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化自信的建构策略
无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也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滋养;由现实看来,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并非抽象概念,文化之下,是艺术、道德等表现形式,文化自信的形成,依赖于各种文化形式的传承与贡献。不论是浅层次的对民族文化的宣扬,还是深层次的,国民内心对文化的认可与弘扬,都不是民族文化性质决定的,国民素质也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都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逐步培养起来。
同时,中国需要面对世界,“发现”并“重释”东方,读解自身的文化之谜,重建文化自信,形成良性互动式的文化输出。中国并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机制,目前的对外传播重官方轻民间、重政府轻市场、缺乏内在协调性,在传播模式上基本“以我为主”,对网络媒体这一传播手段利用不足,传播的内容过于单一。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对外交流中让世界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使得国人对自身文化有信心。因此需要学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形成自身的话语体系。
文化自信建构的基本逻辑是,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文化交流是增进文化自信的条件,文化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文化认知包含对传统文化的合理认知,对当代文化的正确判断以及对文化未来的把握;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也有利于消除狭隘的文化心理,文化话语权的掌握则是增进文化自信的关键;文化发展需要发挥人民的创造力,进而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文化自信的确立,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主要指某种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力、文化抗压力、文化的反思性。文化的包容性涉及多种文化的兼容性、文化的稳定性和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一直都为世人称道,因此为文化自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化的抗压力可以转化为文化的生存能力和适应力,中华文化的适应力很强,这从华人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生存就可以得到证明,这与这种文化内涵中的一种灵活机制有关,即该同化就同化,该顺应就顺应。反思性是指拥有某种文化的人们善于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经常性的反省和自我检查,特别是不回避某些不足或弱点,勇于大胆通过创新而使自己的文化不断与时俱进。文化的反思性是理性的表现,具有反思性的文化不会故步自封、孤芳自赏,也不会自惭形秽,而是对文化的长处和缺陷有清晰的认识。
全球化带来的是多元文化并存并产生交流和冲突的现状,如何在此背景下培养文化自信。首先应该正视信仰危机,对当前的信仰问题理性判断,并进行文化自省,才能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其次是强化主流价值;再次是打造兼容机制,既包含文化的包容性,也包含国民包容的心理结构;还需要整合传统文化,坚持批判继承,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最后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理性吸收,针对性批判。
文化建设的加强,文化自信的推进,绝不是单一力量能促成的。多主体的协作,蕴含的是一对核心关系,国家与社会。但国家与社会并非二元对立,而是有机耦合,相互作用的。
国家既包含政府、事业单位等有形主体,也包括法律、政策等无形元素。文化自信的根基在于文化建设,政府应在宏观上把握推进文化自信的方向,通过制度、政策、财政等手段支持文化的建设。各级文化部门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既要重视文化创新,倡导多样化发展的现代文化,也要注重继承传统文化,避免现代文化成为“无根之水”。高校涉及推进文化自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理论的建构,二是人才的培养。理论既是经验的抽象概括,也是实践的有力指导,高校是文化理论重要的生产地,但应加强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此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影响文化建设人才的质量。
社会这一概念下蕴含的是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等主体。社会组织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政府外包服务的承担者,可以帮助落实政府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是市场的自由主体,能够通过自发形式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企业能够将文化资源推向市场实现增值,在这一过程中无形地传播文化,例如影视剧、综艺节目的推出,使得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被社会认识并接受。
如果中国梦是由无数普通人的梦汇聚起来的,那么中国的文化自信也离不开每个个体心中对文化的认同。个体文化自信的培养,首先面临的是认知不协调状态:社会个体在内心认同中华文化,但在行为上却偏向于西方式,最典型的表现的就是近几年“洋节日”的流行和中国传统节日的没落。要改变这一状态,最直接的便是补充新的知识,即加强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了解文化表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同时营造新的文化环境,而这有赖于政府、企业等主体的有机配合。
“中国发展的第一目标首先是世界化,即表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发展的第二目标是中国化,即成为自己;成为自己并非复兴历史,而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寻找到中国的身份和认同。”文化自信既是中国身份和认同的表现,也是“成为”自己的基础,因此文化自信的提出是适时而重要的。
(许正林 陈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