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移民村发展历程

(一)大旺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旺经历了从农场到综合经济开发区,再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转变。移民村村民的生活不仅取决于当时国务院颁布的三峡移民赔偿、后期扶持政策,更离不开大旺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要想真正明白移民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必须先要对大旺高新开发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1.大旺简介

大旺古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该地属于桂林郡。位于东经112°47′—112°52′、北纬23°15′—23°24′,地处广东省肇庆市最东端,珠江三角洲西部,绥江和北江下游。西与四会市相邻,东与佛山市三水区隔江相望,北与三水大塘镇毗邻,南与绥江、北江交汇点马房渡口接壤。东距广州市50公里,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不足30分钟车程,西距肇庆市城区40公里,属于广佛肇半小时经济生活圈范围,是大西南与珠三角“东引西进”的重要接合部,在实施“泛珠三角”战略和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2.大旺经济发展概况

(1)农场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旺中心区域荒无人烟,周边地区以农业为主,深受血吸虫病的危害,农副产品率低,生产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

1958年,广东省委做出“兴修水利,开发草塘,消灭血吸虫病”的决定。同年2月,国家农垦部华南农垦总局成立大旺机械化农场。因大旺所在的六泊草塘中有东旺、西旺、大旺涌等地名,往年草塘因靠近绥江与北江,经常发大水,常年患血吸虫病,人们希望建立农场后能够减少虫病、洪水带来的苦难,使草塘成为人畜兴旺、硕果累累的鱼米之乡,因此取名为“大旺”。

大旺农场发展初期,以种植甘蔗为主,相应发展畜牧业与运输业。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1962年改将粮食生产定为农场的主要生产任务。1965年起,因省大电网的进入,大旺农场开始大规模建设电动排灌站等水利设施(见图4),改善生产条件,同时以种植水稻与发展甘蔗为重点。70年代,开始接受安置越南难侨的任务,劳动人口增加。80年代、90年代初农场发展甘蔗种植和以制糖、集装箱为支柱的工业,并鼓励扩种、改种。

图4 70年代的大旺(摄于《大旺简志》)

农场时期,大旺经济以种植甘蔗和粮食的农业为主,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较大。1991年,第一产业比例为88.8%,第二产业占1.5%,第三产业占9.7%。

(2)综合经济开发区时期

1992年12月,经肇庆市同意,设立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赋予县级经济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权限,管理体制由农场管理模式向政府管理模式过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见图5)。在保持稳定发展蔗糖产业的同时,致力发展优质水果、水产。1993—1995年实现政企分离,为大旺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农场向工业开发区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合经济开发区时期,大旺继续发展以种植甘蔗为主的农业,并以华侨糖厂的破产为契机,招商引资,打破纯国有的经济结构,鼓励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从1993年至2001年,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79个,外资来源于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经营皮革制品、五金加工、食品等。

图5 90年代的大旺(摄于《大旺简志》)

这一时期引进的企业较少,工业所占比例仍低。2000年,大旺经济产业结构中农业占47.36%,工业占28.89%,第三产业占22.75%。可见,综合经济开发区期间,工业逐步发展,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仍是最大者。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期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8年。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园迁址到大旺,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即华侨农场、综合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2年2月,肇庆高新区正式迁址到大旺区,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土地。2004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肇庆市高新区定位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广东省山区吸收外资示范区。2005年,将下属作业区改为社区,并在2006年将15个社区调整为8个。2010年9月,大旺高新技术产业园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享有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2002—2006年,大旺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有色金属加工、新材料及汽车摩托车整车零配件制造等工业项目。截至2006年,大旺肇庆高新区累计引进各类工业企业352家,工业比重为75.6%。2003年,工业所占比例首次超过农业。2004年,产业结构呈现以第二产业为首、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后的局面。从2006年起,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高新区迁址到大旺至今,大旺区完成了居住、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配套发展的道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移民村变迁历程

当一群人面对一个新的地理环境,他们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2001年,移民村村民搬迁至此,他们改变了在巫山县老家的传统生计方式得以生活,后又切身经历着大旺从综合经济开发区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转变,村民们的生计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国家移民赔偿与后期扶持政策、大旺经济的发展变化、村民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移民们选择了怎样的生计方式?十几年来如何适应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59岁的周叔在自家茶馆里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摆弄着茶具。“以前是下苦力,后来做面条卖,现在开着茶馆,终于能悠闲过日子了!”谈起移民搬迁后发生的一系列生活变化,周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周叔也是重庆市巫山县的三峡移民,一家人原来居住在巫山县巫峡镇的村落里,主要靠种菜和打鱼维持生计。迁到大旺移民村后,村民的生计方式就开始发生变化。

以下内容则摘自周叔的访谈内容:


我以前的老家是在农村,平时就是种地种粮食,自己吃,不卖钱。然后,一年有几个月是捕鱼旺季就去江里打鱼,大部分拿去卖钱,有时运气好的话,一个月能卖得上万元。在老家没有出去打过工,那个年代出去打工名声不好,特别是女性要是出去打工,大家会觉得她在外面挣的钱不干净。

移民来这里后,前两三年没有事情做,不适应也不知道能做什么。第三年开始开面馆,做面条卖,开了六七年;之后就开了个小茶馆,卖点烟水钱。我们家的茶馆小,一般也只有下午有人来打麻将,而且他们打的标准也小,也就是2块钱、5块钱的,打两块的话就只收他们20块钱。所以,一天就只有几十块钱的收入,一个月也就挣一千多块钱。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想那么辛苦,现在就在家开个茶馆,烟水等货物都是打电话订货,然后送上门来,货到付款。每个月再收收房租,也差不多够生活用了……


调查显示,移民村其他村民的生计情况如周叔般,十几年来村民几乎都换了几份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可把移民村生计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混乱与迷茫期、摸索与过渡期、稳定与发展期。

1.混乱与迷茫期:2001—2002年

对于从山区搬迁到城市的移民来说,离开了土地就意味着必须自谋生计,没有工作就无法生存。移民村村民搬迁时,国家不仅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还给他们私有宅基地、私有耕地。不过,两百多户移民中只有几户人家使用自家耕地种植青菜。之所以愿意迁到广东大旺移民村,很大部分原因是村民觉得广东为沿海城市,比在老家的赚钱方式多,是一个改变以务农为生、改善生活的好机会。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如果移民下来还是种地,那我还不如继续留在老家,还移民干什么!”。此外,私有耕地的地理位置离村远,且经常被洪水淹没,收成低,村民不想再以种田种地为生。

土地不能作为一个好的谋生手段,那么村民们又是怎样找到出路的?移民初期,政府为移民提供了到工厂务工的机会,但工厂的工资低,2002、2003年时务工的底薪为两三百元,又是苦力活,很多村民都是工作没几天就辞掉了。刚来的时候,村民们不熟悉大旺,也不适应新环境,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加上他们本身有一股农民意识,跟城市环境有所不协调,性格跟本地人不合,村民们缺乏务工意识,适应不了工厂的管理制度,导致在工厂与他人斗殴,经常发生打架事件。移民村村民是三峡移民,有三年的保护期,厂里也得罪不起。移民村声誉因打架事件受损,导致很多工厂连续三四年都不敢招收移民村的人进厂务工。当然,在厂里不闹事的个别村民还是继续留在厂里工作,有的甚至工作到现在,不过这是极个别现象。

2001年的大旺发展程度远不及现在。据村民描述,当时村周围只有一条道路,其他地方都是荒凉之地。现在村口紧挨着的怡翠广场,当时是只有几个铁棚倒塌在那里的大荒地。村对面的水岸花城,当时是一个破旧的糖厂。村南部下面的御景台小区当初是一个焊铁厂,但也破旧不堪。而延伸再远一点,距移民村一千米不到的地方,都是只有杂草丛生的荒地。2002年,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刚扩园迁址到大旺,总共只有几个工厂,再加上村民们没什么文凭文化,工作很不好找,大多在家闲着。

移民初期,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工作,极少数人去工厂打工。也有个别人开始尝试着摆路边摊、凭自身技术特长做木工、泥工,在老家也是以种菜为生的几户人家种菜在村口摆摊卖,但多数村民都在家无所事事,每个月以政府的生活补贴金维持生计。刚搬过来,村民们心理不稳定,找工作不顺利,十分迷茫。

2.摸索与过渡期:2003—2007年

截至2003年,村民来大旺已有两年,村民们度过了适应期,进入了摸索阶段。这时,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处于开发期,到处都是工地,村里很多人开始买东风车帮工地拉泥土等建筑材料。工厂务工人员因不适应工厂的管理制度,加之移民与工厂发生矛盾,许多人辞工回家闲着,其中头脑灵活的人通过其他方式谋生,有的开养猪场、餐馆或杂货店。很多人几种谋生方式同时进行,不断努力探索适合的生计模式。


个案1: HY, 40余岁

来移民村的第一年,我进厂做了三个月保安,第二年做了一段时间的木工、泥工,给村民自己家和大旺的一些厂建厂房时装模板。那时候工钱才30元一天,而且什么都要给主人家做好,包括打地基、建瓦房、装修,一个30平方米的两个房间的房子需要花7天才能完工,做完也就只有200多元收入。现在光是泥工就要300元/天的工钱。

我做木工、泥工才做了两三个月,听说村里有人开始搞东风车了,我就也转行搞车。那时候也是因为移民村名声坏了,进不了厂,看别人搞车搞得不错,我也就想自己也搞搞车队。

借了老爸6万元,花了3.6万元买了一辆二手的东风车。请司机开了一段时间,每个月差不多给他1000块,包括基本工资加提成。后面我练车熟练后,就我自己开车,大概持续了两年,没怎么赚到钱。

那时候很多人买车搞工程,村里起码有十几个人买了东风车,车有十几辆,新车就两台。不过,好像都没赚到什么钱,然后慢慢地很多人不做了,我也是其中一个。一块钱的汽油就跑得3块钱的收入,还要加油、维修、给司机工资,除了这些成本都挣不了多少钱,一块钱的油能赚3毛的利润就不错了。买的又不是正牌车,不敢上主路,只能偷偷摸摸在工地里跑,真是担惊受怕。我做了两年没赚钱也没亏钱,2004年下半年就以19800元的价钱把车给卖了。其间我还给人家倒卖东风车,主要是湖南人来卖车,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来的二手车,想卖给移民村的人,要我帮他们介绍买家,他们给我红包(介绍费)。车应该是黑车,反正不是正牌车,手续不齐,不能上路,要是被交警抓了会被罚款和扣车。

2004年上半年,我开始开士多店,在居委会一楼租了个门面做生意。我的东风车在那时还没卖,偶尔也会给别人拉泥土和沙,但由于害怕车被交警扣下,加上赚不到钱,就在下半年把车给卖了。


移民前,HY是一名木工兼泥工,妻子开了一家裁缝店,一家人居住在重庆巫山县城里。他的职责内容为天花板的装修和家具制作,2001年时的工资是50元/天,一个月工作20天左右,收入较为可观。迁至大旺移民村后,HY发现新居住地没有他及家人期待的那般好,原有的生计方式也不适合生存生活。为了养家,何友不得不开拓新的生计方式,经历了长期的探寻。

3.稳定与发展期:2008年至今

2008年,移民村耕地被征收,相应的赔偿使移民村生计状况逐步稳定,村民也过上了宽裕的生活。人均7分9厘1的耕地先后两次被政府征收掉。第一次征地发生在2006年,当时政府需在耕地上建变电站。因下属有关部门事先未征求村民的意见,村民们很反感政府如此擅自使用移民村的土地。多次调解、协商后,政府以7万元/亩的价格对村民进行赔偿。第二次征地则发生在2008年8月,政府以10万元/亩的价格对移民村的耕地进行征收,有7户没有同意征收。据社区工作人员描述,两次土地征收赔偿金额十分可观,人均76100元。特别是2008年,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十几万、几十万元的耕地征收款,村民开始大量加建房屋并且出租给外来打工者。这一年成为移民村的转折点,村民每月有了稳定的租金收入,生活上有了基本保障。

村民们突然有了十几万、几十万元,“地下经济”逐渐兴起,开“发廊”、开赌场、开麻将馆的增多,好赌之风盛行,一天输掉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元的都有。对于业余生活稀缺的外来工来说,赌博几乎是其唯一的爱好。移民村的赌场生意红火,经常半夜还是人声鼎沸,一天收入可达几万元,但此生计方式不久就被国家严厉整治了。有的村民大受赌场之害,输掉了全部家当,在村里的声望急速下降。移民前,吉祥村1巷7号的徐女士是经营铝合金店铺的有钱人,但搬至移民村后因赌博输掉了几十万元,房子至今也没有加建,可谓是家道中落,与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者一样处于移民村的经济下层。

随着国家反赌反娼政策的实施,当地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对赌场、“发廊”进行严厉打击,移民村从事这方面行业的村民被抓获,基本没有人敢再从事触法犯法的行业。因此,大规模赌场、“发廊”只是一时风气。2008年后,因每家每户都有可观的租金收入,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村民开始从事投入成本少、收入稳定的工作,有的在工厂勤恳工作,有的买摩托车拉客人,有的继续种菜在村口卖,有的进社区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