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湾区城市功能分工体系

湾区空间结构的演化,首先是内部功能的整合提升,其次是外部空间的发展与扩张。湾区内形成不同专业化的水平分工体系,各大都市区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周边区域不断融入湾区发展腹地,形成不同城市等级的有机分工体系。

(一)“多轴线、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框架

“多轴线”指湾区城市扩张从单中心围层式拓展向轴线式延伸,已形成的多中心城市之间逐步连点成网,通过集聚与扩散机制,形成多个规模等级、多种功能组合的公共中心体系。“网络化”指以多级公共中心为节点,以线型公共设施为连接纽带,形成网络状的空间布局结构。根据区域共生理论,湾区基于多立体、多层级、多元化导向,通过流、链实现“多中心”共生。

研究表明,类似湾区这样的巨型城市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就业岗位集中于港口中心城市外围,较小城镇之间绕过中心城市进行信息的交换,变得越来越网络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湾区内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更加分散,但能通过通信和交通网络形成更加复杂的整合,空间结构更趋开放,通过点、轴、线极大地提高城市间居民就业和居住流动的便利性,改变了单个城市传统的运营模式,给区域和城市规划带来质的变化。

(二)湾区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有机结合

湾区强调不同层级的城市在规模、功能和区位上的相互联系和协作,从而提升湾区发展的整体性。在湾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活动国际化的推动下,现代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湾区核心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金融、创意、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主要港口城市逐渐成为湾区的中心城市,其主城区的指挥控制中心、消费中心功能进一步显现,推动了湾区内部城市功能和空间形态重组。湾区内部城市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等级规模体系,港口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城镇保持着合理规模和服务范围的匹配,促进了湾区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此框架下,湾区金融、商业中心布局在中心城市的关键区位,主要的外围产业区与中心主城区之间形成城市带,并在其中培育起若干次级商业中心与生产性服务中心,由此推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趋向均衡,不同专业化服务中心(中小城市、城镇)则形成各有侧重的功能布局。

(三)湾区多中心城市功能体系

湾区经济空间扩展大致经历强核→渗透→布网→连接→融合等阶段。在“强核”阶段,港口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日趋增强,借助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动力,以及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影响力等优势,形成都市圈多核发展态势。在“渗透”阶段,港口中心城市因规模膨胀,产生“城市病”等一系列规模不经济现象,中心城市内产生向外“渗透”力量,推动城市郊区化和次城市区域发展。在“布网”阶段,次中心城市区域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等推动中小城市、城镇发展,形成网状结构。在“连接”阶段,区内高快速路网、城际轨道网将各个港口城市以及其他大中小城市、城镇连接成为一个有序的大区域。在“融合”阶段,湾区内各个中心城市形成的都市圈交织扩散,将各等级规模的城市功能优化整合,融合形成由一个或多个成熟大都市圈构成的城市群。

湾区城市间呈现高度分工协作的关系,其中港口中心城市逐渐成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消费中心,引导一般加工制造、仓储物流、旅游休闲等非核心功能以及部分行政、科教等职能向周边城市疏散。周边大中城市则依据比较优势承接自身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功能,成为湾区制造业中心和服务次中心。多中心城市的功能外溢形成圈层扩散效应的交织,形成新的若干重要战略节点区域。

在TOD(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和TND模式(传统邻里开发模式)推动下,湾区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作为联系纽带,以邻里为基本发展单元,提高多中心城市的运行效率,引导城市体系间居住与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港口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形成“管理+生产”职能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形成各自的专业化经济效应。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放空间,湾区可有效控制超大中心城市的爆炸式增长,在湾区整体架构下优化中心城市及非中心城市“集中和分散”的关系,从而形成更为有机整合发展的城市群功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