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夫教你捏筋拍打一身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捏筋法的基本手法

捏筋法的手法很多,故有“若尽其所传,不下千余式”之称。我们将其比较常用的基本手法,归纳为26种。为了便于记忆,使初学者便于背诵和掌握,故将26种基本手法编成歌诀:

捏抠拨乱划,搓压引折掐,

摇摆抖滚抓,挤扳挟推拨,

点揉拿颤法,提打效更佳,

诸法若配位,千式皆由它。

这26种基本手法,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又可相互配合而演化出许多种手法。现对各项基本手法介绍如下:

1 捏法

术者以一手(或双手)拇指的指腹,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在患处筋腱、肌肉上一紧一松地捏,并且边捏边向末捎移动。以一手捏时称“单手捏法”;以双手同时一紧一松交替捏时称“双手捏法”。

捏法多用于四肢及颈背部,故有上肢捏法、下肢根法、颈部捏法、背部捏法等。一般单独使用捏法的机会很少,多与揉法配合,成为“捏揉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

1 颈部捏法:

术者用捏法,捏颈项、颈椎两侧的肌肉韧带,重点是捏颈后上、中、下三脉处,多用于治疗颈椎病、颈部扭伤、落枕等病。

2 背部捏法:

术者用双手捏法,捏腰背脊柱两侧的肌肉筋腱,促使肌肉放松,使足太阳膀胱经经脉经筋畅通,气血得以运行,主治腰背部酸痛、腰背肌劳损以及腰背肌粘连等。

3 上肢捏法:

术者用捏法,捏上肢的筋腱、肌肉,在上肢的脉位处要重点捏,促使上肢经络畅通,肌肉放松,主治颈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4 下肢捏法:

术者用捏法,捏下肢的筋腱肌肉,在其临近的脉位上要重捏,主治腰腿痛和下肢各种疾患。

5 捏揉法:

术者使用捏法,在捏紧的同时,手指进行旋转揉按,称为“捏揉法”。由于捏揉同时进行,患者有一种舒适感,而且疗效也较好,故临床比较常用。如上肢捏揉法,下肢捏揉法。

2 揉法

术者以手指、手掌或肘尖,在患者的脉位上,进行向左或向右的旋转揉按,称为“揉法”。揉法的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全身各部,具有疏通经络,调理筋脉,理气活血,消肿散瘀而止痛的作用。揉法的种类也比较繁多,用手指揉时,称为指揉法。如有拇指揉法、中指揉法、四指揉法、跪指揉法。用手掌揉时称为掌揉法。如有“贴掌揉法”“平掌揉法”“合掌揉法”。

揉法也往往与其他手法结合应用,因此就使揉法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也使揉法的种类更加繁多。有捏揉法、点揉法、抠揉法,拿揉法、抓揉法、压揉法等。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这些结合的手法,均列到捏、点、抠、拿、抓、压等项里去介绍,这里只对指揉法和掌揉法做重点介绍。

1 拇指揉法:

术者以拇指按于脉位上,进行向左或向右的旋转揉按。促使硬结消散,经络畅通,气血得以运行。主要适用于头、面、颈、项部及四肢的脉位上,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此法对解除粘连结节及痉挛结节有独特疗效,但单独使用很少,多与捏法及点法配合使用。

2 中指揉法:

术者用中指,在脉位上进行揉按,其他均同于拇指揉法。

3 四指揉法:

术者以4个手指并拢,按于患处,进行环形揉按。用于对整条经络或筋腱进行揉按,使其作用面加大,适用于腰背部。对治疗胃脘痛、心慌、心悸、胸闷等病有显著的效果,使患者有一种舒适感、发热感。

4 跪指揉法:

术者以4个手指屈曲呈半握拳状,便4个指头的中节接触患部(其状如跪,故名跪指揉法)进行环形揉按,或往返横推,以增加作用强度。作用同于四指揉法,但比四指揉法的接触面积大,而且又便于加大用力,可用于腰背部疾患、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痿证等。

5 贴掌揉法:

术者以一手掌贴于患肢的内侧,另一手掌的虎口贴于患肢的外侧,相对地进行由上而下的环形揉按,使患肢有舒适感,从而起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四肢。

6 平掌揉法:

术者以手掌平按于患部,做环形揉按,使患部有一种舒适感,能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用于四肢及腰背。

7 合掌揉法:

术者两手掌相对,平按于患肢的两侧,相互交错地进行环形的揉按,并逐渐向下移动,使整个患肢有一种酸胀感或舒适感,适用于四肢麻木、酸痛无力、痿证、痹证等。

8 掌根揉法:

术者以双手(或单手)将四指并拢并略向上翘起,以掌根部接触患部,进行环形揉动,边压边揉,边向下移动。起一种缓解痉挛而止痛的作用,并有舒适感,适用于腹背及下肢麻木、酸痛、瘫痪、痿证、风湿痹证等。

3 抠法

抠法,是术者以手指(拇指、中指或食指)反复抠取位于凹陷部位中的脉位,如抠前膀肾脉、抠血海根脉等。使患肢产生一种酸麻胀感。因为此手法比较重,有时可产生电击样感觉。用拇指抠时称为拇指抠法;用食指抠时称为食指抠法;以中指抠时称为中指抠法。抠法常与揉法相配合,称为“抠揉法”;与拨法配合时称为抠拨法。抠法多用于凹陷处,如锁骨窝、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处的脉位,对四肢麻木、酸痛、瘫痪、痿证、痹证均有较好的效果。

1 拇指抠法:

术者用拇指抠凹陷窝中的脉位,而其余四指仅起辅助作用。一般常用于抠肘尺脉、腕侧双脉和跟腱双脉,使其感觉如电击样麻胀,并向末梢传导。

2 食指抠法:

术者用食指抠凹陷中的脉位,其余四指为辅助,其他同拇指抠法,并且有时常与拇指抠法同时应用,除适用于上述脉位外,还可用于前膀肾脉或腕侧双脉等处。

3 中指抠法:

手法同上,只是术者使用中指,适用于比较深的脉位,如抠腋窝中的血海根脉,或锁骨窝中的前膀肾脉。

4 抠揉法:

抠法与揉法相配合,即抠住脉位后进行揉按,使之产生更大的感应,叫做“抠揉法”。如抠揉血海根脉、前膀肾脉。

5 抠拨法:

抠法与拨法相互配合,即抠住脉位处的筋腔后,进行如弹琴弦样的弹拨,此种手法刺激量最大,一般能产生电击样感觉放散到末梢,可运用于以上所提到的各脉位。

4 拿法

拿法,是术者以拇指的指腹为一侧,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呈钳形,将患处肌肉、肌腱拿起,形如拿物。按其拿的部位可分为上肢拿法、下肢拿法、肩部拿法。按其拿的方法又可分为辗转拿法、滑动拿法、压缩拿法。与揉法相配合,称为拿揉法,其作用可散风祛寒,流通经络,解痉止痛。

1 上肢拿法:

术者一手(或双手)将上肢肌肉拿起放松.再拿起再放松边拿边向末端移动。适用于上肢的损伤和疾患。

2 下肢拿法:

其手法同上肢拿法,只是用在下肢,主治下肢各种疾患。

3 颈部拿法:

术者用拿法,将颈椎两侧的筋腱肌肉拿起,边拿边放,并且逐渐由上向下移动,对颈后三脉处要重点进行拿起,主治颈椎病、颈部扭伤、落枕等病。

4 肩部拿法:

术者用手拿住肩部筋腱肌肉,特别对肩部有关脉位重点拿起,如同时拿起前、后膀肾脉,或拿肩头脉与肩贞脉,或肩贞脉与抬举脉等。主治肩周炎、上肢痉证、痹证及各种疾患。

5 背部拿法:

术者用拿法,将背部脊柱两旁的肌肉筋腱拿起,边拿边放,由上向下移动拿起。主治腰背部疼痛、腰背肌劳损等症。

6 辗转拿法:

术者用拿法,将肌肉筋腱拿起后进行摆动,称为辗转拿法,能使筋腱受到牵拉,而促使挛缩的筋腱得到舒展,移位的筋腱复位。

7 滑动拿法:

术者用拿法,将肌肉筋腱拿起后,以手指稍稍放松,使筋腱由手中滑出,以达到理筋活血,解除肌肉筋腱的粘连痉挛等现象。

8 压缩拿法:

术者用拿法,将肌肉筋腱拿起后,用力握紧,然后慢慢放松,主要用于活血散瘀,促进气血循环。

9 拿揉法:

持拿法与揉法相配合,即将肌肉、筋腱在拿起放松的同时进行揉按,称为“拿揉法”,可起到疏通经络,调理筋脉,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拿揉法比较常用,尤其适用于腰部、大腿部、上肢部。

5 点法

术者以手指尖或肘尖点在患部的一定脉位上,使之产生酸麻胀感,促使患处的结聚消散,气血通畅。用手指点时称为指点法,有拇指点法、中指点法。用肘尖点时称为肘点法。点法多与其他手法配合使用,如与揉法配合称为点揉法,与拨法配合称为点拨法,与压法配合称为点压法。


1 指点法:

术者用手指(拇指或中指)点于患部的脉位上,称为“指点法”。一般多用于头、面、颈、项、背部及四肢的脉位上。

2 肘点法:

术者用肘尖点于患部的脉位上,称为肘点法。一般多用于腰、骶、臀、髋、股部的脉位上。

3 点揉法:

术者在应用点法的同时,进行环形揉按,称为点揉法。此法能够加强点法的作用力,消肿止痛。

4 点拨法:

术者在应用点法的同时,对脉位处的筋脉.按其走行方向进行横向往返拨动,称为点拨法。此法具有舒筋理筋,疏通经络,解聚散结,活血止痛的作用。

5 点压法:

术者在应用点法的同时,用力向下压,以加大刺激量,肘点法常与压法配合。因腰、臀、股部的肌肉丰富,脉位较深,只有用“点压法”加大压力方可作用到脉位上。

6 拨法

拨法,即术者用手指按于患处脉位上,摸清筋脉,横于筋腱走行方向,进行往返弹拨,其状如弹拨琴弦。拨法是一种比较强烈的手法,能产生酸麻胀感,甚至产生触电样感觉。俗称弹筋拨络,又叫弹拨法。它能调理筋腰,疏通经络,缓解痉挛,消散结聚,促使移位的或变形的筋脉恢复正常。拨法也常与其他手法配合,见有关各项下。

7 刮法

刮法,即术者以拇指尖在患处的一定部位上顺着筋脉的走行方向进行刮动。此法更为强烈,感应和作用也都比拨法更强烈。多用于脉位处的筋脉结节等位置。

8 划法

划法,又称指划法,只适用于头部。让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头前,两臂半屈,5指微屈,两拇指尖按于颅顶脉处,做呈“—”状轻轻揉按划动,同时其余4指散开屈曲,以指尖触及额角及额部做椭圆状划动或颤点,使头部有一种舒适感。

9 搓法

搓法,即术者用手指或手掌按于患处脉位的皮肤上,进行往返摸擦搓动,便之充血、发红、发热。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气血循行,而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

搓法可分为拇指搓法、平掌搓法、立掌搓法、合掌搓法等。搓法与揉法相配合称搓揉法。一般多用于头面及四肢部。


1 拇指搓法:

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平按于患部脉位上,进行往返搓动,使局部有充血、发红、发热等现象。此手法多用于头面及四肢部的脉位上。

2 平掌搓法:

术者以手掌平按于患部的脉位上,用手掌及掌根往返搓动患部的皮肤。多用于胸、背、腰及四肢部。

3 立掌搓法:

术者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按于患处的一定部位上,进行往返搓动。常用于背部、脊柱面侧。

4 虎口搓法:

术者双手拇指张开,以虎口及食指拇侧按于患处进行往返搓动。多用于上肢部。

5 合掌搓法:

术者以两手掌相对,挟持于患肢两侧,进行由上而下的往返搓动。多用于四肢部。

6 搓揉法:

搓法与揉法相配合称为搓揉法,即在往返搓动的同时进行环形揉按,使肢体有一种舒适感。多用于痹症、痿证,肌肉萎缩、小儿麻痹等症的四肢部。

10 压法

压法,即术者以手掌或拳头按于患部的脉位上,用力向下按压。用力时要由轻逐渐加大压力,使患处有一种麻胀或发热的感觉。可分为单掌压法、双拳压法、双掌压法、驼鞍式压法等。

1 单掌压法:

术者以一手掌单独平压于患处脉位上。常用于腹部腰背部。

2 双掌压法:

术者用双手掌同时压于患部脉位上,或以一手掌压于脉位上,同时另一手掌压于掌背上,逐渐用力下压,多用于腰、背及大腿部。

3 双拳压法:

术者双手握拳、以四个手指近节压于患处,由上而下顺次按压,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适用于腰背部。

4 驼鞍式压法:

患者俯卧于鞍形软凳上(或在诊察床上再放上枕头垫起也可),术者一手单按于脊背的上部,另一只手掌按于尾骶部,逐渐用力下压,术时发酸麻胀感,术后轻松。多用于腰背脊柱的损伤和疾患。

11 滚法

滚法,即术者以手握拳,用手背部的指掌关节的突出部着力,作用在患部上,进行前后不停的滚动,用力要均匀。常用于肩部、腰背部和下肢部。用单拳滚动时,称为单拳滚法;用双拳滚动时称为双拳滚法。滚法也可以与其他手法配合,如与压法配合称为滚压法,与揉法配合称为滚揉法。


1 单拳滚法:

术者右手半握拳,以掌背的指掌关节突出部,接触患处进行往返滚动,并逐渐向下移动,适用于肩背及下肢部,尤其适用于脊柱的棘间韧带损伤。

2 双拳滚法:

术者双手半握拳,以拳背、手指及指掌关节突出部接触患处,进行反复滚动,并逐渐向下移动。适用于肩背部及脊柱两侧。

3 双拳滚压法:

术者双手握成实拳,以双拳的四指近节平按于脊柱两侧,用力向前滚推,同时用力下压,并逐渐由上向下,边滚压边移动。适用于舒展腰背部脊柱两侧的肌肉。

4 滚揉法:

术者以单拳滚法,同时进行环形揉按,并逐渐由上向下移动,称为滚揉法,多用于腰背部。

5 大鱼际滚揉法:

术者用双手掌的大鱼际,按于患处进行反复滚揉,并逐渐向下移动。多用于颈肩部,使局部有一种舒适感。

12 掐法

掐法,即术者以拇指尖与中指尖相对,掐住某一脉位(如内、外四指脉,腓内脉)不动,并逐渐加大用力。使该处有一种酸胀或麻木的感觉。

13 推法

推法,即术者用一手掌(或双手掌),拇指外展呈八字形分开,平按于患部或脉位处,然后用力向前推开,一般由患肢的上方推向下方。常用于腰背部及下肢部。常用推法有腰背顺推法、八字分推法和下肢推法。


1 腰背顺推法:

术者双手掌呈八字形分开,按于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而下顺推至骶部,并逐渐加大用力。适用于腰背部疾患。

2 八字分推法:

术者双手掌呈八字形分开,按于背部脊柱两侧呈八字形向两侧分推。主治腰背疾患。

3 下肢推法:

术者一手掌按于腰部,另一手掌呈八字形分开,按于大腿根部,向下推至踝关节附近。

14 扳法

扳法,是使脊柱关节在功能活动范围内,予以最大限度的被动扭转,起到松动关节、活动筋腱、舒展肌肉的作用。扳法分为侧扳法和斜扳法。


1 侧扳法:

患者取侧卧位,上腿屈曲,下腿伸直,一肘压于肩前部,另一肘压于臀后部,两肘向相反方向同时用力,一般可听到响声,然后以同样手法做对侧。主治腰腿疾患。

2 斜扳法:

斜扳法,可分为扳肩法与扳腿法两种。

a.扳肩法:

即让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一手扳住肩部,另一手抵于胸椎部、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扳转,并可触及响动,再以同样方法做对侧。主要适用于治疗胸椎部的扭挫伤等疾患。

b.扳腿法:

让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一手按住腰骶部,另一手搬起对侧的大腿,向相反方向用力扳动,一段可听到响声,然后再以同样手法做对侧。主治腰腿疾患。

15 抖法

抖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抖动整个患肢,即在患者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术者握住患者手腕或足踝部,用力牵拉,同时进行抖动,具有疏松关节,活动筋腱的作用,可分为上肢牵抖法和下肢牵抖法。

另一类是患肢不动,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对患肢的肌肉筋腱进行颤抖,其作用为舒展筋腱,调理气血,活血散淤,消肿止痛,可分为颤抖法和抓抖法。


1 上肢牵抖法:

术者双手握于患肢手掌,令患者放松肌肉,稍用力牵拉,然后进行上下抖动。主要是活动肩肘腕关节和肌肉筋腱。

2 下肢牵抖法:

令患者把住床沿,放松肌肉,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部,然后用力牵拉,进行上下抖动。主要是活动腰背及下肢关节和肌肉筋腱。

3 上肢颤抖法:

术者双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屈曲,用双手虎口贴近患肢两侧,进行上下交替的颤抖,并逐渐向腕部移动,使患肢有一种舒适感。可放松肌肉,调和气血。

4 上肢抓抖法:

术者双手五指分开,屈曲呈爪形手,虚抓患肢两侧的肌肉,进行上下交替颤抖,逐渐向下端移动,使患肢有一种舒适感,可放松肌肉,理气活血。主治上肢疾患。

5 下肢抓抖法:

让患者俯卧,伸直下肢,术者双手呈爪形手,虚抓于下肢两侧的肌肉,进行上下交替颤抖,使患肢有一种舒适感。

16 抓法

抓法,即术者双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屈曲,与掌根相对,抓住患肢两侧的肌肉,双手交替进行,边抓、边放、边向下移动。对于患肢的脉位处应稍加用力,使患肢有酸、麻感觉。多用于四肢部。

17 摇法

摇法,摇即是旋转,摇法多用于具有旋转活动功能的各关节,促使其恢复正常的旋转功能。按其部位分为颈部摇法、摇肩法、肩部抡措法、摇腕法、插指法、插趾法和腰骶滚摇法等。

1 颈部摇法:

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按住头顶进行左右划圈旋转,促使颈椎各关节及筋腱充分活动。主治颈椎病、落枕等。

2 摇肩法:

术者双手(或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握住腕部稍用力牵拉,并同时进行向内旋转和向外旋转活动。使肩关节及其筋腱充分活动。主治肩周炎及肩部扭伤等疾患。

3 肩部抡摇法:

术者与患者面向同—方向,术者立于患者患侧,用手勾住患肢腕部,反复做向前和向后大幅度的抡摇活动,使肩关节充分活动。主治肩周各病。

4 摇腕法:

术者一手握住腕部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掌进行向内和向外的旋转活动。主治腕关节各种损伤和疾患。

5 摇指(趾)法:

术者用一手握住患指(趾)的掌(或跖)部,另一手的拇指及食指握住患指(趾),进行左右旋转。可治疗指(趾)关节及指掌(跖趾)关节损伤。

6 摇髋法:

让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按于膝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患侧大腿呈屈曲状,进行划圈形旋转,使髋关节充分活动,促使其恢复正常的旋转活动功能。

7 摇踝法:

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关节部,另一手握住足前掌处,进行向左或向右旋转活动。可治疗踝关节扭伤等症。

8 腰骶滚摇法:

让患者仰卧,双腿屈曲,术者立于侧面,双手按住双膝和双踝部进行左右旋转,可使腰骶关节充分活动。治疗腰骶关节损伤等症。

18 摆法

让患者俯卧,术者右手掌及前臂的尺侧按于背部正中线上,以手腕为轴,手掌进行左右摆动,同时边摆边向下移动,使患者有一种舒适感。多用于背部的损伤和疾患。

19 挤法

挤法,又称合掌挤法,术者双手十指交叉,抱于某关节处进行挤压。常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等症。

20 挟法

挟法,是以患者的肢体进行挟持的一种方法,可分为上肢挟法和下肢侠法,可促使关节、筋腱放松。多用于治疗关节脱臼和其他损伤。

1 上肢挟法:

用枕头或拳头,挟于患侧腋窝,术者用另一手压按肘臂部,可逐渐加大用力。常用于肩关节脱位及损伤。

2 下肢挟法:

让患者取侧卧位,将枕头挟于挡中,使枕头串紧会阴部,术者一手按于髋部固定,另一手压于膝关节处,逐渐加大压力。适用于髋关节前脱位及扭挫伤等症。

21 引法

引法,又称引伸法,即术者牵拉着患肢,引导其伸展,能促使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恢复。多用于上肢肩周病等功能活动受限者。

1 前屈引伸法:

术者一手按于患侧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引导上肢屈肘摸头,再伸直下垂,如此反复活动。主要用于活动肩肘关节。

2 后背引伸法:

术者一手按于患侧肩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胸部,引导上肢往后背屈肘,手掌朝外,手背触背。

3 抬举引伸法:

术者一手按于患侧肩部,另一手握住用患肢腕部,引导上肢拾举过顶,屈时使前臂横于头顶上。主治肩部扭挫伤、肩周病等。

22 拔法

拔法,又称“拔伸法”,即用牵拉的力量将挛缩的关节筋腱拉开,多用于四肢部。可分为肩关节拔伸法、肘关节拔伸法、拔指(趾)法、上肢拔伸法和下肢拔伸法。


1 肩关节拔伸法:

术者用膝关节顶于患侧腋窝部,双手握住患肢腕部用力向下牵拉。可用于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扭挫伤、肩周病等。

2 肘关节拔伸法:

术者一手握住患肢上臂中段,另一手握住腕部,分别向两端用力牵拉。适用于肘关节脱位和肘部扭挫伤等。

3 腕关节拔伸法:

术者用双手大拇指按于患肢手背腕关节处,其余四指握入手掌内,此时双手已分别握住患手的大小鱼际,用力牵拉,同时进行掌屈和背屈活动。治疗腕关节脱位、扭伤挫伤等病。

4 拔指(趾)法:

术者用一手握住腕(或踝)部,另一手握呈“夹钳状”拳,用食指、中指钳住患指(趾),牵拉拔伸,稍用力牵拉,患指从“钳口”中滑脱时可发出清脆的响声。适用于指(趾)关节脱位及扭挫伤。

5 上肢拔伸法:

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腕部,先将其送于体侧,然后再快速用力向前方伸出。

6 下肢拔伸法:

令患者仰卧,术者双手握住患肢的小腿和踝部,先将下肢送回到屈曲位,再快速用力牵拉将下肢伸直。

23 折法

折法,又称曲折法,是对屈曲关节进行活动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肘、膝关节部,可分为折肘法和折膝法。


1 折肘法:

术者一手按于患肢肘关节略上方,另一手握住腕部,反复做屈伸活动。多用于肘关节损伤。

2 折膝法:

患者俯卧,术者一手按于腘窝略上方,另一手握住足背或踝部进行反复的屈伸活动。适用于膝关节损伤等病。

24 打法

打法,即术者用十指尖、虚拳或实拳,在患部进行有节奏的叩打或捶击,可促进气血循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可分为十指叩打法、虚拳拍打法和实拳捶打法。


1 十指叩打法:

术者双手十指微屈,呈爪形,以手指尖在患部进行交替叩打。用力要均匀,使患者有一种舒适感。多用于腰背及下肢。

2 虚拳拍打法:

术者双手握成虚拳,在患部进行交替拍打。用力要均匀,可发出有节奏的清脆的响声,使患者有轻松感觉,能促进气血循环。多用于肩背及腰骶部。

3 实拳捶打法:

术者双手握成实拳,用力捶打患部,双拳交替进行有节奏的捶打。常用于颈肩部、腰骶部与髌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