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也继续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与21世纪以前相比, 21世纪我国人口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已经开始广泛关注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问题,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就涉及迁移人口的统计,包括1985年7月1日至1990年7月1日期间实现了1年以上迁移的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人,达到22143万人。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7.9%,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为11.27%,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达到了16.49%, 1982~2010年的28年时间内,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660万人增加到2.21亿人,增长了32.5倍。流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0.66%提升到16.49%,上升了近1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猛增长,《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由此可见,大规模、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以及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为各级政府如何满足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迫切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 研究意义
许多研究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和老一代流动人口在文化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明显不同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流动决策。就业已经逐渐成为流动人口发生迁移流动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即获得工作岗位和必要的收入,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他们在城市的居住条件、聚集方式和社会交往模式的其他选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户籍流动劳动力已成为城市就业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他们的失业问题一直未受到重视。以往研究认为流动人口就业机会多、工资要求低、流动性较强,因此流动人口不存在失业问题。很多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也常常假定流动劳动力都是就业人口;即使他们失业,也会回到农村种地,因此失业对于流动人口(劳动力)来说,基本是不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征收使得许多农民已无地可种,失地农民除了在城市打工外,别无谋生出路;另一方面是即使在农村有土地,但仅仅依靠耕种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获得的报酬相对较少,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是反映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相比,收入偏低,同时又无法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这使得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水平与他们在户籍地的水平相比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显然与流动人口迁移流动的动机不相符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国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日益扩大,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改善流动人口生活质量,加快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步伐,提升流动人口消费水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突出、最明显的人口现象之一。对我国现阶段来说,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状况是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焦点问题。了解我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够加深流动人口自身和全社会对流动人口的认识,而且为完善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政府部门制定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的公共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和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