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概说
永修,古称艾邑、海昏,后为建昌。在“海昏秀域”这块古老而秀美的土地上,处处充满着古艾邑的古朴与粗犷,处处充满着古海昏的神秘与传奇,处处充满着古建昌的凝重与辉煌。
修河文化星河灿烂,永修文学璀璨夺目。
自古以来,永修是文学之邦。在永修这块土地上,曾孕育了无数的才子显宦,也吸引了无数的骚人墨客,他们共同创造了永修的文化与文明。
在永修古代诗文中,基本上可分成四个文化圈。这四个文化圈,就是艾城(县城)文化、吴城文化、柘林文化、云居山文化。
艾城(县城)文化,即以古艾城为中心的县城文化。
永修,古称“艾”。汉高祖六年(前201)始置海昏县。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废海昏,移建昌居焉”,改称建昌县。建昌县名一直沿用1400余年。海昏县治初设吴城芦潭西北(今江益红星贾家山附近)。后因鄱阳湖南移,地壳下沉,即晋大兴二年(318)大地震,海昏沉没,迁海昏县治于艾城,居民大多迁往艾城,一部分迁至吴城。
艾城县城有1600余年的历史,它历经了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时期。1949年,县治迁至涂家埠。艾城文化,一直是古建昌文化的代表。现在永修县艾城镇位于永修县城西北7.5公里,约从南朝宋以海昏并入建昌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是建昌、永修的县署。
古县城艾城,环城一周有七里,城门共七座,四座大门三座小门。四座大门分布在东西南北四方,东曰“朝阳门”,西曰“仰止门”,南曰“阜财门”,北曰“拱辰门”。另有小三门:靠南城的一名“小南门”,另一名“水南门”,靠北城的叫“小北门”。
艾城主街,自西门城外的登云桥起,进入仰止门,一直贯穿朝阳门,说是五里穿心。此条主街分段命名,靠县衙以上为西大街;靠县衙以下叫中堡街;自圣殿巷至矮塔巷曰正街;矮塔巷以下至中桥称桥上街;此下一直至朝阳门,曰东门街。除主街外,尚有西门外街、南门街、南门外街、北门街四条短街,这些长街短街的街面上共有商业店铺八百余家。另外还有专住居民的四条长长的背街,位于主街的南北店铺之后,南面两条背街的房屋,多为青砖“土库”;有两进的,也有三进的,住着有钱人和衙门的官吏,也有做小买卖的平民。北面两条背街的房屋,除祠堂外,多是“板壁屋”住户,有吃衙门饭的小吏、生意人和农民等。这些背街,每隔着一段路,有小巷或大巷通向大街,上街买东西或是办婚丧喜庆都很便捷,所建房屋都是一户挨着一户,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如此的布局规模,反射出古海昏的雄姿和余韵,同时折射出当时建昌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兴盛。昔日的八百余家的商业店铺,展示了当时艾城建昌县城经济的繁荣。
古代有内城外郭之说。艾城除了内城之外,还有外郭。城外,有祠堂、庙宇、书院、寺院等。
艾城的祠堂很多,这些祠堂建筑和占地面积都有一定规模。临街的,前面是祠堂的铺屋,后面是供祖宗牌位的祠堂,建筑宽弘,气势堂皇。建在背街的祠堂,虽没有店铺租金,却有地皮出租,足供“敬祖”之用。每年冬至到来,便要“开祠祭祖”,这天晚上,细吹慢打,爆竹喧天,灯火辉煌,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这里的庙宇也不在少数,每年春节,各庙菩萨都要“出方”,迎神赛会,锣鼓喧天,老人妇孺一起来观拜,一派繁华热闹气象。
艾城县城附近,有书院三所。这三所书院是雷塘书院、宏斋书院、修江书院。
雷塘书院距艾城南一里。北宋时,有进士洪师民六世同居,宋太宗旌表其门为义门。洪氏遂建雷塘书院,供子孙就读。至道年间(995—997),地方官上奏朝廷后,太宗皇帝赐御书百轴。书院颇具规模,名扬四方(至于书院毁年及他事待考)。宏斋书院在县治北,城隍庙右侧,原为宋理学家、教育家李燔读书处。明嘉靖年间(1522—1566)知县顾阳和建。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费阶又添设斋舍。书院鼎盛时,有房屋300楹,学者云集。修江书院在县治西鹤鸣山。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时,建昌人(相传为朱熹门人李燔)游其门而建书院于南康府(今星子县),名曰修江书院,招收建昌学子入院读书。后毁于兵燹。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邱元遂决定在西鹤鸣山重建修江书院,建堂3进,建庑16区,又建外厢7间。余资兴建文昌阁和添置学田,以作办学基金。书院落成,影响很大,成为建昌县的最大学府。这三所书院,彰显出艾城书院文化的空前繁荣。
艾城县城附近,还有同安寺。同安寺,位于艾城西北凤栖山下谦田村,是建昌佛教丛林之一。始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5),唐朝中后期,我国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同安寺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后同安寺一再扩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至宋哲宗绍圣时,200多年间名僧众多,香火鼎盛。元朝末年,同安寺毁于战火,明洪武中期重建,清顺治时又加修葺,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坍塌。20世纪80年代初在原址上重建,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米,有僧尼十数人。规模虽远不如前,可近年来,寺庙内常年烛光摇曳,香火缭绕,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者甚众,钟磬之声不绝于耳。
艾城既是建昌(永修)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建昌(永修)的文化中心。千年古城的艾城,旧时“修江八景”(亦称“海昏八景”,它们是:云居拥翠、修水环清、柳渡春烟、莲洲夜月、东郭农耕、北岩樵唱、桃源石洞、桂影池亭)中的“柳渡春烟”、“东郭农耕”、“莲洲夜月”、“桂影池亭”、“北岩樵唱”均在艾城。千百年来,艾城以其特有的政治、经济的地位,雄踞于修江之滨,名流辈出,人才潮涌,吸引了许多名士贵宦,文人骚客登楼聚阁,在此题咏抒情,相互唱和,留下了不少佳句绝作。著名文人沈约、白居易、苏轼等都与友朋在此聚会。留下诗文的著名文人代表有晋代的陶渊明,南朝的沈约、徐陵,梁代的庾肩吾,唐朝的李白、吴筠、杨於陵、杨嗣复、白居易、韦庄、王贞白,五代的吴白,宋朝的魏野、梅尧臣、陈襄、苏轼、秦观、陈舜俞、洪朋、洪刍、洪炎、戴如愚、董有林、王之道、刘子翚、吕渭老、杨万里、曾丰、翁卷、曹彦约、戴复古、刘克庄、钟季玉、陈深、卢祖皋,元朝的燕公楠、范梈、杨维桢,明朝的李梦阳、熊德阳、宋惕惕,清朝的许延邵、李道泰、袁懋芹、江炯、郭祚炽、张回澜等。特别是明朝,明朝永修县知名人士蒲秉权、徐中素以及一大批人士如张焕、黎衷、朱谋珲、周国庠、陈尧典、汪应娄、林嘉、但调元、萧时中、邓文明、朱谋玮、朱谋毂等吟诗挥毫写下了“海昏八景”(建昌八景)的乐章,他们登上古镇日中桥、聚会云树阁,或赋诗,或酬唱,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抗日战争前艾城保留有大量的古建筑,如县署、文庙、关帝庙、文昌阁、石塔、城隍庙、日中桥、魁星阁、隆道观等。城外尚有修江书院、登云桥、大果寺、陈步云妻贞节坊、先农坛、内藏阁、塔下寺、邑厉坛等。只可惜,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大肆纵火焚烧,城内百分之九十的古建筑付之一炬,千年文明的见证毁于一旦。
吴城文化,即以吴城“望湖亭”“鄱阳湖”(古彭蠡湖或彭蠡)为中心的鄱湖文化。
吴城,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千年古镇。吴城地处江西五大水系交汇处。赣江、修河、饶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畅通。沿内河直达全省各地,经鄱阳入长江,可抵皖、浙、苏、沪、鄂、湘、川、渝等省市。自汉晋以来,一直在中原南北官道(鄱阳湖——赣江——大庾岭——北江)的水运码头。宋代以后,经济的发展,客货运量迅猛增加,使其成为江西盐业、纸、麻、糖、木材、海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埠和交通纽带,史称为“西江巨镇,拔起中流,蜿蜒数里,大江环其三面。民萃族而居,日中为市,商艘趋之”。乾隆到咸丰百余年间,吴城进入鼎盛期,口岸转输的经济功能已超过省府南昌,享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赞誉,与景德镇、樟树镇、铅山县的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
随着经济的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客和商人为了集会、寄寓、联系业务、解决纠纷和储存货物的需要,纷纷在吴城大兴土木,兴建同乡会馆。最盛时,全镇会馆达48座之多。较著名的有:全楚会馆(湖南、湖北)、山西会馆、广东会馆、浙宁会馆、福建会馆、徽州会馆、麻城会馆、吉安会馆、抚州会馆、武宁会馆、奉新会馆、都昌会馆、龙南会馆、建昌会馆、江西会馆(万寿宫)。这些会馆规模巨大、工艺精巧、雕梁画栋、叠额飞檐,富有各地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如全楚会馆纵深七进,前门在樊家垅街,后门延伸到黄土水运码头。内有水池、假山、花园和接官亭。会馆大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显得气势恢宏,镶嵌于吉安会馆门前的“理学名臣”四个遒劲大字至今熠熠生辉。
各会馆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异地风俗民情也极大地丰富了吴城的本土文化。坐落于繁华地段豆豉街中部的徽州会馆,每遇朱熹生日或午节之时,该会馆均要张灯结彩,锦绣的桌帏及椅子排列整齐,大殿正中神龛上的朱熹神像前摆满了燃着的大小香烛,照得屋内灯火通明,烟香袅绕。福建会馆供有天后娘娘的神位,山西会馆供有关羽神像,每逢这些神过生日,同乡人聚集到会馆中大祭和会宴数天,请外地戏班唱几天大戏(馆内建有戏台),几天几夜灯火不熄,鼓乐喧天,围观者众多,热闹非凡。饮食文化方面,广东会馆的狗肉,福建会馆的海菜也很有名气。
鄱阳湖、吴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演绎过多次较重要战事。最著名的是朱洪武(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还有最令人痛惜的是1939年3月17日至22日的日寇敌机狂轰滥炸,吴城陷落。一周的激战,古镇火光冲天,万家店铺化为灰烬,七万居民剩下两千,高峨宏壮的望湖亭面目全非、满身疮痍。
吴城的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其中流传最为盛行的还属“望夫亭”的故事。
吴城,是一座千年古镇。除了具有江南气息的鄱阳湖山水文化外,吴城的诗词歌赋影响极大。千百年来,吴城以其独特的山水位置,山势绵延、烟波浩渺,环境秀美、景色迷人,加上矗立于鄱阳湖之滨的千年古亭——望湖亭的沧桑历史,而吸引了多少名士贵宦,文人骚客登亭望湖,描写湖光景色,远望如烟庐山,遥想血腥战场,体味望夫情怀。在此之中,渔歌唱晚,题咏抒情,留下了不少佳句绝作。在吴城鄱湖文化里,出现了大量的以吴城“望湖亭”、“鄱阳湖”为题的诗作,他们泛舟鄱阳湖,登上望湖亭,放眼鄱湖景色。曾经游历鄱阳湖、吴城望湖亭的著名文人代表有:谢灵运、张九龄、李白、王安石、苏东坡、苏辙、范成大、陆游、朱熹、文天祥、张元幹、虞集、刘基、解缙、李梦阳、王守仁、唐伯虎、曾国藩、陈三立等。留下诗文的著名文人有晋代的谢灵运,唐朝的张九龄、李白、皎然、项斯、释贯休,宋朝的夏竦、余靖、赵抃、王安石、苏轼、苏辙、杨时、李纲、张元幹、陆游、范成大、李鼎、吴泳、陶梦桂、张埴、释行海、张孝祥、文天祥、仇远、陈深、严粲、胡大成、欧阳澈、回阳子,元朝的虞集、揭傒斯、胡奎、胡子忠、王旭、成廷圭,明朝的王翰、邓雅、刘基、朱善、杨基、王佑、杨士奇、尹昌隆、胡广、汪广洋、乌斯道、解缙、吴节、唐文凤、涂瑞、罗钦顺、娄素贞、王守仁、陆深、李梦阳、徐祯卿、黄省曾、苏祐、罗洪先、范钦、王慎中、李先芳、黎民表、吴国伦、真可、乐镗、姜璧、熊汝达、陈宗虞、樊王家、丁比召、朱又孚、邹元标、崔世召、刘铎、曹学佺、季孟莲、郭之奇、徐世溥、黄居石、袁懋谦、杨惟休、王原、龚敩、方问孝、万时华、田艺蘅,清朝的李元鼎、吴观、黄宗羲、周体观、王钺、徐昂发、丁炜、邹度竑、王士祯、邵长蘅、游龙、朱国汉、李绂、沈钟、林澍蕃、杨方立、曹茂先、曹秀先、高为阜、裘日修、汪轫、张琼英、熊为霖、宋荆宝、陶万达、冯询、郑小谷、冷采芸、吴坤修、彭玉麟、高心夔、曾国才、陶福履、叶同春、曾国藩、赵玉坡、宋廷梁、陈宝箴、范金镛、龙赓言、陈三立、胡雪抱、张恩准、赖学海,还有艾渭、辜季范、李育春、杨明哲、章际盛、练彩、章觐光、叶丹、释实佩、张承光等。
柘林文化,即以柘林李氏文化圈为中心的理学文化。
柘林李氏文化圈指以今柘林镇、三溪桥镇为中心的区域,也即柘林湖区域,即现在的庐山西海(柘林湖与云居山构成“庐山西海”。柘林李氏文化圈不含云居山文化圈)。其代表人物是理学大家朱熹的高足、大教育家李燔,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192年,朱熹福建沧州建“考亭书院”,李燔从教,学生最多时数百人,可谓空前。江西永修来此求学或任教的名儒有:李燔、胡泳、余宋杰、李辉、刘贲、吕炎、吕熠、吕炳、吕焘、吕焕、熊兆等。吕炎,同治《南康府志》、同治《建昌县志》载,与兄吕熠,弟吕炳、吕焘、吕焕,“同游朱子之门,学成隐居弗仕,道德闻望为时所重”。兄弟五人读书建昌芗山书院,人称五吕先生,乡人建五吕先生祠祀之。芗山书院,地址北乡驿南区(今江益镇,1993年6月,江益镇划归共青垦殖场代管,行政区域版图仍在永修县区域内),为五吕先生遗址,邑庠生吕玉宸重建。朱熹宣布李燔为衣钵传人,《宋史》人物传列李燔为“理学”名人。
柘林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吴王葬母孝传天下,桃花仙女浪漫纯情,宋朝李常与苏轼、黄庭坚情同手足,李燔与朱熹珠联璧合,明朝刑部尚书魏源公正清廉、刚正不阿,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至今,柘林湖还流传着神秘“磨刀李”、名人李常、李氏山房、李苏黄之交、理学李燔、司马村的传说,还有关于黄荆洞、吴王峰、天葬坟、朝天简、马喷水瀑布等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除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外,柘林的诗词歌赋文化像修江之水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柘林因山奇水秀,景色妩媚,加上神秘而传奇的“磨刀李”的悠久历史,人才辈出,而吸引了很多名士贵宦、文人骚客探秘寻迹。在此之中,题咏抒怀,相互酬唱,留下了不少丽词佳句。曾经游历柘林的著名文人代表有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等。留下诗文的著名文人代表有唐朝的白居易、杨嗣复,宋朝的王安石、李常、李安康、李崇德、苏轼、黄庭坚、秦观、李彭、王十朋、朱熹、李燔、区仕衡、丘葵,明朝的魏源、蒲秉权、周国庠、周国廉,清朝的李凤翥、江炯、张回澜等。
云居山文化,即以云居山佛教圣地为中心的禅学文化。
云居山坐落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南部,古名“欧山”。相传战国末年,秦兼并六国之际,楚怀王被骗入秦,楚将欧岌为保护怀王的后裔康王避难于匡庐。秦将王翦闻讯急追而来。慌乱中,康王走失,欧岌到处寻找不见,便循入此山修炼得道。人们为了纪念忠臣欧岌,就称此山为“欧山”。后来,人们又以此山“山势雄伟高峨,常为云雾所抱”,于李唐之后,又改名为“云居山”。古往今来,以其奇秀天成的自然景观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古人誉为“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洲”、“冠世绝境,天上云居”。
云居山气势雄伟,林壑清幽。登上山顶,却又是一番景色,这里群峰耸簇,中间是坦坦荡荡的小平原大坝子,遍布园林湖田,俨然一大城郭,又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又称此地为莲花城。在云居山顶的莲花城内,有大片连绵不断的竹林,无论是赤日当空,还是大雪压顶,这簇拥的根根翠竹,透着翡翠般晶莹。盛夏时节,步入竹林,仿佛空气也变成了透明的绿色,使人顿觉凉意透过心肺。在竹林的深处,掩映着一座享有盛名的禅宗圣地——真如寺。
云居山真如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当时琳宫耸峙,禅院栉比。晚唐时曹洞宗的祖师良价的弟子道膺曾做住持,距今有1200年历史。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镜,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道膺禅师应邀做住持,才使此寺闻名天下。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兴盛不衰,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
1953年,在虚云法师的住持下,真如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遭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政府出巨资对真如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如今殿堂、佛像焕然一新,寺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由四部分组成:前殿、正殿、藏经楼和偏房。寺旁有历代高僧的墓塔数十座。
云居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场所,山上的真如禅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发祥地,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国家重点开放寺庙。景区内人文景观还有瑶田寺、圆通寺、祗树堂、云门寺、上方庵,并保存有近百座古墓塔、多处摩崖石刻和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白玉佛等文物。景区自然资源有大中型瀑布7处,石鼓、石船、龟石、鸡石等象形巨石17块,还有明月湖、九曲洞等共50多处景点。
云居山真如禅寺为国家重点开放寺庙,高僧辈出,禅风浩然。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长性福大和尚和全国政协委员海灯法师相继担任过该寺住持,现由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一诚法师执掌法席。真如寺历代住持均认真奉行“农禅并重”之祖训,并以“世界最大、最正统的禅学中心”而誉播四海,使该寺禅风鼎盛。
除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外,云居山的诗词歌赋文化影响深远。千百年来,云居山以其山势雄峻、环境优美、景色旖旎,加上矗立于莲花城中心的千年古刹——真如禅寺的悠久历史,高僧辈出,而吸引了多少名士贵宦,文人骚客登山游览,或参禅礼佛,或读经论道,或探胜访幽。在此之中,题咏抒情,相互唱和,留下了不少佳句绝作。曾经上山的著名文人代表有白居易、皮日休、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朱熹等,留下诗文的著名文人有唐朝的白居易、皮日休、王贞白,宋朝的宗本、苏轼、了元禅师、黄庭坚、秦观、克勤禅师、李彭、王洋、释师范,明朝的陆深、余孟麟、张位、徐作、陆梦龙、真可、洪断、常慧、黄汝亭、蒲秉权、徐中素、朱谋珲、周国庠、周国廉、曾凤仪、圆悟、冯有经、王在晋、圆信、曹学佺、观衡、韩敬、方文、起高、沈傕、熊德阳、朱之蕃、汤宾尹、刘余泽、朱绕铭、罗治、姜斌、姜辅周,清朝的戒显、米汉雯、许延邵、李道泰、赵之俊、郑州玺、元鹏、音住等。其作品均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文以山题,山以文彰,世代相续,成为一笔有着较高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