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释名| 也称玉豉、酸赭。[弘景说]它的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因此得名。
|集解| [别录说]地榆在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来用。[颂说]平原到处都有生长。老根在三月里长苗,独茎直上,高三四尺。三月叶子对分长出,似榆叶但稍狭窄、细长一些,像锯齿状,颜色为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弘景说]可用来酿酒。山野人在缺乏茶叶时,便采它的叶泡水喝,极为香美可口,叶还可以做料。把它的根烧成灰,能够烂石,因此里古人在煮石方里经常使用它。
根〔气味〕味苦,性微寒,无毒。〔主治〕治妇人乳产,痓痛七伤(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带下,止痛,止汗,除恶肉,疗刀伤。止脓血,诸瘘、恶疮、热疮(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跌打骨折,可作金疮膏,消酒,除渴,明目。止冷热痢、疳痢(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有良效。止吐血、鼻出血、大肠久积风冷所致便血,月经不止,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产前产后各种血疾水泻。治胆虚气怯。地榆汁酿的酒,可治风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补脑。地榆捣成汁,可涂犬蛇虫咬伤。
|发明| [炳说]同樗皮一起可以治赤白痢(下痢黏冻脓血,赤白相杂)。[宗奭说]其性沉寒,入下焦。热血痢可用。如果是虚寒之人及水泻白痢,不要轻易使用。[时珍说]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说] 各种痛疮,加地榆;如果是痒疮,则加黄芩。
|附方| 1.吐血。地榆三两,加入一升米醋中,煮沸十多次,去掉渣滓,饭前热服一合。2.妇女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人极黄瘦。治方同上。3.血痢不止。将地榆晒干,研细。每次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4.赤白下痢。地榆一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去渣,熬成膏。每次空腹服三合。一天两次。5.大便便血,长期不愈。地榆、鼠尾草各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6.小儿疳痢(枯瘦喜睡,坐则闭目,饮食无味)。用地榆煮汁,熬如饴糖。服之有效。7.毒蛇螫人。用新地榆根捣汁饮下,并搽伤口。8.虎犬咬伤。用地榆煮汁饮下,再以地榆末敷伤口。单用白开水冲服地榆末也可以。9.小儿湿疮。将地榆煎成浓汁,一天洗疮两次。10.小儿面疮,红肿烧痛。地榆八两,加入一斗水中,煎成五升,温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