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焦虑及其深层原因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社会面临巨大转型,转型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是社会进步,个体的自由空间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是归属感的减弱,面临空前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焦虑。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或观念之类的意识形态,还应该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核心内容。换言之,文化不单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还是影响社会和个体的重要因素。宏观上看,文化的差异可能造成世界范围内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冲突,差异既存在于生产方式、制度间,也存在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中观上看,组织文化之间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变迁路径和结果,例如政府的治理方式和企业的发展方式;微观而言,个人的心理矛盾、焦虑,与文化上的不适应息息相关,这种不适应可能来自传统文化的式微,也可能受外来文化冲击,还有可能是文化自身的发展不协调。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现状可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来形容,文化庸俗化现象严重,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形成了冲击。也有学者认为“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乱象,正在混淆社会大众的视听,引起文化的审美伦理与价值取向的混乱,为道德迷失推波助澜。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本逻辑:文化沦为消费的对象;人文学者生存空间艰难,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态度和方式。目前社会上的文化焦虑现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西方文化的“爱恨交织”;二是“虚热”的传统文化被过高地赋予了治国安邦的重任;三是文化实践中意识形态思维和市场化思维的相互“纠缠”。
文化焦虑折射的是文化认同危机。缺乏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文化自觉性无从谈起,遑论文化自信。造成文化焦虑有多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其一,简单将文化等同于所谓的“国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同于整个中国文化,忽略了当代文化,其危险在于非但不利于文化传承,还会陷入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误区,也容易缺乏世界眼光和世界意识。事实上,当今世界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靠传统文化,而是当代精神。我们的不自信恰恰正是对自我当代文化的不自信,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掘整理不够,对当代中国崛起的文化精神发掘整理不够。其二,是西方流行文化、波普文化、大众文化、影视传媒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大行其道,使真正的中国文化陷入了混乱与失语状态,形成这种文化混乱的深层原因又在于一是长期以来的文化失败主义和虚无主义情绪,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即所谓中国的思想文化注定是失败的文化,根本无法和西方相比,先秦比不过古希腊,现代比不过文艺复兴,当代比不过后现代主义。
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文化焦虑是“文化堕距”的产物,即社会变迁过程中,不同文化由于发展速度不同而导致各种失调,进而引发焦虑。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然而非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均得到极大提升,而制度和观念相对来说却是滞后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符的制度、违背市场原则的组织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陈旧的个人观念都会导致失调,在环境、认知、行为的不协调中,文化焦虑加剧。
非物质文化内部同样存在着变迁速度不同的问题。大众文化成为发展最快的一部分,得益于西方流行文化的涌入,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得大众文化为社会接受。然而如波兹曼所言,这个时代可能沦为“没有历史的时代”,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可能使这个时代变成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年代,人们只关注当前的信息和现时的享受,怠于回溯过去和展望将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高雅的艺术、文学等都无法博取大众的“注意力”。而集体归属感往往来自这些文化,而不是大众文化。集体归属感的淡化,个体将无法置身于“共同体”之中,从而产生焦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