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社工”路:云南连心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研究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三 积极引进专业社工力量,助力社区和谐发展

尹福尹福,男,1958年生,现任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王家桥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昆明市五华区人大代表;曾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基层社区工作者。基层社区工作超过20年,在基层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与连心结缘

王家桥社区居委会是在2005年昆明城市规划调整后,新成立的城市型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我第一次接触社工是2008年,当时五华区团委和云南大学合作,让研究生作为社区主任助理挂职到社区做社会实践锻炼。当时我们社区来了一位社会工作系的学生,来了以后就在社区策划了一个叫“暑期夏令营”的活动。恰好又碰上2008年奥运会,所以活动的主题就定为“奥运与我同行”。活动召集了来自各个大学不同专业的近三十名学生作为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服务,我们居委会负责协调社区场地资源。活动的过程中还专门组织社区小学生到云南大学图书馆参观。参与此次活动的孩子家长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这位研究生在工作过程中,也逐步跟我们分享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议我们社区主任和工作人员都应该去考社工资格证,说将来居委会干部持证上岗是大趋势。

认识云南连心是在2009年底,他们刚搬到王家桥。当时我们有一个关工委支持的青少年活动,就联合连心一起来办。我参与了活动的整个过程,发现他们的社工和组织来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性都很强,这些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也应该具备的。后来我就开始深入了解连心,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省民政厅主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要做社区里困难人群和家庭的服务工作。当时我就在想,这些本来也是社区应该做的。虽然2010年省计生委出台了一个针对流动妇女同教育、同管理、同宣传、同服务的“四同”管理政策,服务对象是流动人口当中16~49岁的妇女。但我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常驻人口,由于人手不足及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流动人口服务较少涉及。云南连心这样的机构,刚好就可以填补这块空白。

我特别看重的是连心社工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性也强、文化层次高、积极性高,只要是群众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他们都会用心去思考着做事情。他们都是先做事,让政府看见了重视了再来挂牌,是做实事,不摆花架子。我个人也喜欢做实事的风格,所以大家就会有共鸣。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就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落到实处。也是基于这些思考,结合居委会各项工作任务与计划,我特别期待双方能够进行深度而持续的合作。

“三社联动”促成合作机制的建立

近几年来,从民政部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三社联动”模式促进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其实我们与云南连心早在2012年开始就在探索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协同联动机制。这种协作是基于双方的各自优势作为基础,形成工作互补。比如针对有超生情况的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他们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居委会就不好直接提供帮扶,因为超生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果我们帮助他们就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权威的疑虑。连心就不同,提供的服务是人性化的,只要是社区的居民,不管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的,只要是遇到困难的都可以提供帮助。连心提供的服务更人性化、更精细化,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及行政性职能方面的功能就较强一些。记得2011年末,街道办事处领导让我们策划做一个创新项目,让我们策划好了报给区委。刚好当时与向荣老师一起讨论,她提出了我们两家机构是要进行松散型合作还是紧密型合作的问题。我主动提出说一定要进行双方深度参与协作的紧密型合作。向荣老师就提出了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进行深度合作的“三社联动”治理概念。

以此为基础,我们与云南连心共同推动成立了“三社联动”示范工作站、反家暴工作站等平台,下设社区家事调节小组、儿童青少年工作组、社区综合服务组、社区文化工作组等。将两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搭配组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式建立了机构间持续深度合作的有效协作机制,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实践中实现合作共赢

与云南连心的合作,带来了很多的创新理念和思想。比如城郊结合部社区,居民构成复杂,社区服务需求多样,如何服务好居民?云南连心打造的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反家暴工作站、绿色手工坊、公益互助店、公益小饭桌、房东联谊会、巷道命名、楼顶绿化等这些做法,都是我们之前想都没有想过的工作。通过这些探索,可以很好地把我们已经建立的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平台进行激活,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些做法和经验后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也开始得到更多的支持。比如从去年开始陆续成立的流动人口党员与群众服务中心、流动职工联合工会等,都是上级各个政府部门看到我们工作成绩后主动支持推动的结果。云南连心扎根社区,紧扣社区老百姓需求,总结出操作性较强、有示范性的经验,确实发挥了作为省级社工机构的引领作用。比如,这几年全国各地都来我们王家桥参观学习,我们的“三社联动”经验获得了民政部顾朝曦副部长的认可。这两年,云南连心还把在王家桥探索的经验复制到昆明市西山区及全省更多地区,获得了高度的认可。这几年,政府对流动人口服务方面越来越关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进一步完善,并得到落实。这些积极的变化,与我们在基层流动人口社区探索形成的经验推动是分不开的。

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工作人员都来王家桥看过,有的地方工作重点是反家暴,有的地方工作重点是社区和社会组织合作,每一个来的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社区在“三社联动”中是什么角色,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又是什么。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民政部顾朝曦副部长问我们社区扮演什么角色,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不是代表政府?我的回答是,社会组织是带着经费来的,去居民中做一些免费的活动。一开始居民们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会不会是骗子。但这个时候我们社区居委会给大家做了介绍和引荐,改变了居民们的固有观念。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在这几年的合作中,我们越来越明晰了彼此的重要性和如何配合把事情做得更好。

期待与展望

云南连心毕竟是省级机构,我们只是这个辖区的一个居委会。虽然连心过去在我们社区做了一些有效探索与创新,但影响力还不够。我认为还需要有更大的联动,所以2017年我主动邀请了周边其他社区一起来参与,是希望能够把周边社区也拉进来,推动街道办事处层面来牵头探索片区的综合服务联动模式。所以今年发展出来的流动职工工会和党群服务中心,都已经获得区政府甚至是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已经探索的模式需要推广到更多社区乃至资源更少的农村地区,使更多群众受益。

我们居委会去年入选了民政部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我们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云南连心的合作创新探索。一方面,需要从社区整体营造的角度,充分挖掘王家桥社区的历史和文化,撬动村庄更多本地资源的参与投入,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比如村庄几个小组都有意愿出资,重新建设一个王家桥的地标性建筑,为王家桥本地村民留下历史记忆。如果能够做起来,其他村子应该都会重视模仿着做。另一方面,要巩固和深入探索流动职工联合工会、党群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等基础服务,从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要让流动人口感受到自己就是这个村的人,做到自觉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自觉维护这里的治安和卫生。也要让本地居民认识到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对社区建设的巨大贡献,自觉接纳流动人口在这里居住和生活。

让流动人口和常住居民感受到大家都是同一个城市的市民、同一个村庄的村民,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做很多事情。本地村民、流动人口、社区居委会、社工、社会组织、政府等,大家要一条心干事情,社区才会真正和谐。未来,我们愿意与云南连心一道,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