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新闻传播业发展与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

(一)互联网时代“Web”演变体现的“小众传播”的特点

在讨论以微信为平台的群组传播“中心化”问题之前,笔者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微信的传播特点。在郭庆光所著的《传播学教程》中,群体传播被定义为:“群体传播也被称为小团体传播,是介于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之间的一种传播形式。在群体传播中,每位成员都拥有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分享相对平均的传播资源,共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群里的每个成员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并且可以影响群体的决定。[1]”群体传播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微信群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和自由的表达空间。而越来越规范化的微信群组也体现出大众传播的某些特点。郭庆光将大众传播定义为:“所谓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根据定义,微信群的传播还很难构成大众传播,微信群的传播对象没有那么广泛,也没有专业的媒介组织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但微信群的传播也具备利用媒介形式和专业内容的特点,并且有一定量的用户基础,可谓是一种介于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小众传播”。

互联网的发展,从Web1.0到还在构想和建设中的Web4.0,不仅体现了技术的发展,更展现了人类在网络环境中交流方式的演变,特别是上文提到的“小众传播”现象尤为突出。从门户网站为用户发布分类内容,人们被动而别无选择地在电子公告栏中娱乐学习,到人们通过搜索和网络社交,主动学习和分享并为自己定制内容,再到未来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人类包围和链接,人们还未手动搜索,网络就会通过数据分析,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提供人类所需,并培养新的爱好者或消费者,甚至是新的就业机会。

(二)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

网络空间的“Web演变”是以互联网的角度来描述的,以人类——也就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为视角,就可以描述为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过程。“去中心化”是学者西蒙斯在其关联主义的著作中提出的一种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的一种现象,它的含义是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可以不用权威机构提供并进行统一的教育,人们通过网络搜索或吸收来自其他网友分享的信息来获取知识。以往结构化、成体系的知识传授方式被数量庞大的、无处不在的知识碎片所取代。在Web1.0到Web2.0时代之间,人类的信息交互方式逐渐出现了这种“去中心化”现象,人人都是信息接收者,同时又是发布者。网络的匿名性削弱了真实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地位,在任何一个领域,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并伸展个性。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会造成学习的碎片化,系统的学习方式逐渐缺失。就如上文中提到的,一些100人左右的微信群,特别是兴趣群,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逐渐消亡。每个人平权的发言、讨论缺乏系统性的知识脉络和规范的管理,使得聊天总有一天达到饱和度,不能持续发展下去。

而在Web2.0和Web3.0之间,“去中心化”的概念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传播中心。在一些互联网论坛或研究者的文献中,逐渐质疑“去中心化”的存在,甚至直接出现“再中心化”这个词。“再中心化”出现的原因并不难推断:首先,稀缺资源仍然是市场中的重要因素。在传播领域,稀缺资源就是原创优质内容,不可复制的、突出的内容必然占少数。其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逐渐呈现出专长,微博上的“大V”、知乎上的大牛、拥有一定粉丝数量的专题博主或个人公众号等,都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因此,“去中心化”是指技术对用户的赋权,是基础平台和互联网环境的普遍现状,而传播过程中大多数的信息是被淹没的,有效的传播总是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也正是这些中心,将被淹没的传播者聚集起来,通过兴趣需求等分类,使大众的言论有放置的地方,每个人的话语权仍然没有改变,只是这些意见领袖在众多平等的发言中显得更为重要。“再中心化”推翻了“去中心化”。

在微信群的传播机制中,拥有专业化定向传播的微信群依靠其管理者维护日常的交流和内容发布,群众有管理者、倡导者、活动组织者,还有带动气氛的较为活跃的普通用户、提供信息的内容型用户,以及以学习为目的的沉默型用户。微信群内部成员不再是无差别的,不再是人人都说着一样的话语的聊天室,而是有中心的圆。这个圆中的人相互联系,有层级之分,知识的分享又变得具有系统性。微信群的传播机制还要考虑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但微信群的定向传播机制正体现着“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融合趋势。人类单纯利用网络彰显个性的时代渐渐过去,人类与网络的相互利用,为人们呈现出观察人类传播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