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挖井人”德鲁克
了解了巴纳德这个“圈外人”之后,再来看一个“圈内人”德鲁克。
说德鲁克是“圈内人”,是因为从正式的身份上来看,德鲁克一直是在大学里面做学问的人,所以,他是研究领域的“圈内人”。但是,这样给德鲁克定位就太浅显了。坦白地说,德鲁克是一个并不像“圈内人”的“圈内人”。德鲁克不认为管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科学,这种观点和一些主流观点有所分歧,但实践证明,他的理解更为透彻,管理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管理没有标准答案
到这里,大致就可以看到德鲁克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了。试问: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人文学科?
当然,如果谁都不“得罪”的话,可以说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人文学科。但是,如果回到组织行为学本身的内容来看,想想“合作”“人际关系”这些根本的字眼,组织行为学其实更像是一门人文学科。
这就提示我们,一旦涉及人的问题和关系问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管理者没有一种绝对的方法可以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用什么方法得看是面对什么样的人。企业也没有一种绝对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永远保持竞争优势,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得看企业自身的选择能不能跟环境的变化匹配起来。
所以,组织行为学一直在努力平衡人和组织的关系、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还要平衡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这是这门学科的艺术和灵活性所在。这些问题协调不好,组织和人的绩效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科学和学科不是一回事
因为和当时主流观点存在分歧,德鲁克曾自谦地说,他在学术界不是很受尊重,但事实上,他用毕生的精力呈现了管理的实践价值,正是他从实践角度对管理的重新定义,才开辟了管理学科的新篇章。中国人有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要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不能忘了这门学问的源头,而德鲁克就是那个挖井的人。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德鲁克的贡献。
探讨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本身就是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之一。所以,对于这些代表人物,我们在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的同时,也可以去品味或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特质。
事实上,德鲁克自谦又自信。这样的混合特质从他的言语中可以大致感受到。德鲁克晚年在评价他一生的重要贡献时说,他创立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当然,对此稍有争议。争议的地方并不是要否定德鲁克本人的贡献,而是从时间轴来算的话,不少人会认为创立了管理学的人是泰勒。今天我们常说,管理学有一百年的历史,这是从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算起的。而德鲁克的一系列著作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才陆陆续续发表的。但是,尽管如此,却不能仅仅因为时间的原因而否定德鲁克自己的说法。
当然,就像是辩论赛一样,到底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看在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住每一种观点的本质。所以,争论到底是谁创立了管理学,也不是目的。认识和判断这个问题的关键和依据,要比争论本身更有意义。
这里的关键在于,要看到当中的两个关键词——“科学”和“学科”。这两个词看似只是颠倒了字的顺序,但意思是不一样的。
如果把管理学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其创立者就可以追溯到泰勒。所以,准确地说,泰勒是“科学管理之父”。在科学管理当中,科学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工人在搬砖,他每次搬几块砖,保持什么样的速度去搬砖,才能保证这样一天下来用的力气最少,同时搬运的砖最多,这个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这个“最优解”就是科学管理的答案。通过科学管理,人们的劳动效率就能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如果说是泰勒创立了管理学,得有个前提,那就是“科学”管理学。
通过量化的方式探索最优解,这是科学的逻辑。把“科学”这两个字倒过来,变成“学科”,意思就不同了。简单地说,得有人去学这门学问,这门学问才能算得上是一门“学科”。
管理:组织生长的器官
构建管理“学科”的关键人物,正是德鲁克。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对“圈外人”巴纳德来说,“组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词,那么对于德鲁克来说,这个必不可少的词就是“企业”。那么,管理是什么呢?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就是企业的一个器官,因为有这个器官,企业可以活得更好。换句话说,如果管理这个器官出现问题,不能发挥出功效,企业可能就活不好,会生病,甚至病死。不过,好的管理又可以让企业死而复生。
试想,如果现实当中真的有这样一门学科,企业通过学习它,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长寿,那么哪个企业不愿意去学呢?这门以“企业实践”为导向的学科,正是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者,正是德鲁克。
所以,德鲁克的研究逻辑是,先找到优秀企业,再去看是什么因素让企业变得优秀,把原因总结出来之后,再把它复制到更多的企业,从而让更多企业变得优秀,也就有了更多的优秀企业。这就是德鲁克的“组织研究方法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通用汽车无疑是优秀企业的代表。1946年,德鲁克出版了研究通用汽车的著作《公司的概念》。这是德鲁克的第一本管理学著作,德鲁克说他创立了管理学这门学科,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本书展现了一个大型企业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或者说,要成长为一家大型企业,组织的结构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是什么,答案就是分权管理。
这个答案在《公司的概念》中被很明确地讲出来之后,很多企业都来学习这本书,包括曾经在同一时期被通用汽车超越的福特汽车公司,也开始重新调整自己并再度和通用汽车并驾齐驱。这个时候,管理学在企业界的真实影响力才被释放出来。因为只有管理学真正指导了企业的实践,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才会有人主动来学习这门学问,而在反反复复的应用和不断总结当中,管理的规律也不断成熟,才有了这门学科。
所以,无论是管理学还是组织行为学,“实践性”都必不可少。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必须有“实践界”的认可,形成影响力,才能让这门学科越走越远、路越走越宽。
就像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所说的,早年他到商学院找工作,想去教管理学,常常被拒之门外,认为这个学科没有太大用处,直到德鲁克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在中国更是如此,德鲁克恐怕是对中国企业界影响最深的西方管理学家之一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很多学者和研究者,包括很多学习者在内,其实都是以德鲁克为代表的这些管理学拓荒者的受益者。
勤奋带来绩效
除了内容上的贡献,事实上,德鲁克的人生本身就在演绎着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规律,可以被视为组织行为学观察人格的案例。来看看德鲁克身上有哪些可能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有定力
首先是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要受外界环境干扰。
或许是时代的诱惑太多、变化太快,社会整体太浮躁,或许是每个人内在的价值观不同,今天太多人总是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迷失自我。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有这样的习惯:总是想看看别人怎么活,然后再活给别人看。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试问,我们自己内在的价值和定力在哪里?
其实德鲁克并不是管理学出身。当然道理很简单,那个时候还没有管理学,至少也是极不成熟的。他最早是一名社会学者,早年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在做完社会学的两部重要研究著作之后,也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相继出版的《经济人的末日》和《工业人的未来》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根本的论断:社会要前进,靠的不是个人,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
组织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国家要变得富强,必须有大量的优秀组织。组织这个单元既保证了社会的繁荣,也成为个人成长和发挥价值的平台,是帮助人实现信仰和理想的地方。所以,把优秀组织成功的原因找出来,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而当时最优秀和有说服力的组织,莫过于那些可以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大企业了,所以德鲁克决定去研究企业。
但是,当时的德鲁克受到很多领导和同事的“阻挠”。他们都劝德鲁克不要进入这种前途不明的领域,都告诫德鲁克别去转型,社会学本来已经做得不错,这样下去很可能会毁掉德鲁克的学术前程。当然,这些人应该也是出于好意,因为那时企业和其中的规律管理学的确太不成熟,但德鲁克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且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又何尝不是“管理学之父”呢?另外,他研究管理学的逻辑恰恰是服务了社会,丰富了社会学科的新分支——管理学,谁又能说他离开了社会学呢?
持续努力
其次是保持一生的勤奋。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有学习意义的是,德鲁克一生都非常勤奋,直到2005年11月11日96岁离世之前,他几乎一直都在写作。
很多人都尊称德鲁克为“大师中的大师”,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德鲁克先生一生的勤奋。
德鲁克一生出版了将近40部管理学著作,这些著作跨越的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期,他有差不多70年的时间都在连续写作并将作品公开出版。不要说在管理学领域,这在任何领域都是非常难得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是和巴纳德这些老一辈的管理学大师一起发表的,而在后面的60年中,德鲁克见证和陪同一代又一代的管理学大师的成长。在20世纪90年代成名的柯林斯等新一代管理学大师诞生之时,德鲁克和他的作品仍一直活跃在管理学的舞台。当柯林斯等很多后辈都被称为大师时,德鲁克自然已经是“大师中的大师”了。不少人都知道“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可是对于这个称呼,科特勒自己却说,如果自己是“营销学之父”,那德鲁克就是“营销学鼻祖”了。
事实上,除了将近40部著作之外,德鲁克还有将近40篇论文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这也是一个很难打破的纪录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做一个类比的话,德鲁克有点像是功夫电影里面的成龙。已经60多岁的成龙至今仍活跃在大银幕上,在几十年的电影生涯中,他伴随了几代动作演员的成长。而德鲁克也伴随着几代管理学大师的成长。
我们不是只关注这样一种头衔或者称号,更不是将它当成一个玩笑来看,而是要去体会和学习这个“光环”之下的道理。
德鲁克一生的勤奋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组织行为学中的黄金定律:绩效来源于行动。这个规律贯穿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组织行为学谈个性和认知,谈激励理论、领导理论和变革理论,目的都是鼓励人做出积极的行为,进而取得绩效。
所以,“组织行为学”首先是个“行为学”,我们要看到“组织”这个关键词,但更不能忘了“行为”这个关键词。少了这个部分,组织就不会取得绩效。
保持积极
这里把德鲁克说得这么好,难道德鲁克就没有缺点吗?当然一定会有,人无完人。不过,这里更需要说明的是组织行为学的另外一种对待事物的方式,即“积极”地看待事物。
组织行为学和另外一个邻近学科——积极心理学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更加积极的眼光来看世界,并且做出更加积极的行动。
所以,最后值得学习的就是德鲁克始终主张的积极观点。借助德鲁克“用人所长”的观点,我们去看别人的缺点,努力去抓住别人的小尾巴,对我们自己其实是没有什么好处的。重要的是能不能看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能不能发挥别人的长处,这是我们自我管理时要做的工作,也是管理者管理员工时要做的工作。
这样来看,德鲁克的“挖井”故事已经告诉了我们组织行为学的公理:要取得成效,就要有内在的定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并且要为之付出持续的行动。这一点没人可以取代,因为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获取绩效的其他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