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1895-194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 东北各地的鸦片加工厂

鸦片收购后,用麻袋包装起来,一般每袋装8块,每块100两,合计800两。除了一部分被储存起来准备待价而沽送到国际市场上之外,绝大部分都被运送到奉天、铁岭、绥化等三个鸦片制造厂,在这些工厂将鸦片加工成鸦片烟膏和吗啡,由禁烟总局批发到各市县旗,再由各个烟管所供给鸦片烟毒患者。“烟管所”,俗称鸦片烟馆,负责零售鸦片烟膏。在奉天,最豪华的烟管所是“群英楼”“萃英楼”“会贤楼”和“裕兴楼”。零售鸦片烟膏分为走份和吸份两种方式:所谓“走份”,就是允许鸦片患者把鸦片烟膏带回家吸食;所谓“吸份”,就是在烟管所中吸食。

在奉天东关小东边门外的鸦片加工厂由四个车间组成:规格车间将运来的鸦片除去包装,然后送到熬制车间。加工鸦片烟膏的程序是,先将豆子、麦子等加工成粉状,掺入加工吗啡后的渣滓,然后包装起来送入烟份工厂,这种东西叫作鸦片料子。熬制车间将鸦片切成条状,装入铜锅注入水溶化,溶化后经过过滤再进行煎熬,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鸦片料子(一般是八成鸦片二成料子,或者是七成鸦片三成料子),搅拌均匀,熬制成鸦片烟膏。接下来的程序是,把鸦片烟膏分包成烟份小包,每个烟份的重量约有0.5克左右,这种工序需要大量人工劳动,所以有数百名包装工,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1944年鸦片烟膏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两。按照鸦片质量分为三种:“福膏”“禄膏”和“寿膏”。

吗啡的加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技师、工人都是日本人,机器装备有大型蒸汽锅炉和各种化学分离、合成等设备。1938年将200万两鸦片加工成67万两吗啡。当时,伪满洲国有吗啡瘾的人约有44000人,每人每年配给9两,用去396000两,尚余274000两,走私进入华北地区和国际市场。1944年生产的吗啡与海洛因总数达到4吨左右。

奉天毒品加工厂的一位警卫提供了如下证词:“该工厂在厂长之下设庶务科、计划科、化验科等机构。工厂设备有三台机器,还有大小铜锅四五十个,分规格、煎熬制造、包装、麻药4个车间,工厂有500多工人,女工占70%。1.原料来源于热河、东边道、朝鲜等地,都是用火车运到沈阳车站,经过国际运输公司用汽车运至工厂。2.大烟规格,原来烟土是用麻袋包装,每袋8块,共800两。熬制之前,由女工将包装纸去掉送到煎熬部。3.煎熬部领到规格烟土,用铡刀切成条,装进铜锅,注入水溶化,溶化后经过过滤再进行煎熬,制成烟膏转送到包装部。4.包装部完全用女工进行包装。5.按各地专卖署的需要量,把大烟委托国际运输公司送到各个鸦片专卖署,再转给鸦片零卖所,进行毒害人民。6.该工厂日产烟膏大约1万两。”中央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选编·东北经济掠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848页。

这样,在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就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毒品网络,从罂粟种植到鸦片征收,从生鸦片的运送、加工到熟鸦片以及吗啡的分配销售,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日本人对鸦片的完全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