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变奏: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之历史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属后发外源型,西潮的冲击是中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历史动因,这基本上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共识。西学东渐则是西潮的核心,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就不能不关注西学东渐。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中的主体因素,研究西学东渐既要盯着从欧美输入的各种西学这一客体,更应该关注往来于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使者角色的人中,以传教士为主体的寓华西人和海外留学生是学术界广受关注的两大群体。16~19世纪(明末至清末)以传教士(天主教和新教)为主体的寓华西人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先锋和中坚,利玛窦(Matteo Ricci)、艾儒略(Giulio Aleni)、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白晋(Joachim Bouvet)、马礼逊(Robert Morrison)、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伟列亚力(Alexander Wylie)、合信(Benjamin Hobson)、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傅兰雅(John Fryer)、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花之安(Ernst Faber)、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李佳白(Gilbert Reid)等人则是把西学传入中国的典型代表。尽管中国19世纪末才开始向欧美、日本派遣留学生,但是,进入20世纪后,海外留学生在输入西方文化上的作用迅速上升,很快就取代了以传教士为主体的寓华西人的地位,成为获取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骨干。对于西学东渐的这两大群体,我于1988年开始致力于对清末以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寓华西人的学术研究。对海外中国留学生群体关注多年,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在合适的时机,自己或者引导条件比较好的研究生开展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

2010年秋季,张睦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教育史专业的硕士学位,经过双向选择,成为我指导的一名研究生。她学习非常勤奋,英语水平比较高,是研究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好苗子。在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我建议她以于1924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为研究对象。为准备该问题的研究,她还特别申请赴台湾师范大学进行半年时间的交流学习,广泛收集中基会原始文献,向相关专家请教。经过2年多的研究,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于2013年获得了答辩委员会的充分肯定,被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接着她继续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与我商定以民国时期中国留美学生群体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1928年,舒新城撰著《近代中国留学史》开启了中国留学史的研究,迄今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史、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比较关注的学术领域,硕果累累。美国学者勒法吉(Thomas Lafargue)的《中国幼童留美史》(China's First Hundred),日本学者实藤惠秀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台湾学者瞿立鹤的《清末留学教育》、黄福庆的《清末留日学生》、林子勋的《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年)》、陈琼□的《清季留学政策初探》、陈三井的《旅欧教育运动:民初融合世界学术的理想》,中国大陆学者王奇生的《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和《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李喜所的《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田正平的《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刘晓琴的《中国近代留英教育史》、叶隽的《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章开沅和余子侠合撰《中国人留学史》、周棉等人的《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陈志科的《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等著作,是中国留学史研究成果中的代表性著作。已有的中国留学史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有关中国留学运动出现的原因、留学生派遣制度的变迁(包括考选办法、管理措施、奖励办法、留学生的使用政策等);二是关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变迁,包括民主革命、西学东渐、社会思潮、乡村建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等的影响与贡献。但是,对于留学生在国外的教育活动本身——学习、研究、生活、留学生组织及其思想等研究比较薄弱,甚至有些缺失,如果能够掌握相关原始文献,该领域还大有研究的空间。

张睦楚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获得赴加拿大约克大学、多伦多大学留学的机会,一方面跟随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知名专家许美德教授学习研究,另一方面又不断奔波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美国各大学的图书馆,广泛地收集中国留美学生社团的档案、中英文报刊、会议纪录、留学生名录、资料集、个人文集、日记等大量第一手珍贵史料,以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和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所收藏的相关资料。张睦楚在对学术史和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以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in America)的历史考察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近代教育社团与中外教育交流的关系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社团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1914年,以庚款生资格正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在《留美学生年报》发表《非留学篇》批评西洋留学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作用远远不如东洋留学生,“吾国晚近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其主动力,多出于东洋留学生,而西洋留学生寂然无闻焉。其故非东洋学生之学问,高于西洋学生也,乃东洋留学生之能著书立说者之功耳”。在清末民初,日本是中国人首选留学目的地,一批又一批青年怀着教育救国的壮志豪情负笈东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东洋留学生确定成为清末民初输入新知、参与民主革命的骨干,西洋留学生难以望其项背。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的主角是由东洋留学生(陈独秀、钱玄同等)和西洋留学生(胡适、蔡元培等)共同扮演的话,此后的主角就逐渐转到以留美为主的西洋留学生身上了。尤其是在新思想的辅入、教育改革、大学校务、新兴学科的教职、科学研究等方面归来的西洋留学生自民国中期以后开始占据优势。

胡适认为留学的目的在于“植才异国,辅入文明,以为吾国造新文明之张本”,简而言之,“输入新知”,以“再造文明”。但是,同一时期的留美学生在如何再造文明的具体看法上存在着不同的思想观点。他们在留美期间即围绕着一些问题展开争论,回国后仍继续思想交锋。胡适与梅光迪、吴宓,双方在美国留学时对待古今中西问题发生思想分歧,胡适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后,以《新青年》为阵地,宣扬他的文学改良说,梅光迪、吴宓则在南京高师以《学衡》为媒介,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这两派的思想冲突之史实已为学界所共知,但是,留美学生之间的思想矛盾与冲突何止前述胡适与梅光迪、吴宓两派!何止这几个人物!张睦楚的博士学位论文正是对1902~1931年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内部所存在的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的想象、激进与冷静、自由主义的理想与民族主义的现实、宗教与平等民主思想等矛盾与论争进行剖析。通过对大量第一手史料的梳理,条分缕析,层层深入,为我们呈现出了当时留美学生群体一些鲜为人知的思想分歧。

天道酬勤,张睦楚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6年,学业进步很大,所完成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都得到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的赞誉,还在一些CS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张睦楚毕业后对博士学位论文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完善,获知马上出版,我作为她的导师,自然非常高兴。希望她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不断奉献更好的学术成果。假以时日,她会成为彩云之南上空那朵美丽的彩云。

孙邦华

2018年2月7日

于北京京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