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写完博士论文到现在,已然12年。其间,虽然也在持续地做研究、写文章、编论文集,也不乏奇思妙想、凌云壮志,却总是因为这件琐事、那种小借口,眼高手低,没能沉下心来开始第二本书稿的写作。最近,一则因为我的有限清高还不足以抵挡职称评定的压力与诱惑,另则,更为重要的是,觉得自己的研究遇到了一个瓶颈,不对这段时间的所学所思、所见所闻以及困惑纠结做一个梳理、沉淀与反思的话,便很难开始新的学途。因此,作为对自己前期研究的一个阶段式总结,更为了开启下一步研究工作,我才痛下决心,借着在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修行的机会,闭门码字。
2005年以来,社会情境、研究语境与我的研究生活、心境也都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国社会中的性/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调查数据所彰显的中国人在行为、关系、观念等层面的性之变,更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性/别议题的显性化与公共性。各类性/别故事——性侵、扫黄、色情、LGBT、同性婚姻、性教育、性治疗,乃至因为一个公众人物的死亡引发的窒息性自慰与SM的讨论,诸如此类——在不断地被“发现”、被创作,被再创作,被放大、被遗忘……
在消费主义与市场化的刺激下,在众多国际机构的推动下,与媒体故事相伴随的,还有越来越多的性研究与运动所生产的身体与性/别叙事。“不能说的秘密”,在近年日益加码的扫黄与反色情的规制之下,在“不许说”的窥视之下,正在被大声地喊出来:说出你的性!媒体的、科学的、医疗的、亲密关系中的,福柯式的性话语爆炸正在中国发生。
对于这些话语的梳理,对于十余年性/别对话生态的变化与延续、联系与张力的分析,对于热议所透射的叙事结构的剖析是适时而必要的。我越来越觉得,在不断涌现的热议与新事件的背后,在一定时间范畴内,常常透露着万变不离其宗的知识范式与(顽固)立场。
其次,身体研究的语境在发生变化。身体,如果说十年之前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依然是“缺席在场”,身体社会学也因此被认为是研究“前沿”的话,则现在已经有人认为身体“过时”了。先不论中国学界是否真的发生过“身体转向”,还是已经“过时”,至少身体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经验研究在不断增加。医学的身体、残障的身体,性感的身体、性别的身体,更为具体的诸如母职体验、性别气质、器官移植、乳腺癌、身体打扮、整形美容、变性等议题开始出现,其中不乏有趣且重要的研究成果。
对于“性/别与身体”的现实社会背景与研究语境的变迁与进展进行细致梳理与批判且积极的分析,非常重要。
就我自己而言,在这段时间,除了延续硕士阶段的研究,持续关注“小姐”与“红灯区”相关的议题之外,也回应自己在博士研究中提出的“下一步计划”:继续在性/别与身体社会学的框架下开展具体的日常生活经验研究,在构建身体社会学的中国语境之路上继续探索。
以“身体与性/别的社会学经验研究”项目为基础,以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为推动力,2007年以来,我们分别以月经、乳腺癌、色情、性别气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体与亲密关系、妇科、变性、健身、婚姻家庭中的性/别、老年人的身体与性、自慰、生育叙事以及校园空间与大学生情爱实践为主题,从主体理解与日常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生活中的身体,尤其是女性以及多元性别的身体。学生们各自的作业已经顺利提交了,我的研究却迟迟没能结项,积攒下一串串的问题。
如何将这一个个小的研究点串起来进行更为整体性的思考?如何把具体的性/别态身体放置在社会变迁乃至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展现身体的多样、多变、复杂、暧昧?在社会变迁与生活日常中,如何倾听研究情境中的性/别故事?如何批判地审视各类性/别与身体叙事的创作与展演的社会过程?如何走出个案,选择合适的片段将其串成一个有趣且重要的社会学故事?
回应这些问题是本书的主要目的,也是写作初衷。
除了研究方面的这些进展,这十年来,我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积极策划与组织过多次国内与国际会议,大到上百人的群“魔”聚首,小到十来人的主题探讨;严肃如学术论文,轻松似小品表演;触及性/别与身体的角角落落,与圈子里形形色色的性/别主体有过交集,也与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其他学者有过不少交流与讨论。当然,也包括与正在兴起的草根组织(如果不称之为运动的话)的互动与互助。我的思考与生活受益于这些实践。这些实践,也让我看到了另类的性/别与身体政治的可能性,以及“创造更好的社会世界”的可能性(Plummer, 1995)。
此外,非常重要的,研究与会议的性政治总是与审查机制或明或暗的关怀、宾馆经理的机智与担忧、会场工作人员的服务与干涉、财务处集中体现了极权与新自由主义混搭风的报销治理术都脱不了干系。不管愉快或不快,都是不可抹杀的研究境遇。它们都参与构建了中国式的性/别与身体叙事。会议的性政治,也是我希望书写的内容之一。
这十余年间,有很多机构与个人要感谢。
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明德项目以六年的时间为“身体与性/别的社会学经验研究”提供资助(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0XNJ059)。虽然报账艰辛,但至少使我和我的学生们可以安心地、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而不用忙于申请各类项目。
书中有关女性HIV感染者的研究受到北卡罗来纳大学的CFAR项目的支持,特别感谢Gail Henderson、Suzanne Maman、Kathryn E. Muessig和孟林、少鹏及小利姐的帮助。
加拿大移民的研究受到加拿大卫生研究院的资助(CIHR, 2011~2016),尤其感谢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周艳秋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魏伟副教授,及项目组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协作。
若干章节的部分内容,比如乳腺癌一章的主体部分已经发表于《社会》2013年第5期;有关女性HIV感染者的研究方法的部分内容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期;有关跨国视野下的性/别与身体思考,主体内容发表在《开放时代》2017年第2期。对编辑及评审老师们的厚爱致以谢意,尤其感激几位编审老师在涉及性议题这一敏感的学术灰色地带能够给我以空间与鼓励!本书所涉及的这些内容,不同程度地有所改写与增删。
特别感谢高研院2016年秋季的驻访项目以及2017年秋季的访问。在高研院的访学直接催生了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高研院有着国内高校系统很棒的行政团队,年轻、高效、有活力,提供了令人艳羡的写作环境。驻访师友们的博学风趣,带来了轻松的跨学科气氛,使我在知识上受益之余也久违地狂笑不已。这段时间的访学,让我暂时抛开杂事,专注于书稿。不管是写作进度,还是从玉泉到之江校区的一路风景都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杭州的这段生活,在躲霾的同时,也多少唤起了一位在北方长驻了二十多年的温州人心底的乡绪。
我在京城的女博士读书小组,以及陆续到来的小可爱们,除了给予我一如既往的鼓励与支持,也让我备感生活与八卦的乐趣。师门的各位兄弟姐妹,也会经常发个红包、聚个餐,斗斗嘴、鼓鼓气。人大社会学系的老师们,对于我这个本系元老级的学生(1995年入校,从学生到老师,已经22年!),对于自甘边缘的我们“那一小撮人”有着太多的包容与支持。这些,或许就是我留恋北京的重要拉力。希望好景常在。
尤其感谢潘绥铭、何春蕤、甯应斌、严月莲四位良师益友长期以来的启发与鞭策,一生受益!还有性研究圈子里的亲朋好友们,“太太木木群”的微友们,“性/别两岸群”的同道们,你们的“没底线”时刻挑拨着我的神经,让我在前进路上不敢懈怠。
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尤其是李文晶女士与苏茜女士对于整个中国性研究的支持,对于我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举办、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支持,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性研究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交流平台。
最后,感谢直接参与了研究的学生与朋友们,不管是作为访谈者、被访者,还是协助者,没有你们的参与和激情,这本书不可能存在。你们的真名或别名(所有被访者的名字均为代名)将会出现在本书的不同章节,你们是故事的主角。
我在这里不一一列举要感谢的名字,但丝毫不减少我内心的感激,只是感觉名单越长,笔下的压力越大。一路有你们,且行且珍惜。
书稿不尽如人意之处,文责自负。
黄盈盈
2017年秋冬,于浙大之江校区四号楼31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