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路线
一 研究目标
本书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出发,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效率缺失、结构失衡等问题;继而以地理学的区域视角,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一)从“区域”视角认识经济效率问题
传统经济学对经济效率问题的研究,缺乏对区域问题的关注,虽然也得出了具有政策借鉴意义的研究结论,但并未真正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因此,本书从“区域”视角认识经济效率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理论框架
首先,基于总量效率、要素效率、结构效率等方面科学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目标。其次,从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阶段性等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特征,并从微观视角的技术、资本、劳动力及宏观视角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制度环境、产权安排等方面阐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演化机制。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实证研究
基于地理学“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间演变特征,进而从时间截面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地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关联格局变化。
(四)构建基于“效率-结构-功能”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首先,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模式、结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模式及制度模式;其次,分别从要素效率和结构效率提升、发挥城市群带动作用、调整空间政策方向、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分析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最后,基于“效率 -结构-功能”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不论是经济效率的投入-产出视角,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视角,所考察的都是经济增长内容,也即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区域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它仅仅反映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显然不够全面。对于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总量提升、结构升级、效率提高等。因此,本书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本概念,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内涵,从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角度识别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传统经济效率研究侧重于宏观区域层面,而对中、微观层面的区域问题——空间异质性的认识不足。本书从地理学的“区域”视角来认识区域经济效率问题,也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可以丰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法则阶段理论,揭示其内涵实质和动力机制。
以往文献主要分析了传统区域经济的差异,主要侧重于经济总量分析,而对区域经济结构问题关注不足,因此,从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视角来认识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
(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证明了中国改革政策的有效性,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结构失衡、投资过热、内需不足、资源约束、环境恶化、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因此注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尤为必要。
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研究,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规律,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变特征、地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质问题。通过反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与战略,构建基于“效率-结构-功能”视角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基本方法
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效率缺失、不均衡发展以及实证研究中对区域问题关注不足等的剖析,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的现实与理论依据。准确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内涵,从总量、结构、要素三方面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本书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
1.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进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理论研究框架。
2.定量分析方法
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的面板数据集。首先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分析中国区域总效率及不同产业结构效率的时间演变趋势。其次通过DEA的C2R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静态测度,应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地域差异。再次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的Moran'I指数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的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最后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类型。
3.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Arcgis10.0软件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分布进行空间表达。运用空间数据探索方法,通过Geoda软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空间关联分析。
(二)技术路线
本书技术路线如图1-5所示。
图1-5 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