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
|释名| 也称蛮姜,子名红豆蔻。[时珍说]陶隐居说此姜最开始出产于高良郡,因此得名。
|集解| [弘景说]产于高良郡。二月、三月采根。形气与杜若很像,叶像山姜。[颂说]岭南和贵州、四川一带也有。春天长出茎叶,有姜苗大,高一二尺。[珣说]红豆蔻开穗状花,嫩叶卷住花,颜色淡红色。嫩的放入盐,一朵一朵不散落,用朱槿花染成深红色。醒酒很好,能解酒毒。[时珍说]按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始发,初开花,抽发出一干,外面包裹着大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拆开箨便可以看见花。一穗有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每蕊有两瓣心,人将它比作连理。它的子也很像草豆蔻。
|修治| [时珍说]高良姜、红豆蔻,都适宜炒过后再入药。也有将姜同吴茱萸、东壁土炒过后入药用的。
|气味| 味辛,性大温,无毒。
|主治| 治积冷气,止呕吐反胃,帮助消化,能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润皮肤,解酒毒。
|附方| 1.霍乱吐泻。炙高良姜,令焦香,取五两,加入一升酒中,煮三四沸,一次服完。2.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高良姜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间找不到高良姜,可以用母姜一两代替,清水煎服,疗效较差,但还是有效果。3.心脾冷痛(胃痛)。将四两高良姜切片,分成四份:一两以陈廪米半合炒黄,去米;一两以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一两以巴豆三十四个炒黄,去豆;一两以斑蝥三十四个炒黄,去蝥。另取吴茱萸一两,酒浸一夜后,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成粉末,以浸吴茱萸的酒调药做成如梧子大的丸子。每次空腹用姜汤送服五十丸。4.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宽胸下气。将高良姜、干姜等分,炮过研细,加面糊做成如梧子大的丸子。每次饭后用橘皮汤送服十五丸,妊妇忌服。5.双目突然红痛。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使打喷嚏,红痛即消。6.风牙痛肿。将高良姜二寸,焙过的全蝎一枚,共研成粉末,擦痛处,吐出涎水,用盐汤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