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尺度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研究的目标是以西部地区为例,全面、系统地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围绕上述目标,本书展开以下思考。
(1)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是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选择合理的产业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那么,旅游业是否可以成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尽快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呢?
(2)如果旅游业可以被赋予上述使命,那么,旅游业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是什么?
(3)现实中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有多大?差异的变动趋势是什么?三大地带的旅游业发展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现状和变动趋势是什么?
(4)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一般路径和机制是什么?以旅游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当采用怎样的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呢?
二、研究结构与内容
对以上问题的一一回答,就构成本书的基本内容。
(一)以旅游业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战略优势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在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下,基于比较优势开展的区域分工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尽快追赶发达地区的可行路径,从而对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观点(建议)进行了理论验证。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比较优势分析框架,并从自然资源、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对民生的带动作用有限,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就业、城市化和消费的带动作用有限。另外,在生态环境压力下,西部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未来的增长潜力较小,比较优势将逐步下降,只有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在旅游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而且还可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西部地区两型社会的建设,并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旅游业是西部地区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富民兴边等多重目标下的必然选择。
(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首先,分析要素流动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动规律。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前提,而生产要素的流动也会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过程,即要素的扩散效应会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极化和回流效应则会扩大区域差异。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和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其次,将区域旅游流分为区际旅游流和区内旅游流,分析两种旅游流模式下的要素流动效应。区际旅游流对区域经济差异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产生要素的扩散效应,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另一方面,流入欠发达地区的要素也会由于旅游漏损而导致回流效应,并使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区域旅游漏损与当地旅游企业对其他区域要素市场的依赖程度有关,依赖程度越高,则漏损越大。因此,区际旅游流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着条件收敛。区内旅游流的特征是发达地区内旅游流在流量、流速上都要大于欠发达地区。在区内旅游流的影响下,要素在发达地区流动性更强、更活跃,范围也更加广阔,因此,区内旅游流对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欠发达地区,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扩大。
最后,对上述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在旅游业的影响下,我国的区域要素集聚能力呈现东、中、西三级递减的空间格局,这表明受发达地区经济规模较大、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旅游业对区域要素集聚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趋于收敛,也就是说,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后发优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旅游业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要大于东部地区。
(三)旅游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主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通过运用反距离空间插值(IDW)、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趋势分析等分析模块对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静态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运用区域重心模型法分析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动态演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和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栅格数据空间相关性分析(BCS)模块分析区域经济格局与旅游经济格局的相关性。
(四)旅游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协调机制与保障措施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的相关结论,归纳总结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三种机制,即基于区内旅游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机制、基于区际旅游的先行区域拉动机制,以及基于区内和区际旅游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根据上述协调机制,以及政府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互补作用,尝试构建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路径;进而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就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提出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书在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数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本书定位于规范和实证研究,在侧重于规范研究的第三、第四章中,主要借助于一些已经成熟的经济理论,如要素流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旅游流理论来进行理论归纳与推演;在侧重于实证研究的第五章,综合运用时间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解析。具体来说,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通过运用反距离空间插值(IDW)、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趋势分析等ESDA分析模块对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静态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运用区域重心模型法分析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动态演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和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区域经济差异与旅游经济差异的关系方面,主要运用栅格数据空间相关性分析(BCS)模块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技术路线
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本书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为题,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一)深入、细致地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本书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影响。目前,有关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其与区域经济差异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游客在不同游览和观光节点流动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劳动、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转,因此,区域旅游流是研究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中间变量。
本书将区域旅游流分为区际旅游流和区内旅游流,详细分析两种旅游流的流动特征及其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并从旅游流和要素流动的视角对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对我国的区域旅游流,以及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特征和趋势进行初步验证,以期为深入理解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基于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差异协调机制和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以往有关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差异的量化研究主要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从时间维度对我国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主要运用基尼系数对差异进行产业和效应分解。
本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入手,使用不同的空间、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差异的动、静态时空特征,旅游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关系,弥补了现有文献量化研究不足、对空间维度的关注不够等缺陷。此外,本书还构建了加权重心矢量分解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和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具有一定的方法创新性。
(三)构建旅游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协调机制与基本路径
本书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的相关结论,归纳总结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三种机制:赶超机制——基于区内旅游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机制、帮扶机制——基于区际旅游的先行区域的拉动机制,以及协同机制——基于区内和区际旅游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根据政府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互补作用,尝试构建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路径,并就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提出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