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原子电子层结构的周期性,决定了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3.3.1 原子半径(rA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子模型可知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按概率分布的,由于原子本身没有鲜明的界面,因此,原子核到最外电子层的距离,实际上是难以确定的。通常所说的原子半径,是根据该原子存在的不同形式来定义的。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①共价半径 两个相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共价半径。如把Cl—Cl分子的一半(99pm)定为Cl原子的共价半径。

②金属半径 金属单质的晶体中,两个相邻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金属原子的金属半径。如把金属铜中两个相邻Cu原子核间距的一半(128pm)定为Cu原子的半径。

③范德华半径 在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是以范德华力(即分子间力)结合的。例如稀有气体晶体,相邻分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例如氖(Ne)的范德华半径为160pm。

表3-5列出了元素的原子半径(金属原子取金属半径,非金属原子取共价半径,稀有气体原子取范德华半径)。

表3-5 元素的原子半径

从中可看出各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周期和族中变化的大致情况。

原子半径在周期中的变化: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核的最外电子层每增多一个电子,核中相应地增多一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的增多,外层电子因受核的引力增强而有向核靠近的倾向;但外层电子的增多又加剧了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而有离核的倾向。两者相比之下,由于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自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渐减小的。

同一周期的d区过渡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新增加的电子填入次外层的(n-1)d轨道上,部分地抵消了核电荷对外层电子ns的引力,因此,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半径只是略有减小。而且,从ⅠB族元素起,由于次外层的(n-1)d轨道已经全充满,较为显著地抵消核电荷对外层ns电子的引力,因此,原子半径反而有所增大。

同一周期的f区内过渡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由于新增加的电子填入外数第三层的(n-2)f轨道上,其结果与d区元素基本相似,只是原子半径减小的平均幅度更小。例如,镧系元素从镧(La)到镥(Lu),中间经历了13种元素,原子半径只收缩了约13pm,这个变化称为镧系收缩。镧系收缩的幅度虽然很小,但它收缩的影响却很大,使镧系后面的过渡元素铪(Hf)、钽(Ta)、钨(W)的原子半径与其同族相应的锆(Zr)、铌(Nb)、钼(Mo)的原子半径极为接近,造成Zr与Hf、Nb与Ta、Mo与W的性质十分相似,在自然界往往共生,分离时比较困难。

原子半径在族中的变化:主族元素从上往下过渡时,尽管核电荷数增多,但是电子层数增多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原子半径显著增大。但副族元素除钪(Sc)外,从上往下过渡时,一般增大幅度较小,尤其是第五周期和第六周期的同族元素之间,原子半径非常接近。

原子半径越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越弱,原子就越易失去电子;相反,原子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强,原子就越易得到电子。但必须注意,原子难失去电子,不一定就容易得到电子。例如,稀有气体得失电子都不容易。

综上所述,除稀有气体外,一般来说,如果有效核电荷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越弱,原子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如果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越强,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随着有效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但其中副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2个,都是金属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由于原子半径只是略为减小,因此金属性减弱的变化极为微小。

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都是相同的,从上往下过渡时,尽管核电荷数是增多的,但原子半径增大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因此,元素金属性一般都是增强的。但其中副族元素从上往下过渡时,由于原子半径变化幅度较小,尤其是五、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更为接近,因此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变化不明显。

3.3.2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

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可用电离能(I)来衡量,结合电子的难易可用电子亲和能(Y)来定性地比较。

(1)电离能(I

气态原子要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即电离),必须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而消耗能量,这种能量称为电离能(I)。其单位kJ·mol-1

从基态(能量最低的状态)的中性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由+1价气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第二电离能(I2);其余依次类推。例如

Mg(g)-e→Mg+(g)

I1H1=737.7kJ·mol-1

Mg+(g)-e→Mg2+(g)

I2H2=1450.7kJ·mol-1

镁的电离能数据如表3-6所示。

表3-6 镁的电离能数据

从表3-6可以看出

I1<I2<I3<I4<I5<…

这是由于随着离子的正电荷增多,对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因而外层电子更难失去的缘故。

I1<I2<I3<<I4<…

这是因为电离头2个电子是镁原子最外层的3s电子,而从第三个电子起,都是内层电子,不易失去,这也是为什么镁形成Mg2+的缘故。

显然,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小,原子就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弱。这样,就可以根据原子的电离能来判断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进而比较元素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一般情况下,只要应用第一电离能数据即可达到目的。因此,通常说的电离能,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指的就是第一电离能。

元素原子的电离能,可以通过实验测出。表3-7为各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

表3-7 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从表3-7可看出,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电离能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同一周期从左向右过渡时,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失去电子从容易逐渐变得困难的缘故。这表明同一周期从左向右过渡,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副族元素从左向右由于原子半径减小的幅度很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略为增强,因而电离能总的看只是稍微增大,而且个别处变化还不十分规律,造成副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变化不明显。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过渡时,电离能逐渐减小。这是由于从上往下核电荷数虽然增多,但电子层数也相应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的因素起主要作用,使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因而逐渐容易失去电子的缘故。这表明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副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半径只是略为增大,而且第五、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又非常接近,核电荷数增多的因素起了作用,第四周期与第六周期同族元素的电离能相比较,总的趋势是增大的,但其间的变化没有较好的规律。

值得注意,电离能的大小只能衡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离子的难易程度,至于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阳离子的倾向,还是应该根据金属的电极电势来进行估量。

(2)电子亲和能(Y

与电离能恰好相反,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基态的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按结合电子数目,有第一、第二、第三电子亲和能之分。例如,氧原子的Y1=-141kJ·mol-1Y2=780kJ·mol-1,这是由于O-对再结合的电子有排斥作用。第一电子亲和能(Y1)的代数值越小,表示元素原子结合电子的能力越强,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由于电子亲和能的测定比较困难,所以目前测得的数据较少,有些数据还只是计算值,故应用受到限制。表3-8提供了一元素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

表3-8 一些元素原子的电子亲和能①

①括号中的数字是计算值。

从表3-8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周期或族中,电子亲和能的代数值一般都是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加的。这是由于随着原子半径增加,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的缘故。故电子亲和能在周期中从左向右过渡时,总的变化趋势是增大的,表明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主族元素从上往下过渡时,总的变化趋势是减小的,表明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3.3 电负性

前面已经提及,某原子难失去电子,不一定就容易得到电子;反之,某原子难得到电子,也不一定就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严格来说,电离能只能应用来衡量元素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电子亲和能只能应用来定性地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为了能比较全面地描述不同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鲍林提出了元素电负性的概念。所谓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分子中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他指定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的电负性值χF=4.0,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其他元素的电负性值(表3-9)。

表3-9 元素的电负性(L.Pauling)

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可以衡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元素的电负性值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元素的电负性值越小,表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金属性越强。从表3-9中可见,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表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表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至于副族元素,电负性变化不甚规律,以至金属性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规律。

需要说明两点:电负性是一个相对值,本身没有单位;自从1932年鲍林提出电负性概念以后,有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由于计算方法不同,现在已经有几套元素电负性数据,因此,使用数据时要注意出处,并尽量采用同一套电负性数据。

3.3.4 价电子和价电子层结构

元素原子参加化学反应时,通常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等方式达到最外层为2、8或18个电子的较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价电子。价电子所在的亚层统称为价层。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指价层的电子排布式,它能反映出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但价层上的电子并不一定都是价电子,例如,29Cu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104s1,其中10个3d电子并不都是价电子。有时价电子层结构的表示形式会与外围电子构型不同,例如,35Br的价电子层结构为4s24p5,而其外围电子构型为3d104s24p5

价电子的数目取决于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对于s区、p区元素来说,外围电子构型为ns1~2ns2np1~6[或(n-1)d10ns2np1~6],它们次外电子层已经排满,所以,最外层电子是价电子。对于d区元素,外围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未充满的次外层d电子也可能是价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