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卧龙保护区
马奇涛在成都灌县战犯农场曾亲眼目睹二个犯人争饭吃,一个犯人一脚踩碎了一个国民党军统的脑袋,当即脑桨迸裂,白色的脑桨四处喷射。曾经在重庆军统和后来的国军战斗部队出生入死的马奇涛看得目瞪口呆,吃饭的筷子掉到地上都不知道。从此,马奇涛一看见穿军装的人害怕得要命,心口就没命的跳。但是,马奇涛毕竟是军人出身,他还要为党国反攻大陆作准备,还要寻找失散的儿子。所以,马奇涛劳改回到重庆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台湾原军统特工取得联系,企图东山再起。
刑满释放回到重庆杨家坪,马奇涛暂时落脚在表兄徐敬家里,即杨家坪鸡毛巷10号。这时侯的杨家坪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像。全国足球甲级联赛首轮赛区便在杨家坪足球场。足球使马奇涛完全放松了对台湾试图打回来的梦想。当地一场四川对阵河南足球队的比赛,四川足球队的前锋巧妙过人轻松连过数人,轻轻一脚将皮球捅进网窝时,马奇涛同志看上去极其平凡的一张脸上,流出了泪花。杨家坪体育场岩石上层层层叠叠坐着的足球球迷,全都站了起来;马奇涛同志热泪盈眶的同时,他完全忘记了腋窝下插着的一支只有七发子弹的斯捷金斯手枪。这个在民国时期视足球为生命的同志,就是这一刻下决心要把一切献给伟大的足球,即便是此人穿在最里层的一件破旧的球衣也是印着10号。马奇涛就是这个时侯把党国的利益置若罔闻。当他得知四川足球的基地在成都并将在成都还将打一场比赛时,马奇涛决定要远赴省城去看望另一位抗战时期的朋友,共产党地下交通员潘先生。
这天徐敬回到山城的一间贫民窟,发现暂住在他这里的马奇涛不辞而别了,他惊奇地发现,床头的一口破箱子上压着一张纸条:
徐敬兄台,我此去成都一趟,数日后回,即日。匆匆。
云飞顿首
徐敬不知这个不速之客为何匆忙而去,是发现了异常,还是另有目的。就在这个时侯,一个户藉民警走进了徐敬的泥土屋。
徐敬回到杨家坪是1965年冬天。
徐敬参军出川与日军作战,在部队中结了老乡马奇涛,马奇涛在战斗中不知去向,而徐敬在战斗中加入了八路军,并随第四野战军攻进重庆,后又入朝作战,由部队安排回到重庆进了杨家坪某坦克工厂当工人,并娶妻生子。妻子是杨家坪附近农民,徐敬于是选择住在杨家坪城乡结合部的动物园围墙外,一是种一点自留地,二是这里地域宽阔,空气清新,也算是解甲归田。马奇涛的离去,徐敬并不在意,而徐敬本人对一件事至今仍耿耿于怀。现在那个令他朝思暮想的女人终于睡在了他的一张老牙床上。
大约十天后的一个早晨,人们发现睡在徐敬家里的郁雪红不知去向,躺在门边竟是多年未归的马奇涛!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天的郁雪红走出了杨家坪鸡毛巷。
重庆是山城,房子建在石梯之上或石梯下,再或者修在悬崖峭壁上都是正常的。郁雪红走在有座三层青砖白缝的小洋楼的边上,她感觉很奇特。楼的第二层的朱红栏杆上晾满了各种衣物。从楼层与郁雪红俯瞰的楼道有一条小路,刚好与往上走的石梯相接,颇有些江南韵味。郁雪红站立的这一面是石壁,石缝里挺立着一棵青翠的黄桷树。大约上午10点多钟的时侯,从对面楼道里出来一个人。
她想起来了,戴笠的举枪射击的就是一支苏联斯捷金斯手枪。
这一枪也着实有些蹊跷。当年那个与郁雪红一夜情的成都小伙被戴笠看出欲占雀巢之后,晨起时准备离去,走过一座石桥,突然从竹林里蹿出数条狼狗。小伙子一看便知道完了,拼命向小河游去。这时,枪声骤然而起,一会儿,一条极幽静的杨家坪小河荡起浓浓的血水。从这里,一段不为人知的男女幽情,顺着小河渐渐漂远了。成都小伙子留在南岸下浩大衣柜里的书《盒子炮的中国传奇》,其实是一本俄译本,是一个叫基里科夫的俄罗斯人所著。成都小伙子并看不懂。此书是作为重庆首批潜伏特工的联络暗号而已。
1965年6月16日,郁雪红重新拾起记忆,她在楼下仰望了一会儿,发现戴笠公馆的朱红走廊上,转出来一位年轻女子,她拿梳子梳着头,模样很俏,问是不是找人?郁雪红忙回答不是。女子把梳子别在头上,用火钩去捅楼道上的炉灰。嘉陵江上的船笛应声而起,悠扬扬尖啸,久久地回荡在这条僻静、幽深的小巷里。清晨的薄雾还在戴笠公馆的一棵黄桷树上萦绕,淡淡的,看得更清楚的是公馆背后的嘉陵江和江上的点点白帆。
女子进屋去了,走廊上的蜂窝煤炉让人记忆起从前的日子。
郁雪红从小楼院落出来,走过山城的小巷,蓦然听到几声川剧的唱吼:隐隐城楼起暮茄,俏尼姑娘独生嗟叹呀!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郁雪红决定要走出杨家坪去看看,她梦想中的江姐一次次在她的脑海里复现。
山城的四月已见得到坡坡坎坎中那些石缝里的青草了,远方的大雁一字儿排开朝长江中的一个小岛飞翔。船笛声每每在这个季节尤其显得悠远而极富诗意。郁雪红回到徐敬那间赖以栖身的泥土屋,那条每天行走在泥墙下的大黑狗,望着她一个劲摇尾巴。这天晚上,附近的一座坦克工厂的露天操场上这天晚上上演露天电影《边寨烽火》。
1950年5月21日,当郁雪红部获悉一个军统特工再一次潜入杨家坪准备炸掉重庆的一家重要的某大型国企时,故设伏将其击毙。一个个双手沾满我革命志士鲜血的渣滓洞漏网特工,没有料到会在这间曾与郁雪红险些儿有一夜情的空屋里命丧黄泉。重庆杨家坪鸡毛18号至今是小说《一双绣花鞋》不为人知的地方。青砖白缝的影壁墙是旧中国那个时期最令人勾勒出飞檐走壁的所在。戴笠公馆今何在,这当中是很多传说的。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首都。国民政府要人到重庆后纷纷四处寻址修建公馆。公馆修得最多的是歌乐山,国民政府行政院,监察院,财政部,审计部、军政部等重要机关多达40多个单位。歌乐山山高林密,树大根深,由于日机轰炸,所谓国府五院也纷纷向郊外转移。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副委员长冯玉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以及后来的李烈钧、于佑任、居正、陈诚、吴国桢、贺国光、甚至孔德成(孔子77代世孙)都在歌乐山留下了足迹。唯其戴笠这个军统局长重庆渝特区人称的戴老板的私人公馆修在了重庆市区的曾家岩50号隔壁,与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一墙之隔,即现在重庆中四路15号。斜斜的马路,往上走,街两边是绿叶?的法国梧桐,走到中段便是桂花园,当年毛泽东与蒋介石会唔的地方。桂花园草木俊秀,青楼依依,庭院楼阁还有小桥流水,勾勒出一幅江南水色。
戴笠手下的那一枪断送了一个成都小伙的性命,这一枪至今众说纷纭,郁雪红为此事专门走访了很多地方,直到戴笠被手下用定时炸弹炸成齑粉,郁雪红才从马奇涛那里得知,杀死成都小伙的是一个外号叫这位僻远山区来杨家坪淘金的姑娘的军统小特务。此人在解放军攻克重庆前夕就消失了。为此,郁雪红专门提着枪找这个人,时间长达近三年之久。
现在,郁雪红站了在当年戴老板公馆的石级上眺望,她在眺望什么呢?
郁雪红发誓说,我一定要找到这个杀人凶手,以血还血并将他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