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樱桃番茄溃疡病
番茄、樱桃番茄溃疡病是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河北、安徽、广西发生严重。发病重的成片或成棚萎蔫死亡,损失惨重。
症状 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产生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致幼苗枯死。成株染病,常从下部开始显症,初发病时下部叶片边缘退绿打蔫后卷曲,全叶呈青褐色皱缩干枯。该病进一步扩展时,在叶柄、侧枝或主茎上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条状枯斑,茎部开裂,剖茎可见髓部开始变空,维管束褐变。病害扩展缓慢时,病茎略变粗,其表面生出较多不定根或刺状突起,终致病茎髓部全都变褐,造成全株枯死。果实染病,常由病株茎部向果柄扩展,致部分韧皮部
樱桃番茄溃疡病病茎溃疡状
大番茄溃疡病茎部溃裂
大番茄溃疡病病茎纵剖溃疡状
大番茄溃疡病病果上的鸟眼斑
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植安亚种扫描电镜照片(罗来鑫)
和髓部变褐腐朽,扩展到果实内部致幼果空瘪或畸形,胎座瘦小,生长停滞下来,造成种子色暗粒小,成熟度差,严重的常造成大量落果。染病果实上产生特征性的鸟眼斑,即中央暗褐色疮痂状隆起,四周乳白色,似鸟的眼睛,多个病斑融合使果实表面粗糙。
病原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 et al.,称番茄溃疡病密执安棒杆菌,属细菌界厚壁菌门棒形杆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内外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常从各种伤口或叶片的毛状体或幼果表皮直接侵入。带菌种子、种苗及未加工的病果调运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分苗移栽、整枝打杈也可传播蔓延。生产上出现连阴雨或急风暴雨后,病害发展很快,该菌一旦侵入番茄、樱桃番茄体内即快速扩展,引起大的损失。据桂林观察,早番茄6月中旬开始发生,夏番茄7月下旬~8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秋延后番茄苗期就有发生,始花期至幼果期出现第1个发病高峰,始熟期至采收盛期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重病区病株率达35%~40%,严重的绝收。
防治方法 ①对生产用种严格检疫,不得使用带病种子。②对种子严格消毒。用55℃温水浸种30min或用70℃干热灭菌72h或用1%盐酸浸种5~10h、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min,用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③提倡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高垄或高厢栽培。7~8月进行高温闷棚,方法参见番茄、樱桃番茄根结线虫病。④进行嫁接,采用抗病砧木嫁接育苗。贵州用当地品种小番茄作砧木,嫁接优质品种,可有效地防治土传溃疡病。补施石灰50~75kg,调节土壤pH值8,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疏植,单蔓整枝,每667m2栽1800株,通风透光,相对湿度低、农事操作露水干后进行。⑤第1穗果膨大初期进入发病高峰期马上浇灌33.5%喹啉铜悬浮剂800倍液混加72%农用高效链霉素3000倍液,或32.5%苯甲·嘧菌酯1500倍液混加77%氢氧化铜700倍液混68%精甲霜·锰锌700倍液,或整枝打杈前、后各喷1次33.5%喹啉铜悬浮剂8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