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2019年新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柴胡

|释名| 也称地熏、芸蒿、山菜、茹草。

|集解| [别录说]柴胡,叶名芸蒿,辛香可食。生于弘农川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后用。[弘景说]《博物志》说,芸蒿叶似邪蒿,春秋发白芽,长四五寸,香美可食。[说]柴胡出自平州平县,即现在的银州银县。在西畔生长的地方,多有白鹤、绿鹤在此飞翔,这是因为柴胡的香气直上云间的缘故。如果过往的闻到香气,都会神清气爽。[时珍说]银州,即现在的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址。所出产的柴胡长一尺多,微微发白且柔软,入药非常好。其中似邪蒿的柴胡可以食用。

〔修治〕[说]凡采得银州柴胡,去须及头,用银刀削去赤薄皮少许,再用粗布拭净,锉用。勿令犯火,不然就没效果了。〔气味〕味苦,性平,无毒。〔主治〕治腹部胃肠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可以轻身明目益精,除伤寒、胃中烦热,各种痰热结实,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治虚劳发热,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可以下气消食,宣畅气血。内外热不解,单独煮服疗效较好。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髓,治健忘,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晚潮热,寒热往来,胆热。妇人胎前产后各种热,腹部包块,胸胁痛。治阳气下陷,平肝胆热气,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鸣耳聋,各种疟疾及痞块寒热,妇人热入血室(妇女在经期或产后,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月经不调,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发明〕[之才说]柴胡,得桔梗、大黄、石膏、麻子仁、甘草、桂。加水一斗,煮取四升,再加入硝石三方寸匕,可以疗伤寒,寒热头痛,心下烦满。

|附方|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三钱,煎服。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将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成粉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如绿豆大的丸子。每次用桃仁、乌梅汤送服一丸,一天两次。3.虚劳发热。柴胡、人参等分,每次加姜枣同水煎服三钱。4.湿热黄疸。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5.眼睛昏暗。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成粉末,用人乳调匀,敷于眼上。6.积热下痢。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腹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