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概述

1.1 居住区景观的发展

居住区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且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居住区景观作为城市景观发生的载体和细胞,占有并组成了一定的城市面积,它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整体城市景观的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体现居住文化和城市精神,也反映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需要(图1-1)。

图1-1 泰国Pyne by Sansiri屋顶花园俯瞰

城市建筑被景观绿地所包围,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1.1.1 国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

国外对于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实践较早,这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给城市结构带来的变化(图1-2)。但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使人类的居住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图1-3)。人们开始为缓解社会矛盾,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图1-2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街巷

图1-3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街景

城市的发展严重污染了城市,使人类的生活受到极大的考验

1817年,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针对社会矛盾提出了“新协和村”的概念,对居住区在人口规模、布局形式、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设想。1909年,英国制定的《住宅与城市规划法》中最早提出了“舒适性”的概念,经不断实践后,逐渐将研究方向由生活扩展到生存,在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一定的影响。19世纪末,英国政府以“城市改革”和“解决居住问题”为名授权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进行调研,并出版《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通过“明日的花园城市”示意图解方案,提出将活跃的城市生活与美丽的乡村生活结合在一起,倡导新的城市生活,也深深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对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实践。

工业化带来的严重污染使得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重视居住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此形成“住宅生态学”理论,其研究对象为居住小区与人和居住小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追求生态平衡和和谐社区的创造。70年代初,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舒适、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根据新城市和居住区的建设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在美国展开了以“滨海镇开发”为代表的“新城市主义运动”,运用都市主义的观点来解决美国的郊区住宅问题。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4届大会发表了《华沙宣言》,指出:“要认识人类—建筑—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建筑师、规划师在形成人类环境过程中有着历史的责任。”90年代初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开始探讨生态型城市建设居住环境的问题,其中包括提供健康与安全的生活条件、多样性的社区服务、倡导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及居民生态意识等相关的人居环境建设理念。此外,每年一度的国际人居环境研讨会也不断推动着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更多国家参与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话题和实践中。其中,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英国的规划学家大卫·路德林针对城市中心的居住区开发,探讨 “可持续发展的邻里理论”,关注构建良好的公共空间结构,以人性的观点来处理城市生活空间的各个环节,使其变得富有魅力,成为人们乐于选择居住的高尚场所(图1-4~图1-7)。

图1-4 荷兰阿姆斯特丹Westergasfabriek工业遗址改建

项目位于一个汽油厂重度污染的基地,人们通过生态设计,来解决工厂所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工业革命到生态运动,体现出人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和观点在不断改变     

图1-5 荷兰阿姆斯特丹Westergasfabriek工业遗址改建

北广场中的油罐设备与水景形成生动宜人的工业景观

图1-6 阿姆斯特丹Westergasfabriek工业遗址改建区北广场

图1-7 石材铺就的线性浅湖

1.1.2 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所呈现的问题

(1) 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

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原型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行列式(图1-8)、周边式(图1-9)、街坊模式和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并围绕“实用、坚固、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勤俭治国的战略方针而展开,主要解决急剧的人口膨胀而带来的居住问题,是当时政府的紧缩行动和对大规模中国民族居住形式探讨的结果。因而,早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建筑的附属,往往是简单的绿化设计或见缝插针的拼贴,以园艺绿化为主,且与建筑空间过渡生硬,使得整个住宅区显得机械、呆板、缺乏人情味。

图1-8 行列式住宅布局

图1-9 周边式住宅布局

改革开放带来城市建设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后,住宅市场不断活跃,借由国外各种新思潮和新理念的引入,以及人们对于居住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最终迎来商品房发展的高潮。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设计好坏往往关乎居住区的档次,是房产销售的卖点。居住区景观设计除配合建筑满足居住的基本功能外,也开始讲求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的结合,注重居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和设计多元化的表达。

(2)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所呈现的问题

我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形成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催化,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急功近利的诸多问题,使得居住区的品质良莠不齐,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缺乏设计协调。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步,景观设计师没有在第一时间参与到居住区整体设计的讨论中来,有些甚至省去了景观设计过程而由园林绿化师完成绿化种植来作为景观设计,割裂了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和各自的作用,带来了建筑与整体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图1-10)。其次,在设计上可能由多家公司共同完成,彼此间缺乏沟通,致使出现风格不一和细节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居住区整体景观的效果。

图1-10 国内某居住区庭院景观

该居住区景观缺乏考量,景观与周边建筑不协调

② 缺乏科学的设计考量。首先,一些开发商为了追逐利益和快速的回报,大大缩短景观设计的流程,将居住区景观设计视为绿化种植,简单地追求绿地率和视觉感受,使景观设计成为机械式量化填充,不注重景观种类的搭配,不关注生态性原则。其次,一味地追求设计效果,忽略景观设计的功能性,既没有为建筑服务,也没有满足人的活动需要,往往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失去了景观设计的基础,其过度的“包装”也违背了自然的平衡(图1-11、图1-12)。

图1-11 加拿大温哥华的日式庭院住宅

建筑、景观、绿化之间相互融合,存在密切关系

图1-12 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关系

住宅建筑作架空处理,与水体避免接触,与湿气保持一定的隔离,既保护建筑体,同时也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③ 缺乏个性化设计和深入推敲。以上海为例,从改革福利分房,到实行住房商品化,人均居住面积从1991年的6.7㎡猛增至2009年的17.2㎡(图1-13),住宅房地产项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为加快建设导致了诸多的设计复制现象,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无论在规划还是景观小品和设计风格等方面都变成了“流水线”产品模式,照搬照抄的问题严重,没有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和探讨,城市居住区也变得雷同而缺乏个性。此外,又由于空间布局片面地讲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功能性的界定和细致的推敲,使得空间属性不清,动静空间相互影响干扰,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图1-13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④ 缺乏人文关怀。现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而目前的居住区景观缺乏对于多空间格局多层次的推敲,大部分的景观设计适用于成年的健康人,没有从长远的、多方面的使用角度来关切不同人群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降低了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不能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此外,城市生活往往节奏快、压力大,人们迫切需要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也需要与他人交往来改善人际关系,而这些因素都未能被重视,景观环境的塑造不能营造人与自然亲近和人与人交流的良好氛围。

因此,居住区景观设计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不仅要营造舒适齐备的“硬”环境,也要调节好人居的“软”环境,为创造和谐社会而努力,这也是景观设计师必备的社会责任(图1-14)。

图1-14 以色列the REAL estate社区

这个新的空间会不分老幼全年接纳任何人的散步和停留。这个设计激发了居住空间的活力,具有趣味性和个性的空间,增强了人群之间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