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修改历法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谁定下来的呢?那就是西汉时的天文学家落下闳(hóng)。
从小生活在乡间的落下闳一直醉心于天象观察,漆黑的夜空里闪耀着那么多星星,在他眼里就像满天的宝石一样。
他还是个小孩子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仰望星空,直到脖子酸了、眼睛痛了才去休息。小落下闳常想,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圆的像一张饼,有时候又弯弯的像一张弓呢?为什么有的星星那么亮,有的却很暗呢?为什么头天晚上星星越多,第二天的天气越好呢?
位于四川省阆(làng)中古城落下闳纪念馆的落下闳雕像
他拿这些问题去问大人,可是大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了。落下闳开始读书识字后,偶尔看到了一本天文方面的书,一下爱不释手,这本书解答了他的好多疑问,给他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落下闳从此认真钻研起天文学来,经过一段时间,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他用天文学知识也帮助了不少人。
有一年的夏天特别炎热,阳光毒辣辣的,乡亲们都忙着晒粮食。落下闳走了过来,对他们说:“大伙儿赶紧把粮食收了吧,等会儿不是起风就是下雨。”
有人不相信,反驳道:“现在一丝风一片乌云都没有,怎么会下雨呢?”落下闳说:“我早上看云彩像鱼鳞一样,天文书上说过这种云彩预示着不下雨也会起风。大家还是谨慎些吧。”
有些人相信了,忙收了粮食;有些人却将信将疑,还是继续晒粮食。落下闳见劝说无用,也只好离开了。不久后,真的下起雨来,没听落下闳话的乡亲们后悔莫及。
西汉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历法,即颛顼(zhuān xū)历。到了汉武帝元封年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误差积累已很明显,所以汉武帝决定改历法,于是从全国各地找来了有才能的民间天文学家,和官方的天文学家一起合作。
落下闳的名气在家乡慢慢传开了,后来经司马迁推荐,被汉武帝征召入京,与当时的官方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起修改历法。
在改历过程中,曾发生激烈的争论,大家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后形成了十八家不同的历法。经过仔细比较,汉武帝认为落下闳与邓平的历法优于其他十七家,遂予采用,于元封七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而新历又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落下闳将孟春正月改为岁首,即《太初历》里一年的开始,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使农事与四季的顺序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落下闳确立正月为岁首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民间也就有了“春节”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
【博闻馆】
司马迁和天文学
说到司马迁,我们第一反应就是他编撰了《史记》,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天文学家,他写了《历书》和《天官书》,开创了中国史书系统记述天文学资料的优良传统。
月食形成示意图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日食和月食是不可预测的天变现象。在惊惧之下,人们认为这是上天的示警,但是司马迁分析了历代的月食记录,他打破月食不可预测的成见,总结出月食现象的发生存在一种周期性的规律。
在司马迁之前人们虽然早已观测到五大行星有逆行,但认为除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之外,其他都是一种反常的变异;司马迁分析了汉兴百余年来的史官行星观测记录,并结合他自己的观测验证,他发现,在五个行星的运动中都有规律地出现逆行现象,并指出,行星在逆行时比顺行时可能更加明亮。
氾胜之科学种田
现在我们去乡下,偶尔还会见到农民种田时会在种子上粘上一层粪壳作为种肥,这种方法是西汉末年一位叫氾(fán)胜之的农业学家发明的,叫做溲(sōu)种法。
氾胜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对农作物生长和栽培很感兴趣,喜欢研究农业技术,注意搜集、总结家乡农民的生产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后来,他做了朝廷命官,也时时想着农业丰收,惦着百姓的温饱。
当时关中地区地少人多,由此而引起的弃农经商的问题成为令西汉政府非常头疼的大事。为此,政府曾经多次将公田借给贫民,但这对于问题的解决毕竟是有限的。氾胜之为解决这个问题也在不懈努力。
瓠(hù)子是当时西安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瓠子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产量一直低而且不稳定。氾胜之听说有一位农民是种瓠子的行家里手,就亲自登门拜访。
老农一见朝廷的官来了,吓了一跳。氾胜之笑眯眯地说:“您别害怕,我是来拜您为师的。”老农更奇怪了,心想我一个大字不识的种田人怎么能当老师呢?
氾胜之脱下官服,换上粗布衣和草鞋,住在了老农家里,每天和他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农最初以为这个朝廷官员是心血来潮,后来越看越不像,就忍不住问:“大人,您真的是向我学种瓠子的?”
“那还有假?方圆百里就您的瓠子种得最好,我特地来向您学习,希望把您的经验推广给其他人呢。”氾胜之答道。
老农这才相信,于是带着氾胜之种田时,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告诉他种田不能误农时,耕作时要选雨天而不是旱天,立春前,可以拿一根长木棍埋在土里,立春后拔出,就能将地里的树根、草根拔掉……
《氾胜之书》中的黄瓜图。《氾胜之书》是氾胜之对西汉黄河流域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氾胜之非常虚心地听着,也不时和老农讨论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溲种法,建议用追肥促进作物生长,还亲手反复做种植试验。他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瓠子种植高产技术,即种瓠法。用这个新技术栽种的瓠子,个儿长得特别大,一个可抵过去的十个大。
氾胜之总结自己指导农业的经验,整理成书,后通称《氾胜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博闻馆】
古人的种田肥料
我们现在都知道,为了让庄稼长得好应该用化肥。在没有化肥的古代,古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春天时,古人用紫云英、苜蓿等绿色植物和河泥搪草粪,栽秧时将草粪均匀撒入田里。夏秋之季则大搞“海陆空”,即捞水草,铲旱草,摘树叶,采集的这些原料或直接入田,或下猪圈让猪吃,和猪粪拌和了再下田。冬天则下河扒河泥,用泥浆将麦子油菜浇一层,犹如给越冬作物盖了一层棉被,既保暖又施了一层肥。
古人也经常用粪肥,因为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从中分解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要是将粪便和土混合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农村叫沤粪),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农民称为粪熟了,然后把这种粪土施到田里,能大大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还没有工业生产的化学肥料的副作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肥料。
马可·波罗到中国后,看见每天早晨会有农民进城收集粪便做肥料,觉得非常稀奇,但他也发现经过粪肥浇灌的庄稼确实长得不错。他的游记也让西方人了解到粪肥的作用,并且开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