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人间词话》手稿本(2)

词最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①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②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语妙则不必代,意足则不暇代。此少游③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④所以为东坡⑤所讥也⑥。

注解:

①周邦彦《解语花·元宵》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②梦窗:吴文英(约1200—约1260),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是一位独特的江湖游士,虽然以布衣终老,却长期充当一些权贵的门客与幕僚,虽然曳裾侯门,但只为衣食生计,始终保持着清高独立的人格。吴文英把一生的心力都倾注于词的创作上。他的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义曲折。他拥有超强的想象力,往往通过打破时空的正常次序、错综叠映真实和虚幻的不同情景等手段,使词的意境扑朔迷离、诡异迷幻。他的词似乎不受理性和逻辑的约束,这种类似于现代意识流的表现手段使得吴文英的作品很难被古人所理解。宋代的张炎就指斥他的词说:“如七宝楼台,眩人耳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倒是清人的眼光比较准确,《四库提要》中说:“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对于吴文英的作品,显然需要我们作出新的解读。

③少游,秦观,见第八条注③。

④秦观《水龙吟》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鹙。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⑤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人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发展成为与当时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和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相抗衡的蜀学。苏轼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后又反对司马光对王安石新政的全面反拨,在政治上为新、旧两党所排挤,屡遭贬谪,四十四岁的时候又为人所构陷,遭遇“乌台诗案”,险些死于狱中。然而,苏轼始终保持着坦荡旷达的精神,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苏轼在创作上主张“自成一家”,他以诗为词,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抬高了词的文学、美学地位,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成为豪放词的开山者。苏轼的词和他的人格一样充满魅力,其词挥洒自如,不为音律所约束,激情充沛,想象奇绝,妙语天成。他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更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学者所景仰的一代文宗。

⑥《历代诗馀》卷五引曾慥《高斋词话》记载: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问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曰:“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秦问先生近著,坡曰:“亦有一词说楼上事。”乃举“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按,即苏轼的《永遇乐》词)。晁无咎(按,即晁补之)在座,云:“三句说尽张建封燕子楼一段事,奇哉。”

今译:

作词最忌讳用替代字。周邦彦《解语花》词中“桂华流瓦”一句境界极妙,可惜以“桂华”二字代替了“月”字。吴文英以后的词人用替代字的更多。之所以会这样,不是意境不足,就是用语不够巧妙。如果用语巧妙,根本不用替代;如果意境完足,更不用多此一举。这就是秦观词中“小楼连苑”“绣毂雕鞍”两句话被苏轼所讥讽的原因。

点评:

“桂华流瓦”一句教人唇齿留香,以“桂华”代“月”也是绝妙的构思。词和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词是口语化的,但是北宋后期开始,词人为了摆脱陈腐俗套多用替代字,用得好可以典雅隽永,用不好便沦为了修饰繁缛,所以秦少游的“小楼连苑”“绣毂雕鞍”两句为苏东坡所讥讽。

沈伯时①《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②‘刘郎’③等字,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④‘灞岸’⑤等字。”若唯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所讥也⑥。

注解:

①沈伯时:沈义父,字伯时,南宋词论家。

②红雨:李贺《将进酒》有诗云:“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后人借用“红雨”来代指桃花或落花。

③刘郎:指刘禹锡。刘禹锡《游玄都观咏看花诸君子》诗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后又作《再游玄都观诗》云:“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后人遂借“刘郎”代指桃花。

④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章台街,乃歌妓聚居之所。孟棨《本事诗》记载:唐朝进士韩翊负才名,与柳氏相爱。后韩翊出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从事,柳氏留居都下。三年后,韩翊以《章台柳》远寄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以《杨柳枝》相答:“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后来韩翊随侯希逸入京,寻访柳氏,但柳氏已为番将沙叱利所劫。淄青节度使帐下虞侯许俊为韩翊夺回柳氏,而侯希逸也为此事上表,终于将柳氏判归韩翊。后世遂以“章台”喻柳,又以“章台柳”借指青楼女子。

⑤灞岸:即灞陵岸。灞水流经长安东灞陵,有桥名灞桥,送客至此,折柳赠别。李白《忆秦娥》中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人遂以“灞岸”代指柳或送别。

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九《集部·词曲类二》沈伯时《乐府指迷》条下云:“又谓: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说书须用‘银钩’等字,说泪须用‘玉箸’等字,说发须用‘绿云’等字,说簟须用‘湘竹’等字,不可直说破。其意欲避鄙俗,而不知转成涂饰,亦非确论。”

今译:

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说桃不可直接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咏柳不可直接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这种说法唯恐别人不用替代字,如果只有这样才算工整,那么古今类书具在,还作什么词呢?难怪他的说法被《四库提要》所批评。

点评:

古诗词有很多白描佳作,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许多用典的名句,比如“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白描抑或用典,只是形式,若得佳作,还要灵活运用,若像沈义父所说用典模式化,那么诗词的生命力也便不复存在了。

十一

南宋词人,白石①有格而无情,剑南②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同时白石、龙洲③学幼安之作且如此,况他人乎?其实幼安词之佳者,如《摸鱼儿》④《贺新郎·别茂嘉》⑤《青玉案·元夕》⑥《祝英台近》⑦等,俊伟幽咽,固独有千古,其他豪放之处亦有“横素波、干青云”⑧之概,宁梦窗辈龌龊小生所可语耶?

注解:

①白石: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词人,一生清贫自守,诗词散文和书法音乐,无不精善。姜夔长于自度曲,他的部分词作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其词作清刚醇雅,词境幽冷悲凉,在辛弃疾豪放词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

②剑南: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二十九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陆游一生坚持着抗金复国的理想,屡受排挤和打击,中年入蜀担任军中职务,晚岁罢官闲居家乡。陆游流传下来的诗作有九千四百余首,词作一百三十余首,其作品既有飘逸奔放的特点,又有沉郁悲凉的风格,在诗坛上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首,在词坛上是辛派豪放词的中坚,对南宋乃至清末的文坛有着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③龙洲: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宋子虚曾称其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气义撼当世”。其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的方略,不为所用,后浪迹江湖,以词著名。刘过是辛弃疾的座上客,也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他以文为词,不守音律,造语狂宕,有时不免粗豪放肆,展现了江湖游士独特的生活命运和个性风格。

④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⑤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鹈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⑥《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唤、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⑦《青玉案·元夕》,见第二条注③。

⑧萧统《陶渊明集序》云:“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今译:

南宋词人之中,姜夔的词有格调而无情趣,陆游的词有气势而少韵味。其中能与北宋人相抗衡者,只有辛弃疾一人而已。近人师法南宋的词而疏远北宋的词,因为南宋的词容易学而北宋的词不容易学。学习南宋词的人,不是师法姜夔就是师法吴文英,因为姜夔、吴文英容易学而辛弃疾则不容易学。师法辛弃疾的人大都学习他的粗犷、滑稽,因为他粗犷、滑稽的地方容易学而超越别人的妙处不容易学。姜夔、刘过与辛弃疾同处一个时代,他们学习辛弃疾的作品尚有此种弊端,更何况别人呢?其实辛弃疾的好词,比如《摸鱼儿》《贺新郎·别茂嘉》《青玉案·元夕》《祝英台近》等,其俊伟幽咽之处固然是古今独绝,而其中豪放之处也有“横素波、干青云”的气概,岂是吴文英等人可以学到的呢?

点评:

辛弃疾和姜夔,好比金庸和古龙,一个宗师,一个怪杰,一个稳扎稳打,一个旁逸斜出,喜欢金庸的不喜古龙,喜欢古龙的不喜金庸。然而,江湖气象万千,各有所爱,何必苛求,你且看你的《射雕英雄传》,我自有我的《楚留香传奇》。

十二

周介存①谓:梦窗词之佳者,如“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唯“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②二语乎?

注解:

①周介存:周济(1781—1839),字保绪,一字介存,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代常州词派重要的词论家、词人。周济擅经学,兼通兵法。淮北枭徒为乱,周济屡败擒之,以所得赀购妖姬,养豪客,意气盛于一时,后悉弃去,隐居金陵春水园,潜心著述。其所辑《宋四家词选》及《词辨》为世所宗。其所提出的突出词的历史性和强调词的比兴寄托的理论,使常州词派发扬光大。然而周济自作之词却失之于晦涩,未能尽如人意。

②吴文英《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今译:

周济说:吴文英词中的佳句,如同“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我翻阅吴文英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其中实在没有与之相称的佳句。如果勉强算有的话,也许只有“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这两句吧。

点评:

吴文英如同一粒萤火,实在微不足道,然而“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一句比之一流词作毫不逊色,仅此一句,便可在灿若星河的宋代词坛觅得一席之地,就连一向对吴文英颇多贬低之词的王国维也对此青眼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