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文化消费特性与引导路径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杨剑飞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空前活跃,各类文化产品在种类和品质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文化娱乐信息空前流动。当前,我国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已经发生了代际转换,“90后”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90后”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正处于“成型”过程中,因此,在文化消费中容易造成各种文化认知偏差。因此,深入研究“90后”文化消费的特征和规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其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需求的适应性,有利于优化对“90后”文化引导的方式与效果。
一、“90后”文化消费特性
作为我国成长于中产家庭的第一代人,“90后”人群约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7%。在文化消费中,其鲜明的代际特征有力地影响着当前的文化生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互联网化消费
“90后”是名副其实的“网一代”,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习惯在网络社区中交往,精通互联网生存技能,追捧网络世界里的新风尚、新潮流,网游、网剧、网购等已成为“90后”文化消费的主要领域。美国知名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独立访客量有29.5%来自“90后”群体,高于全球平均值26.7%,“90后”群体每月网购消费240亿元。
当前,“95后”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人手一部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常态,2016年高校大学生手机拥有量达到4400万台。据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市场部相关资料,学生用户群体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在腾讯应用宝总体用户中,学生占比高达50%左右。高校正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必争之地,高校学生的需求引领着移动互联网的方向。
(二)高情感消费
“90后”非常重视消费情感体验,倾向于将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要求较高,更愿意通过消费表达自身情感。在广告营销方面,故事性强的广告更易引起“90后”的关注。在网络游戏方面,“90后”更青睐以快速打动、高浓缩内容、蹦极式情感体验为特征的网络游戏(表1-5)。
表1-5 “90后”网络游戏玩家分类与情感需求
(三)异域文化消费
“90后”生活在国际化的时代,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元,对国外文化产品的接受度更高。一方面,国外影视作品对“90后”的文化消费产生巨大引导力。美剧《生活大爆炸》、英剧《神探夏洛克》、韩剧《太阳的后裔》等均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随之衍生的“千颂伊饰品”“啤酒炸鸡套餐”等也深受“90后”喜爱。另一方面,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热衷于引进国外节目版权,助长了“90后”对异域文化的追捧。同时,“90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堪忧。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应当给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支持”的大学生仅占28.7%,甚至有6.2%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应当舍弃”。
(四)“高科技”消费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90后”的文化消费,更加注重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功能多元化、个性化体验。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智慧家居的兴起,智能手表、自适应游戏鼠标、VR眼镜、4K运动相机等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迎合了“90后”追求个性、彰显时尚的消费心理,满足了高智能、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调查显示,受“90后”热捧的高科技产品大多是国外研发制造,我国自主研发的文化消费终端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二、加强文化引导的路径
研究“90后”的文化消费特点,有利于在文化供给侧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做好“90后”的文化引导。
(一)注重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生产与监管
网络平台延伸了文化的传播载体,虚拟社会成为“90后”习惯的生存空间。“90后”网络消费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互联网平台上呈现的文化内容日趋丰富,选择更加多样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和旅游等服务,培育形式多样的新型业态”。因此,针对“90后”的文化消费特性,一方面,要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服务。要考虑互联网和“90后”的消费特性。网络化,不是指将传统产业原样搬到互联网平台上经营,而是指文化从业者应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思考网络用户尤其是“90后”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消费;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监管力度,要树立良好的网络文化风气。既要照顾到“90后”娱乐的个性化消费内容,又要兼顾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尤其是在网络社区内应高度重视舆情的监管与疏导,对富足、自由、创新的年轻用户进行文化引导。
(二)强化文化产品的情感要素投入
随着中国进入消费个性化、多样化时代,新型消费热点层出不穷。“90后”乃至“00后”日益成为社会最重要的消费主体,这一群体更加注重消费体验、消费个性化和消费者权益维护。新消费群体追求时尚、品牌与品质,更新换代很快,并不局限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耗尽。因此,文化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情感因素和服务意识,尤其是应该将情感因素纳入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去,使之成为与资本、劳动力等并列的文化生产新要素。因此,在文化产业研发、文化活动设计、公共文化服务等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90后”的“情感要素”,摆脱正面说教,要善于“讲故事”,乐于“传达感情”,精于捕捉“痛点”,激发他们情感上的认同,从而将“情感需求”转化为“消费价值”。《花千骨》《盗墓笔记》《煎饼侠》等优秀文化产品无一不是抓住了“90后”在恋情、冒险、生活中的各类情感和体验,从而在作品中得以释放。
(三)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浸润力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把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当前,“90后”群体对于传统文化意识淡薄,文化自信亟待树立,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中华文化的现代化阐发还不够,“文化场域”还需要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要跳出校园的界限,大力推动“校区”和“社区”之间的“双区互动”,在整个社会营造出“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形成“文化浸润”的全息场域,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其中,必须唤醒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要深刻反思“国学热”一地鸡毛的前车之鉴,结合国情社情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灵魂,点燃“90后”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强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可,激发他们情感上的文化认同,逐步树立文化自信。
(四)推动高科技文化终端的研发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文化供给,既要注重文化产品的生产,也要关注文化科技终端的自主研发。首先,需要加快对VR技术、体感技术、遥控技术、移动互联网等科技的认识与运营,积极推进其与文化体验的融合发展,探索新型的文化载体。其次,鼓励科技企业建立文化科技实验室,大力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文化类终端,尽快打破国外高端文化设备的市场垄断。三是积极探索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创意设计与其他产业的创新融合,探索研发新型终端载体。
三、文化引导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新文化形式和载体,强化“90后”文化消费的引导,最大化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强调“供”的引导意识
研究“90后”文化消费特征,不是简单地以“需”定“供”。文化供给要关注“市场需求”,但不能被“市场需求”牵着鼻子走,“文化正能量”的引导性需要不断加强。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充分考虑“90后”的实际文化需求,精心设计产品内容和服务项目,创新供给方式和载体,坚定不移向“90后”提供导向正确、品质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植入到“90后”的心中,长此以往就可能巩固那些方向正确的需求,扭转那些错误不良的需求。
(二)提升“供”的文化内涵
“90后”对于传统文化比较淡漠,“文化认可度”需要加快培育和提升。这一状况的改善需要通过有效的“供”来逐步实现。因此,提升“供”的文化内涵尤为重要。在这其中,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精神,摒弃落后文化因素,寻找到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发展需求的结合点,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培养“90后”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从而全面提升“90后”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三)注重“供”的公平和谐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90后”文化公平的现实差异日益凸现。由于对新技术的接触和使用情况的差距,地域和经济差异造成的“文化鸿沟”也随着“数字鸿沟”的差异而不断扩大。所以,“90后”的文化引导也要注重“供”的公平性,尤其关注落后及边疆地区的青年少年文化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强调传统形式的创新引导,又要紧抓“互联网+”的历史机遇,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和各类技术形式,打破城乡、区域、群体间的“文化隔离带”与“数字鸿沟”,加强“文化供给”的广泛性,催生更加和谐的“90后”公共文化服务和引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