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PDCA戴明循环理论和全面管理原理
一、PDCA戴明循环理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程序均采用了PDCA戴明循环理论。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r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改进成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循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1.DCA循环
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纠正,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因此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2.PDCA循环的特点
PDCA戴明循环的特点可归纳为:
(1)各级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1-1所示。在PDCA循环中,一般来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可以说P→D→C→A为一动态管理过程,每一阶段均由局部的P→D→C→A动态循环所控制。
图1-1 PDCA循环
(2)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地运转,而是像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图1-2所示。PDCA是一个不断提升和不断完善,永远向前,与时俱进的发展,即原水平→新水平→高水平→更高水平,不断提升、不断改进……
图1-2 PDCA循环上升示意图
(3)形成了一个“目标→实施→绩效→评审”的循环。PDCA循环是一个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化。
(4)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3.PDCA循环的作用和八个步骤
(1)PDCA循环的作用。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① PDCA循环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
②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③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定成标准、形成制度。
(2)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①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问题的意识、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分析问题的条件。
②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后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③ 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 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 W1 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⑤ 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
⑥ 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 IBM前CEO郭士纳的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语道破。
⑦ 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企业治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会下滑。
⑧ 处理遗留问题。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问题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二、过程方法
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基本方法。在现代安全管理中,通过引入过程方法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1.“过程”的概念
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标准3.4.1条款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如图1-3所示。该条款的注1指出,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注2指出,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注3指出,对形成的产品(3.4.2)是否合格(3.6.1)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图1-3 过程示意图
过程包括输入、输出和活动三个要素。过程的活动,可能是通过多个步骤来完成的,这些步骤可称为子过程,其中,一个过程的输出,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单元和要求的基础。产品质量是通过过程形成的,产品是通过过程实现的。所以,应重视过程和对过程的管理。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标准2.4条款中“过程”的定义为: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对过程的控制就是控制过程的输入、转换和输出,以及过程所需要的资源。如图1-4所示。
图1-4 典型的过程模型
2.控制过程的输入、转换和输出
过程的输入就是过程操作的依据和要求,包括通过过程策划所确定的过程目标,如产品的质量目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指标。过程的输入还包括对本过程其他相关的要求和对过程控制提供的相关依据,如过程操作中需执行的工艺文件、岗位操作法、设备操作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等作业文件。
过程的转换则应使用通过策划所配备的资源,实施本过程需开展的活动。这种转换活动主要是按照策划的结果实施,如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按操作要求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实施控制,包括按环境管理方案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对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实施控制,进而实现确定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过程的输出则是过程实施的结果。依据上述“过程”术语定义“注2”的要求,过程的输出应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达到增殖的目的。ISO/TC 176/SC2/N544R2提出,所有过程都应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对过程的设计应确保所有过程都带来增值,并与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这就足以说明,如果组织已识别的过程都能达到增值的目的,否则会影响管理体系的整体效果。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增值,应体现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已得到控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预防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指标。
3.过程方法
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标准2.4条款将“过程方法”定义为: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本标准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图1-5为过程化管理的基本结构。
图1-5 过程化管理模型
三、全面管理原理
全面管理原理是从全面质量管理发展而来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全面管理原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实施。
1.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在社会全面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或者简单解释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①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②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③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④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其主要缺点是:宣传、培训、管理成本较高。
2.全面管理原理
全面管理原理是指对安全生产涉及的各个环节、过程、人员、财物等均进行控制与管理,概括起来,可表述为三个大的方面:①全员参与管理;②全过程管理;③全方位管理。
在全面管理原理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强调人-机-环境因素的综合管理。
(2)动态性原则:建立空间-时间相联系的动态管理体系。
(3)效果性原则:强调闭环的管理,要讲求最终的效果和业绩。
(4)阶梯性原则: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建立持续发展的机制。
(5)闭环原则:要求安全管理要讲求目的性和效果性,要有评价。
(6)分层原则:管理目标结合实际,针对条件和可行性确定,不能不切实际地贪高,也不能无所追求。
(7)分级原则:管理和控制要有主次,要讲求抓住重点、单项解决。
(8)等同原则:从人的角度还是物的角度必须是管理因素的功能高于被管理因素的功能。
(9)反馈原则:对于计划或系统的输入要有自检、评价、修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