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实验八 Stern-Volmer猝灭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子间辐射能量转移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的两种典型形式;

2.掌握荧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表达的三种形式;

3.掌握分子间非辐射能量转移效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A分子的荧光(或磷光)强度随着体系中B分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时,B分子称为A分子的荧光猝灭剂(Q)。A分子的荧光(磷光)降低与猝灭剂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一数学表达式表示,称为Stern-Volmer方程,可用式(8-1)表示。式中F0FQ分别为无猝灭剂和有猝灭剂时A分子的荧光积分面积,τ0为无猝灭剂时A分子的荧光寿命,kQ为猝灭常数,kSV为Stern-Volmer常数。

  (8-1)

以猝灭剂摩尔浓度[Q]为横坐标,F0/FQ比值为纵坐标,可拟合得出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得出Stern-Volmer常数(kSV),若已知荧光分子的寿命(τ0),即可求出为猝灭常数(kQ)。kSVkQ值越大,表示荧光分子对猝灭剂越敏感,也反映出猝灭剂和发光分子之间的非辐射能量转移效率越大。

如实验中分别以咔唑-苯并噻二唑衍生物(CPTZ1和CPTZ2)为荧光传感分子,测试它们对质子[H+]的传感性,见图8-1。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荧光光谱仪、比色皿、容量瓶;

试剂:荧光分子(CPTZ1、CPTZ2)、THF、蒸馏水等。

图8-1 荧光分子(CPTZ1、CPTZ2)被质子猝灭的机理与光谱变化

四、猝灭常数测定

1.称取发光分子CPTZ1,配制两份浓度均为1×10−4 mol  dm−3的THF溶液,分别标记为1号样和2号样,待测。

2.称取发光分子CPTZ2,配制两份浓度均为1×10−4 mol  dm−3的THF溶液,分别标记为3号样和4号样,待测。

3.量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于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 mL,配制成浓度为1 mol  dm−3的盐酸溶液。

4.测试1号样和3号样的荧光寿命数值(τ1τ2)。

5.在2号样和4号样中,分别加入质子溶液,测试当质子的加入量从由0 µmol增加到30 µmol时,发光分子的荧光峰位和荧光强度变化,记录数据保存光谱(见图8-1)。

6.数据处理(表8-1和表8-2)

表8-1 CPTZ1和CPTZ2对质子的荧光传感性能检测

表8-2 Stern-Volmer猝灭常数计算值与作图


五、思考与讨论

1.不同分子之间能量转移的条件是什么?是以何种形式发生的?

2.在本实验中得出的Stern-Volmer曲线的斜率为正,代表什么含义?若斜率为负又代表什么含义?

3.Stern-Volmer猝灭常数代表着荧光猝灭还是磷光猝灭?还是两者都可以测定?

4.通过猝灭常数测定可以反映分子之间能量转移,这与本次实验检测质子传感有何关联?

5.如图8-2,为什么用CPTZ1和CPTZ2对质子的Stern-Volmer曲线的斜率不同,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6.可否用Stern-Volmer方程来测定自然界中某些光合作用的效率?

图8-2 CPTZ1和CPTZ2对质子的荧光传感Stern-Volmer方程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