是显然的,如果多数人拥有了,就不能称其为天赋了。每个进入市场的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但无情的现实告诉我们,能够如愿的只能是其中的少数。
足球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参加这项运动的职业球员有无数,而其中成为球星的运动员只是其中的少数,能称得上球王的明星更是只有贝利和马拉多纳两个人。
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中的参与者更是无数,而我们知道名字的“投资明星”则只有少数几个,即使包括那些“不愿出名”而不知道其名字的,也肯定是极少数人。
对于“少数”的量化,也就是所谓的比例,笔者提供一个参考数字,即,具有投资天赋的投资者小于5%。当然,对于这个比例,涉及对“取得成功”的界定。就像足球中,如果按照球王的标准,则足球球星只有贝利和马拉多纳两个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五)具有投资天赋的人不一定很聪明,更不是专家教授
什么样的人更可能具有投资的天赋呢?对这个问题当然有不同的答案,下面是两个容易想到的答案。
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最聪明的人,然而,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虽然我们可以把多数的投资成功者称为聪明人,但智商高并不等于有天赋。具有投资天赋的人,只是在投资这个领域具有特殊的才能,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其他方面则有可能被认为是“低能的”。
另一个容易想到的答案是投资方面的专家教授,这个答案仍然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投资方面的专家教授,更可能不具有投资的天赋,或者说,专家教授的头衔对于成为具有投资天赋的人所产生的作用是负面的,而不是正面的。这个结论听起来好像不大容易理解,但根据笔者的观察总结,这的确是事实。究其原因,至少有下面三个。
第一,专家教授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技术上,而不是天赋上。之所以能成为专家,所依据的是对市场所作的研究和分析。专家们的研究,在全面性和深度性方面肯定具有优势,其结果更值得信赖。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不属于天赋,而属于技术的范畴。
第二,学术论文的研究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在大学中,要成为教授,必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为了所谓的学术严谨,或者说,为了所写的论文能够发表,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需要对所研究的客观实际进行一些假设,甚至是大量的假设。
“假设”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法就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研究脱离实际,研究的结果不能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别的论文暂且不说,就说最高等级的得了诺贝尔奖的几个定价公式吧,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哪一个是按照定价公式所“规定”的道路运行的?如果按照定价公式的结果指导投资,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依靠在刊物上发表论文而成为专家教授的人,对投资来说,更像是军事上的“纸上谈兵”。他们更可能成为好的学者,而不是成功的实战者。
第三,专家教授不相信自己是错误的,有错不认输。天赋还包括临场处置、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一点正是专家教授的“弱点”。由于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专家教授们对自己有一种特别的信赖,他们更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市场。
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情况是复杂的,引起价格上升下降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价格不可能按照学术论文所研究的结果运行。如果市场的波动没有符合专家教授的预期,他们会认为是市场错了,而不是自己错了,价格会很快转向回来。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出现错误,不知道认输,会一直持有错误的头寸而深深地套牢。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不是对专家教授有偏见。比起普通的投资者,专家教授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还是有的。因此,专家教授的言论还是要看、要听,但目的是为了学习,提高技术。技术是另一个影响成功的因素。另外,有些专家教授的头衔可能是凭借市场中的实战结果而获得的,对这样的专家教授,则需要另眼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