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刺激城市与人类精神发展的思想探索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地域性群体精神,它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从外在看,城市精神表现为一种风貌、气氛、印象;从内在看,城市精神则更多表现为一种市民精神,是这个城市市民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的体现,也展现出一种群体的价值共识、审美追求、信仰操守。由此可见,城市精神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发展催化剂和推动力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理想和精神的物化形式,反映着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历史和文化信仰,同时又以视觉审美的形式诠释着城市精神,强化城市个性。优秀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能够折射出这座城市文化、环境和人们的心理,是城市文化的最佳展现。如美国自由女神像不仅成为美利坚民族象征,也是一种城市精神,呈现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震撼,背后更潜藏着一座城市和人民向往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力量。丹麦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这是丹麦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Edvard Eriksen)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塑造的。自从落户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海港后,它已经成为了丹麦的象征(见图3-15)。
图3-14 《深圳人的一天》
图3-15 《美人鱼》
爱德华·埃里克森(Edvard Eriksen),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1913
在我国,也有一组群雕《深圳人的一天》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见图3-14),它记录了深圳街头18个各个社会阶层的市民真实的生活状态。铜像背景是4块黑色镜面花岗岩浮雕,上面还记录了创作当天深圳城市生活的各种数据,包括国内外要闻、股市行情、天气预报、农副产品价格等,仿佛把市民平凡生活的短暂片刻凝固成永恒的历史。这种亲切、逼真的公共艺术作品受到了普通市民的喜爱,甚至成为了深圳市民的骄傲。公共艺术不再是高台上冷冰冰的雕塑,而是真正走进了人们的世界,这样的作品成为很多深圳普通市民谈论的话题,让人们能够找到和自己职业、地位相同的人物形象,体现着一种公共精神。同样具有精神标识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或者景观构筑物还有很多。这就像语言的表达形式能够反映人类各民族精神的多样性,而对于相同的经验,不同的民族又会有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见图3-16)。相较于平时所用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视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间人类交流的符号和工具,对人类在精神交流和沟通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3-16 《云》(Clouds)
奥拉夫·布瑞林格(Olaf Breuning),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东南入口,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