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的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女性主义经济学的缘起

妇女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具有特殊价值。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体现了男性的经历和视角,不能全面反映男女两性的现实世界崔绍忠、邹杨:《女性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挑战》,《求索》2007年第8期,第39页。。首先,其假定经济决策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具有天然的性别结构缺陷,是以完全理性的成年男性的形象出现的,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关于女性遭遇歧视性待遇的理论中,也都在前提中就设定女性先天更适合从事家庭再生产;其次,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理性人代表的是发达国家情况,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甚至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最后,主流经济学所用的数字、资料总是与市场相连,而女性的家务劳动由于缺乏经济价值在资料统计中常常被忽略,在抽象的数学模型中,女性往往居于劣势地位。

女性主义经济学(Feminist Economics)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提倡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经济学研究,以提高女性地位,推动性别平等。女性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1)经济分析不仅要关注市场活动,而且要关注非市场活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研究性别不平等不能仅局限于劳动力参与和工资等经济指标,而更要关注女性的自主权和制约女性能力发展的各种制度因素;(3)所谓价值中立的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是不存在的,而女性经济学的目标是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推动性别平等;(4)女性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强调性别分析与其他社会分层维度的交叉,研究性别问题,不仅要关注男女之间的差异,而且要关注性别内部的各种社会经济差异;(5)提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女性主义经济学不否定数学化和定量分析的作用,但同时认为,应该扩展经济学的方法论边界,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定性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庞晓鹏、董晓媛:《中国大陆社会性别经济学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江淮论坛》2014年第3期,第46~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