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当苏静请我为她的新书《中华儿童诗意课》作序时,我欣然接受。一来苏静是我的弟子,师生情深;二来著作本身就是新教育的研究成果。苏静是新教育实验最早的参与者和全程的见证者,这本书不仅承载了她自己,也承载了我和许多“新教育人”的诗意梦想。所以,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表达我的真实的感受。
首先,我想很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苏静的诗教经历。
早在十年前,我就这样评价苏静:“这是个创造了教育奇迹的年轻人。”那时的她,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任教于青岛嘉峪关小学,做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但就是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却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事情:通过不到一年的教学,就让一个蜚声全校、无人敢接手的“麻辣班”脱胎换骨,70个孩子齐刷刷地爱上古典诗词,纷纷成为气质非凡的“诗界神童”——不仅能轻松背诵百余首诗词,赏诗论诗侃侃而谈;还能在两三分钟内,随意命题挥笔而就一首词整句工的诗作,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个班毕业时,语文成绩也由过去的倒数第一变成了全校榜首。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当我通过《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了解到这个神奇的年轻人时,我就在想,这样的“新诗教”如果能够惠泽更多的老师和孩子,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2002年,我让自己的研究生与苏静取得了联系,邀请她参加新教育实验的首次年会。在苏州,我们有了第一次会面。她对孩子的热爱、对诗词的见地和对教育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我随即将其招致门下,于是苏静成为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希望苏静能够涵养元气,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更好地研究和传播“新诗教”,打造一门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新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儿童诗意课程”,让全国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学校都有机会走进“新诗教”,感受古典文化和诗意教学的魅力。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让苏静更加成熟和理性,她的硕士毕业论文也是以诗教为题。她一边研究诗教理论,一边进行诗教实践。三年间,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都留下了她授课、研讨的足迹。2006年,从苏州大学毕业的苏静回到故乡青岛,成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的老师。她对我说:“朱老师,我很庆幸,一直没有脱离小学教育。我喜欢孩子,也一直希望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做小学教育。我如愿以偿,今天我所教的大学生们将成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将掌控和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所以,我更加责无旁贷,我要带他们走进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更会把‘新诗教’进行到底,打造体现新教育精神的儿童诗意专业课程。”
她说到做到。此后的苏静,以大学教师和新教育“儿童诗意课程”公益项目组负责人的身份,开始了“儿童诗意课程”的进一步研发和实践。她带领着一群和她一样执着的青年教师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走进偏僻的大山,也走进繁华的都市,从讲授课程到修改打磨再到教师培训,为新教育实验区的老师和孩子们送去诗意的温暖。她一直都说,做新教育是她最快乐的事,她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师生精神状态的改变,虽然“新诗教”只是新教育星空中的一颗小星,但也可以自得其乐,点缀夜空。
在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和努力后,苏静和她的“新诗教”团队终于为新教育,也为无数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奉上了这本书。我不敢说这本书有多完美,但我相信它足够真诚。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试图带给孩子传统文化熏陶的人,能够找到一种表达和传递古典知识、创作技能以及跨越时空与古人共情的途径。
第二个方面,我想谈谈对诗教的认识。
谈到诗教,我不由想起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八十九岁的叶嘉莹先生,她说她这一辈子都是为诗教而活着。我在想,如果苏静和千万致力于诗教的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们,也能够像叶嘉莹老人那样为诗教而活着,相信诗教的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是有希望的。2006年,我在一次苏静诗教的研讨会中,提到了叶老的一些观点,至今想来仍有感动,我愿意再次写出来与读者们分享,也作为对苏静这本书的一个价值观照。
记者访问叶老的时候,她说,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医治唯利是图、浮躁病、空虚症的一剂良药,能够给人们的灵魂洗个澡。她在介绍自己经验的时候说,“我六岁时候开蒙的读物是《论语》”,但是她女儿上学时背的却是简单的儿歌,她认为这些对启迪儿童的思想和增加知识储备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反而会浪费孩子一生最珍贵、最强大的记忆能力。如果让他们背诵一些古典著作、诗词,他们则一生都不会忘记;而随着一个人生命的成长和理解力的提高,自然就能够悟出其中的道理。所以,当看到苏静的这本书里涉及了大量的古典名篇、诗词佳句,并且以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记忆效率时,我非常高兴。
叶老还说,学人文学科的,应当担当起将民族精神命脉传承下去的责任。的确,优秀的诗歌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冲刷,传颂至今的都是能够超越物质世界而抵达精神世界的表达。可以说,诗是千古以下的心灵和千古以上的心灵的一种交流,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造访,穿越时光的旧路,两个灵魂碰撞着,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而教诗歌,则是注重诗歌中感化的生命,不仅带着自己的生命,而且带着古人的生命。诗歌是“活”的,是生生不息的。所以,我很欣慰,在苏静的这本书里,所有知识都是以生动的故事启蒙,闪烁着鲜活的人物情感。例如,在基础篇“诗与历史”中,我们看到的是历史长河中诗词的流变和诗人的坚守,孩子们不仅能够通过诗词理清历史的脉络,而且还能通过诗词故事和经典诗句,与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选讲篇“诗与生活”融合了诗词对生活诸多层面的影响,孩子们可以通过诗词走进古人的生活,用生命聆听生命,用歌唱回复歌唱。
叶老说,她相信古典诗词这份中华民族的遗产中富有人性魅力的存在,完全可以成为现代精神的教科书。在这份遗产中蓄积了古代先贤的所有高尚的心灵、品格、修养,它能够帮助活在物质世界的人们,尤其是帮助我们的青年学生开启精神世界的大门。而我想,苏静这本书的价值,就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打开了一扇诗意之门,把热爱诗词以及尚未感受到诗词美好的人们都请进来,为孩子们传递一种遥远的博大和精彩。
我一直认为,诗歌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最伟大的作品,其最精致的语言都是诗歌。所以,在诗歌离我们远去的时候,上有八十九岁的叶老,下有苏静这样的年轻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我觉得这种孜孜以求的态度,正是我们“新教育人”的重要追求,我们应该用不懈的努力去传承中华文化。
是为序。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