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悍盗救徐林的聂四侯王
恩祖庙坐落于舜德乡青竹村徐早湾,始建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是徐姓弟子为铭记聂四侯王救其先祖徐林之恩所建。
话说公元1426年(明宣德元年),居于鄱阳湖沿岸屏峰的徐氏族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族长徐鹏程(字国,号天顺)的倡导下,组建了一支“徐”字号商船队。凭借其吃苦耐劳的付出及热情的服务态度及良好的信誉,深受客户的信赖。他们沿鄱阳湖上至豫章(今南昌),下沿长江至金陵(今南京)等周边的城市,生意十分红火。
1430年春节刚过,“徐”字号商船从浔阳郡(九江为中国十大米市之一)米市运送大米去豫章郡,族长徐鹏程因年长且事务缠身,没有前往,由其幼子徐林为船主,领航出发。此时的徐林年轻不显嫩气,年少更显稳重,徐氏族人都看重徐林。
春去夏至,转眼三个月过去了,靠帆借风而行的“徐”字号商船平安返航回家了,将门虎子,不辱使命,族人以徐林而骄傲。
夕阳西下,徐鹏程略备酒菜,约家族数人为儿子接风洗尘,徐林作为酒席的客人,你来我往,几杯下肚,就显得酒量不支,被其父搀扶着上床休息。
然而凌晨子鸡打鸣,徐林就发起了高烧,并且神志不清,尽是胡言乱语,没人能听出所以然,急坏了其父,寻医问药不见好转。徐林无缘无故一病不起,一直昏迷了七天七夜,七天七夜滴水未进,粒米没沾。面对昏睡不醒的幼子,徐鹏程悲痛欲绝、痛苦万分,村里都认为徐林死了,而其父母守在儿子身边,迟迟不肯安葬。
徐林昏迷了八天,绝望的徐鹏程看不出有生还的征兆。就在与族人安排徐林的后事时,徐林突然睁开了双眼,神奇般地苏醒过来,天下竟有这等奇事?父母惊喜万分,抱着徐林,眼泪夺眶而出,面对这场景,徐林甚是惘然,他仍身处豫章之行的意境之中,惊恐、恐惧令他手脚痉挛。
察言观色的徐鹏程,感觉到儿子豫章之行必有蹊跷,待徐林情绪稳定之后,细问徐林何故。徐林缓过神来,眼泪吧嗒吧嗒直流。
原来徐林的“徐”字号商船过湖口,经鞋山进入屏峰河定公庙水域,黄昏时分,船队被鄱阳湖强盗盯上了,强盗船在商船后紧追不放,徐林一时手足无措,乱了阵脚。船满载货物,速度上占不了上风,逃跑无望,只能听天由命了。
就在绝望之时,不远处隐约出现了一艘官船,快速向徐林“徐”字号商船驶来,官船船头站着一位头戴官帽、身穿蟒袍、脚穿朝靴的“官人”。鄱湖水盗为财急红了眼,不肯放过这到嘴的天鹅肉,无视官船的存在,疯狂之极。
“官人”第一感觉是碰上鄱湖水盗了,人命关天,不能不闻不问,一走了之。同时他并不知水盗的底细与实力,弄得不好会惹祸上身,招至灭顶之灾。官船上的兵勇在不停地喊话,震慑水盗。
水盗船对“徐”字号商船紧追不舍,步步紧逼,且舞刀弄枪,穷凶极恶施以威胁。“官人”忍无可忍,怒火中烧:“天下竟有这等为财红眼之人,看我怎么教训于你!”他传令手下兵勇,做好迎战准备。
就在贼船要贴近“徐”字号商船的刹那,“官人”当机立断,拉弓搭箭,对准贼船帆绳,“嗖”的一声,箭响帆落,贼船立马失去了帆做动力,如虎落平阳,在激流中打转,不得动弹。此时徐林货船,借助风势,快速航行,迅速拉开了与贼船的距离,成功逃脱。
官船随即紧逼贼船,众官兵在“官人”的指挥下,与湖盗进行了肉搏战,湖盗负隅顽抗,但毕竟是乌合之众,不是“官人”的对手,很快被一一制服。然而在登船制服湖盗的战斗中,“官人”却被湖盗的冷枪刺伤,血流如注。
是“官人”救了我们的命,并使我一船货物丝毫未损。
听到徐林的这番传奇经历,其父母内心实在感激,必要以恩相报。然两船相隔甚远且危急之中没顾及那么细致,因而没能询问恩人姓名,其父问徐林:“你是否还记得恩公的相貌?”徐林点头应答。
随后,徐鹏程带着徐林到处寻找恩人下落,找遍了周边村落、寺庙,最终在舜德长安寺的寺庙看见聂四侯王的塑像,徐林一眼便认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徐林激动得手舞足蹈,用手指着聂四候王的塑像,随声道:“是他!是他!就是他救了我!”
当即,徐林的父亲跪拜聂四侯王,并捐了善款,后来每逢初一、十五和聂四侯王生日,徐林一家人都来长安寺上香、祭拜,一年之中,要在适当时候将聂四侯王送至府中,祭祀一段时间,这样一直延续了十几代徐姓后裔。徐氏后裔为感聂四侯王救命之恩,为祭拜方便,商议将长安寺聂四侯王塑像请进徐府,轮流供奉祭拜,在最后一次送来后,就将聂四侯王神像请进了徐府祖堂供奉,没有送还,长期祭祀。长安寺与徐氏还打了一场官司,县老爷判道,“天下的菩萨天下人敬,既然徐氏人愿意供奉,就将神像留在徐氏,长安寺就再修聂四侯王舍身供奉。”
注:聂四侯王,姓聂,名讳友,字文悌,南昌人,生于赤乌(会稽王孙亮)年间,即三国时代吴国(即公元215~238年),受显烈王封之为徐姓恩祖。据《徐氏宗谱》记载:徐氏“十五世祖和二公娶黄氏,生子曰庭甫,十龄染疫症,死而复生,被黑脸红面二将擒去,得一少年,身穿盔甲,手执弹弓,力战,夺回维时公”。另据《徐氏宗谱》记载:聂四侯王曾任豫章太守、丹阳太守,他“惠政名于时,恪以兵胜”,因“魏复欲呈北伐,以书力谏,不从,后果无功矣,而侍中孙忌陵侯功,恪而祸之”,“殁时年三十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