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新闻传播业发展与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2017年国内主流媒体两会报道创新分析

(一)技术创新

在媒体融合发展初期,传统媒体被指出技术是其发展的痛点。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技术上劣势明显。然而,在今年两会中,传统媒体将VR技术、AI技术、直播技术灵活运用于报道,借力技术杠杆,实现技术创新突破,给用户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

1.VR、AR技术

各大媒体在加速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不仅报道不断出新,而且记者们配备的采访装备武装到全身,博人眼球,充分体现了技术上的“融合”。2016年开始,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实现进一步突破,并首次运用到两会报道中,制作出形式各样、表达生动的融媒体产品。与以往传统媒体采用图文滚动播报的形式相比,VR、AR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有参与感。通过VR、AR技术,为用户呈现出全国人民大会堂的内部场景和布局结构,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犹如自己亲自到会场参加会议一般。模拟两会现场的真实场景,报道更全面,为用户自由切换视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今年两会上,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多采用VR、AR技术来呈现。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采用VR技术,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最高人民法院的主建筑;滑动屏幕,还可360°旋转画面,看到院内的大门、绿化带等场景。点击“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按钮可进入法院内部,看到高院院长周强的发言视频。新华网利用AR技术实现报道——《无人机航拍:换个姿势看报告》,以短视频形式,将用户带入两会工作报告。据了解,新华网使用无人机航拍了50多部视频,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筛选后,选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1组数据,以可视化方式植入航拍视频之中,提取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音频作为航拍视频的配音,以14个特效镜头进行呈现。用户能直观地看到可视化的数据和航拍画面。

2.AI技术

继去年AlphaGo打败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今年AlphaGo以3∶0战胜柯洁,人工智能被推上高潮,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人工智能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从智能机器人“快笔小新”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新闻的生产与发布,到机器人写诗,不免让人感叹人工智能如此迅速的发展。据《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全球平均每10.9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 [1]

2017年两会上,人工智能技术首次被运用于报道中,虚拟机器人和实体机器人齐上阵。如光明日报客户端推出的虚拟机器人“小明AI两会”,以历年两会报道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整理,融合人脸识别、图片识别、语言识别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技术。用户通过输入文字或语音,即可实现人机交互问答。例如,上传一张代表委员的照片或直接点击页面上呈现的人物,可以很清晰地看清人物的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和他所关注的领域,理清人物关系脉络,了解与人物相关的热点新闻。人民日报的“小融”,能够精准匹配回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新华社的实体机器人“i思”,以短视频、电视专题等形式推出“i思跑两会”系列节目。

3.直播技术

直播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2017年两会上,光明网“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成为媒体焦点。打破以往前方记者采集,后方编辑加工的流程,通过这个直播云台,一名记者可实现采、编、发于一体,生成多种内容形式、同步各个平台的报道产品。这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使新闻得到及时发布。光明网在“炫融直播”的基础上,采用多套罗技CC3500e会议系统及CC2000e便携视频会议设备,搭载Skype for Business软件进行直播和采访 [2]。一方面,邀请专家做客演播室,进行分析解答;另一方面,融媒体记者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借助手机进行直播连线,在多个平台同步播出。此外,借助目睹科技独有的VR直播“多平台推流技术”,将VR直播同时发布到汇聚大量用户的内容平台“3D播播”上,用户能够实时观看两会报道内容 [3]

人民网牵手腾讯网,合作制作直播节目《两会进行时》,总浏览量超过1.38亿人次。“央视新闻”推出移动网直播,在全国政协开幕当天,使用人数近960万,观看人数过200万。截至2017年3月15日,观看“央视新闻”移动网直播的在线人数超过2.25亿,累计触达人数超过4.6亿 [4]

(一)形式创新

1.二维码

在媒体融合的初期,媒体常采用的方式是在纸媒中加入二维码,用户通过二维码获取更多的内容。政府报告中出现二维码,是今年两会中的亮点。用户通过扫描,观看时长不到3分钟的视频动画,能够直观地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于2016年完成的指标任务。报告中晦涩难懂的数据通过一张由32组数据组成的图表表现,创新的同时为用户带来不少便利。

2.H5

两会前,光明网微信公众号发表《有奖调查:两会来了,今年你最关心什么》搜集用户关心的话题,根据用户的留言,总结用户的关注点,以此作为选题基础,满足用户群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光明网还从中选出十条留言,以话费形式进行奖励。2017年3月3日,光明网配合光明日报推出的四期两会特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全面从严治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定力,务实笃行》《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砥砺奋进》,光明网同步推出“四个全面”系列H5动态交互图解。

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H5作品——《两会喊你加入群聊》,以往严肃的两会报道风格变得轻松活泼。仅推出当天,该H5作品的点击量就超过了600万次,用户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的留言超过9万条 [5]

3.短视频

视频是新闻可视化的一种形式,将相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转换方式进行陈述。在两会报道中,常见的短视频包括由长视频剪辑而成的内容。例如,光明网两会专题中《会问·会答》栏目,利用短视频连接会内代表委员与会外的90后用户,实现年轻人与两会代表委员零距离接触,通过快问快答的方式,由代表委员解答年轻人关心的热点问题。该栏目共推出有关大学生就业、农村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的问答短视频30余条,获得数百万的点击播放。还有制作出有创意的动画短视频,如人民网动画短视频《“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虚实结合,镜景流畅,完全没有违和感。

4.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在“两会”报道中首次出现在2014年。数据新闻的核心是“数据驱动新闻”,新闻报道需要紧密依赖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干巴巴的数字难以吸引用户,要以故事为主,故事化才能吸引用户的关注。以往几万字的工作报告,一般采取全文或者部分刊登的方式,读起来非常枯燥。可视化产品出现后,报告中的重点、难点经过专业人员的提炼和解析,用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理解报告内容,帮助用户节约时间。如新华网制作的数据新闻《数读2017年全国两会》,分别从当日阅读量最高的新闻、最热话题、最受欢迎的地方代表团、最关心两会的省份等角度出发,利用数据与图文形式清晰呈现,吸引受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