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
第一章 针刀专科医生ABC
第一节 针刀专科医生的义务ABC
针刀专科医生的义务包括治病,解惑,育人。
A.治病
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但凡从医者,应有悲怜之心。针刀专科医生的责任不仅是为了帮助病人摆脱痛苦,有时甚至是在拯救一个家庭。
在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的9年中,笔者曾写院歌“点燃生命之光”,表达所在团队的这一心声。
1992年10月,笔者本人在江西庐山参加汉章教授主讲的“全国第十六期小针刀疗法培训班”时,写下这样的诗句“千里车船历艰辛,衣更尘满杂酒痕,叩拜铁佛何所求?小小针刀济众生”。表达了笔者学习针刀疗法的目的和愿望。
笔者自1992年师从于针刀发明人朱汉章教授,从事针刀专科诊疗工作22年。对于治病,“安全”是最深的体会。
1.安全第一“安全”一词,《辞海》解释为“平安、无危险”,“保护、保全”。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例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这里的“安”是与“危”相对的,并且如同“危”表达了现代汉语的“危险”一样,“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概念。“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们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
医疗安全: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其核心是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与医疗效果是因果关系,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安全医疗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要做到医疗安全,首先,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职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其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再次,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持续地对医护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到奖惩分明。
针刀诊疗安全:是指病人的安全,针刀专科医护人员的安全,诊疗机构的安全。其中病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人类医学是一把双刃剑,针刀的威力是不可以低估的。笔者以为,要做到针刀诊疗安全,以下几方面是必需的。
(1)针刀专科医生除了具备全科医生知识外,应全面系统地熟悉骨科临床知识,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重视中老年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置。
(2)庞继光教授曾用“高、难、精、尖”来诠释针刀技术。精通四肢脊柱的精细解剖,保持充沛的体力和饱满集中的精神,得心应手地驾驭针刀,对于杜绝并发症的发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3)循序渐进地带教,不冒进,不蛮干,既保护患者,也是对学员,对带教老师所在医疗机构负责。
2.力争显效 已故中医大家王雪苔教授在香山科学会议第272次会议上讲,“中医的生命是疗效”,作为中医学范畴的针刀医学,换句话说,“疗效是针刀的生命”。针刀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大多是疑难顽症,患者对医生寄予厚望,疗效便成了针刀医生从患者和家属身上接过的一副担子。如何做到有效,甚或显效,笔者体会有以下三点:第一,诊断正确;第二,施术部位准确;第三,针刀操作精确。
3.减轻疼痛 病人对疾病转归的担忧、焦虑,对治疗操作的安全和对疼痛的惧怕都可能造成病人对针刀治疗时疼痛的敏感。除了针刀医生用心培养轻巧熟练的操作技巧外,减少进针点,缩短操作时间,设置温馨的背景音乐,亲切的话语交流,都可以舒缓患者的疼痛不适。王秀义教授曾描述针刀治疗过程:“中医微创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一次谈笑风生的旅行”。
B.解惑
门诊答疑、健康宣教、康复指导是针刀专科医生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的三部曲。
1.门诊答疑 病人看医生,心中带着疑惑,“我患了啥病?怎么患上的?能治好吗、怎么治、啥时候能好?”
医生通过礼貌的接待,耐心的倾听,亲切的询问交流,仔细的查体,寻找证据,并初步拟定诊断方向,推荐相关检查。待初步诊断建立后,或观察,或门诊处置,或住院治疗。推荐什么治疗方法,是否安全,疗效如何,有无副作用和后遗症,有无痛苦,需要多少时间,多少费用等,这些都是针刀医生在患者就诊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回答。既不利用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吓唬病人,也需要将疾病的可能转归向病人交代清楚,这些都是针刀专科医生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的体现,关乎医生个人口碑,也与针刀行业形象相关联。
笔者从事针刀专科临床诊疗22年。一向口碑不错,很受患者尊敬,其中很多源于门诊工作。患者觉得看病医生有爱心、有耐心、仔细、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解释到位,并以此建立医患信任。这是作为一个医生应有的本事。
2.病房宣教 几乎所有诊疗机构,都在做着如壁挂式、多媒体等一类的健康知识宣传。笔者在这里讲的健康宣教,主要针对每一位接受针刀诊疗患者个体的单独沟通交流,如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的纠正,饮食起居的建议指导,四肢关节功能保健教学等。
3.健康课堂 是集中院内外群体,采用多媒体,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开展的健康科普宣教,既可在院内,也可在院外,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举行健康科普讲座,在活动中可义务接受咨询。这一活动在笔者的医生生涯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工作的九年间,笔者先后在四川老年大学、四川省科技图书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电视台(SCTV-7,妇女儿童频道)、房地产公司联谊活动等无数次做公益性讲座。
C.育人
教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后者主要指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热爱针刀专业,对针刀行业有所贡献。行医一世,造福一方。
1.导师制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制可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针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导师制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方式的几个主要特点:
(1)导师制所关注的不仅是工作上的问题,更多的是个人成长问题。
(2)导师制鼓励长期的“一对一”的支持性关系。
(3)导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4)隐性知识的传承:对于针刀医学这门新兴学科来说,“隐性知识的传承”这一点很重要。毫无疑问,导师(师父)一般都是行业中德高望重的人士,其本身就是成功的典范。导师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但必须承认,快速成长的学习方式传播的并不都是显性知识,针刀医学专业学习者仅仅从书本上难以掌握到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亦不易掌握到非直视下精准的操作技能。而导师制在施行的过程中,学生(徒弟)从导师身上学到的往往是很难提炼的经验知识。
2.因人施教、由浅入深 针刀医学专科的从业人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多不具有系统的针刀医学理论和完整骨科的基础知识。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员的个体经历和知识结构,制定带教计划,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初学针刀的医生,从导师的诊治经验中得到鼓励的同时,可能会把针刀治病看得简单,忽视针刀技术的难度,模仿导师的操作形式,以为这样就可以把病治好,这种欲速不达的想法可能会埋下安全隐患。导师在掌控学员的进度时,应当本着“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严谨作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原则,就临床骨科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针刀操作常规等方面夯实基础,从浅部筋膜到深部操作,从四肢关节到脊柱部位的选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针刀诊疗技术。从既不放眼又不放手,到放手不放眼,过渡到部分疾病独立完成,直到所有病人针刀治疗独立完成。
笔者对于针刀治疗操作的带教进程依次为:
(1)四肢部初学(初级):肩部,膝部,腕部,踝部;
(2)脊柱部驾驭(中级):颈部,腰部;
(3)专病研修(高级):颈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
3.目标规划与进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量身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进程,不仅是在诊疗技术,更应涵盖读书、写作,病例素材收集整理、多媒体制作,论文发表、科研课题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推荐参加学术会议,接受系统培训,拓宽学员视野,结识和了解业内名家。对于个别有潜力的学员,应引导其确定研究方向,鼓励出版专著。
以上这些可能需要1~5年时间才可能看到效果。协助学员制订计划,检查和评估,提出新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是导师应具有的胸怀。同时,对于学员可能存在的惰性、消极,要不断地给予“鞭策”。
第二节 针刀专科医生的能力ABC
针刀专科医生个人能力的提高,笔者根据个人的成长体会,借鉴同行名家的经历,简略地从三个方面,提出九个问题。
A.诊治能力
1.诊断正确 看病、治好病人是医生基本的任务,也是医生一生追求的目标。正确的诊断是治好病人的前提。成功的经验源自于科学缜密的思维模式。在《实用针刀术》一书中,笔者本人提出的“三步逻辑循证推导诊断思路”,具有实战性,可供读者参考。
2.针刀施术部位准确 如何做到针刀施术部位准确?关键是对“部位”的理解。在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范畴里,最具威力的理论就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以患者疼痛与功能受限为线索,结合精细解剖便可以立体地确定出针刀治疗的部位。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针与刀解除该部位存在的病理状况(粘连、结疤、痉挛,挛缩、卡压,堵塞、积液等)。
3.针刀操作精确 所谓操作精确,即进针路径设计安全合理,稳、准、轻、快地解除病变部位的异常应力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是否正确、准确、精确,关键是看疗效。有的是即刻疗效,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的手指发麻,绝大多数都是针到麻去,快捷见效。有近期疗效,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的腰部与下肢疼痛,除个别例外,基本都是在住院期间症状便有效控制或消失了。有的是远期疗效,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行走功能障碍,需要一段修复时间。病人的症状改善或消失,大多在接受针刀治疗次日出现,5~7天达到疗效高峰。笔者对攀枝花市仁和区社区服务中心疼痛科2011年11月~2013年7月568例住院患者针刀治疗统计,在一律不用止痛药物的前提下,第一次接受针刀治疗后5~7天评估,按照好转30%为有效,好转50%为良好,好转≥80%为优秀作为判断依据,良好者占半数,有效和优秀总和接近半数,个别疗效欠佳。
一个住院周期中,同一个疾病安排2~3次针刀治疗。
如果第一次治疗后没有效果,需从诊断到治疗再次理清思路。两次针刀治疗无效,建议科内会诊,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B.教学能力
1.学术科研能力 医务工作者是科学技术工作者。从事学术科研工作,是由普通医生成长为专家、名医的必由之路。各行各业从业者众,而优秀者寡,究其原因并不全在于能力的差别,而在于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在于是否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为人师表,作为导师应该在学术科研方面有所作为。首先,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接下来围绕这个目标去阅读、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提炼出属于自我创新的元素。无论是写论文,抑或是出版专著,都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1)熟悉同行业,了解本行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精通本专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些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并可以复制推广应用;
(3)有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底,能够规范的撰写和公开发表。
2.带教育人能力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会做而且会讲。会做是能力,会讲则是一门艺术。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舍得”,甘为人梯。
3.经营管理 对于科室或医院来说,就是多收、多治、治好病人。从财务层面增长、患者满意度提高、内部工作流程改进到员工学习成长,这些都是经营管理能力的体现。
带教老师平时要坚持做好素材收集,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图文编辑软件,如:读书与笔记、专业内(书籍收集、会刊收集、口头交流备忘录)、专业相关(临床查体书籍、骨病科书籍、人体生物力学书籍)、影像资料收集、收集门诊住院病人的影像作为示教资料、整理收集影像资料分类管理、熟悉掌握收集整理资料所需要用到的图文编辑软件、CNKI检索查新,等等。
C.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成功的沟通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给予有用的信息和收集有用的信息,就像我们的双手,在一只手上我们想要陈述我们自己的观点,清晰,公正,有说服力,而在另一只手上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这是成功的交流所必需的。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1.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以心换心,以情换真,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正所谓“医者仁心”。
2.媒体沟通 从小针刀疗法问世,到针刀医学创建与发展至今,35年来,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功不可没。每一位成功的针刀专科医生几乎都有受到过媒体介绍与褒奖的经历,媒体是咱们针刀医学发展的催化剂,媒体是针刀医生与患者链接的桥梁。媒体工作者是针刀医生的盟友。
3.政府沟通 针刀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针刀能够星火燎原,在全国、全世界推广应用,并进入社会医疗保险项目。而能做到这一步,除了感恩于已故汉章教授打下的基础,同时与全国每一位针刀医学工作者的努力息息相关,即便是最基层的个体针刀医生,也在为针刀医学事业的发展积聚正能量。
第三节 针刀专科医生基本功ABC
A.临床骨科体格检查
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检查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帮助医生更好地做出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患者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治疾病的基础。详细、全面、仔细的查体是医生,特别是作为一名优秀的针刀专科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骨科临床检查的基本原则:
骨科查体露充分,视触动量加听诊。
全面顺序重对比,反复轻柔观血运。
特殊检查及影像,实验检查防漏诊。
1.视诊
方法:体位适当、光线良好、充分暴露、双侧对比、动静结合、整体与局部并重。内容:全身:体态、重力线;局部:皮肤、畸形、肿胀、萎缩,主动与被动的检查。注意事项:保护隐私,避免受凉。
2.触诊
方法:指腹、指背、双手触诊;内容:皮温、肌张力、压痛点、肿块、畸形、异常感,动静脉触诊。注意事项:手眼并用,手脑并用。
3.动诊与量诊
方法:关节测角器,皮尺;内容:关节活动范围、肢体长度、肢体周径;注意事项:肢体对称点选择准确,分辨鉴别实际上的长度与形式上的长度。
4.听诊
方法:用耳、手、器械感知语音、骨擦音、捻发音、关节弹响、骨传导,血管杂音;内容:骨擦音或骨擦感、骨传导试验,关节摩擦音和(或)摩擦感、血管搏动音;注意事项:听诊与触诊、动诊配合,在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时仔细倾听(图1-3-01)。

图1-3-01 查体:听诊
B.骨科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分类:普通X线片,CR与DR。
X线片的临床应用:创伤、感染、肿瘤、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关节炎。
X线检查的片位选择:颈椎五位片(正位、侧位、双斜位、张口位)或七位片(加照过伸位、过屈位);腰椎四位片(正位、侧位、双侧斜位);骨盆(正位、蛙式位);膝关节三位片(正位、侧位、髌骨轴位片)。
X线片的读片原则:身份识别、X线片质量评估、骨结构、骨骼周围组织、儿童骨骺线。
X线造影:将造影剂或空气或二者联合应用注入人体某一部位,采用X线摄片方法显示普通X线片难以观察的关节、软骨、韧带、脊髓、椎间盘等异常结构。
2.MRI检查的临床应用
膝关节病变(半月板退变和撕裂、交叉韧带损伤、隐匿性骨损伤、髌股关节退变评估),肩关节病变(肩袖退变、肩袖部分撕裂、肩袖完全破裂),脊柱病变(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脊柱感染、脊柱创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肿瘤。
3.特殊检查
(1)超声学检查:超声影像学已经成为骨骼影像检查的有利工具,优点在于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简单,是一种非侵袭性检查方法。现在,大多数超声可以进行动态实时成像,仅仅移动探头就可以获得包括矢状面和冠状面的不同层面影像。常用于肩袖和肌腱损伤的评估,软组织肿瘤,如血管瘤的检查,髋、膝关节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如静脉血栓和动脉狭窄的检查。
(2)核素扫描:是检测注入到血管系统中具有放射性活性药物介质在体内的分布,能够迅速的进行全身骨骼成像,显示病变分布范围,有助于了解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核素扫描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成像方法,但特异性差,不能区分导致核素浓聚的各种原因。核素扫描适应证:创伤,早期应力性骨折的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关节炎;骨感染。
(3)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即直流-感应电诊断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C.针法、指法、手法
针刀操作的基本功与外科手术相同,即稳、准、轻、快。
左手的指法与右手的针法合二为一,手触心会,心到针随。
手法轻巧、协调,松动调衡于谈笑间(图1-3-02~1-3-09)。

图1-3-02 持针,松紧适度,灵活如使针绣花

图1-3-03 小4号针刀,悬空切纸练习,力争切口成线

图1-3-04 膝后,拇指导航

图1-3-05 前臂,拇食指控制,做“加宽型十字”切口(便于挤出脂肪)

图1-3-06 胸壁,左中食指控制肋骨,右中指固定深度(1.5cm)

图1-3-07 颈后包块,左手抓提,并引导针刀操作

图1-3-08 筋膜,出针后双手拇指做深部松解剥离

图1-3-09 肩关节,针刀术后手法松解
第四节 针刀医生心灵火花ABC
病人是医生的老师;教学是创新的源泉。
用相机收集影像,用笔记录心得(图1-4-01~1-4-04)。

图1-4-01 患者,王某,女,39岁,针刀治疗前

图1-4-02 王某接受针刀治疗1年后

图1-4-03
2012年4月7日,发现带教学员采用针刀多点密集式松解治疗顽固膝内侧疼痛。效果好,病人术后反应轻微

图1-4-04
2013年3月19日,寰椎水平旋转。用“< >”括号描述C1横突,头上下斜肌关系,小结顺、反时针旋转与头痛部位关系
(陈关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