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地点观的价值趋向
一 后现代城市空间体系的微观单元构成
(一)地点——解构城市空间体系的最小单元
新人本主义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生存空间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人们逐渐追求空间自由、自主、机会均等,对空间的需求从满足人的居住、生存的生理需求向社会需求、尊严需求、价值需求等方面转化。从人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与建构角度而言,城市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聚焦在城市空间价值的引入方面,诸如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关注城市空间的不公正现象,提出空间规划的“时—空”微观再现;新生态主义学派关注城市空间构成的生态价值观,关注城市资源获取方面的“相对剥夺感”现象,并提出从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的结构再现角度来抗衡当今城市空间规划的失衡;新城市主义学派为消除现代城市主义功能的弊端,提出追求城市人居和谐环境的规划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生活氛围的设计理念。以上这些学派的理念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最小单元——地点,以及由地点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在后现代趋势下,新人居环境学派从城市空间与地点构成的价值角度介入,以人的认知角度揭示人与地点之间的物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因此,地点理论是透视新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元(王兴中,2009)。
(二)地点——引领城市空间设计的潮流趋向
后现代主义城市与建筑学派研究认为,追求地点感是当今城市空间设计的主流,在西方欧美国家,地点理论已成为城市空间设计的主要理论之一。地点理论学派认为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创伤,并对城市社区、安全、城市体验造成了伤害,地点精神的回归就是要消除人们对地点的恐惧感,增加地点的安全感、社区感,有效地缓解城市中心区的衰退,阻止环境的恶化及公共空间的消失,重新塑造城市邻里的街道感,以使城市焕发出生命力和活力,更新城市。地点理论设计学派非常关注平民的社会参与,注重从实际的社会与物质空间环境找寻设计的灵感,关注城市空间带给人的价值、尊严、信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空间不仅要满足真实的物质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地点理论设计学派还注重城市空间的聚集效应,认为空间人群的聚集能够刺激城市的消费、创造有活力的氛围,这里所说的活力不仅是人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产业也将焕发应有的活力。
二 后现代空间规划的研究趋势
(一)空间的文化生态概念趋势
文化生态学主张后现代区域规划总的趋势应是关注文化体系的区域战略,并试图在地域文化类型现代化的趋势下,努力使地域文化社会空间结构不趋同于一个结构模型,达到社会平等、空间公正的目标(王兴中、刘永刚,2007)。其规划的本质在于“探究区域与地点的文化解构与建构”。文化生态学者把城市比喻成为包罗万象的“生态”。地点作为空间的概念有了自己的意义,人们根据地点的特性可以识别、确认自己和辨识他人的身份。以前比较清晰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中心与边缘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日益变得模糊。人类学家雷纳托·罗萨多(Rosaldo, 1989)认为,地点感的复兴让城市成为创意文化产业聚集的空间,地点理论有助于成为城市中心区复兴与更新的手段。
(二)城市与建筑空间的行为文化趋势
后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强调规划空间与行为(文化)相互适应的规律,认为后现代城市可以跨越几个世纪和几种文化,以促进人类社会行为规则的创新,并由此推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该规划理念的本质在于探究城市或区域的行为文化解构与建构。目前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注意力集中在边界或边缘问题上,既关注它们的表象,又关注它们的比喻性表现,理论和实践都日益集中在对地点的行为文化意义的解释上,那些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阈限”的地点,那些在对空间的迷恋中被视为间隙的或没有人的地点成为关注的焦点(Schwarzer, 1998)。后现代建筑理论学家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受环境主义影响提出了“日常生活类的建筑”概念,他认为建筑应该是一个能维持环境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在内)的日常生活反复体验的地点。他(1989)还认为,“网络社会的崛起”与“赛博空间”的出现把所有的地点和文化连接成一个连续的时空聚合体,后现代建筑就是要使现代建筑的“形式追随功能”走向“功能追随构想”。
(三)社会区域和谐形象塑造的趋势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规划学者认为,城市是各类日常生活地点的聚合体系,应在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对社区地点体系进行理解,并通过制定区域治理对策,提高城市空间的质量。该学派认为对社区与地点体系下地点精神的研究即城市形象解构与设计研究是基础性研究,城市生活地点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城市居民或旅游者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生活行为的空间再现。特定的生活行为与特定的环境相结合,便会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地点情境或氛围,并构成城市的空间思想,人们组织并利用这些思想进行决策,进而提出各种假设。简言之,空间规划诸学科的研究都聚焦于解构空间(区域、城市与社区)的地点构成与建造上。
(四)城市经济布局区位选取的微区位趋势
国外城市空间布局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为探讨内容由空间系统向地点类型、由宏观实证因素向微观认知因素以及由物质层次空间向社会文化空间转变。根据研究内容与方法,可以将其划分为5个逐渐深化的阶段:①20世纪20~50年代为产业布局的宏观区位选取阶段;②20世纪50~60年代为城市商业、娱乐业的圈层宏观区位选取阶段;③20世纪60~70年代为“宏观区位论”向“商业地点的行为主义微区位原理”转变的过渡阶段;④20世纪70~80年代为综合探讨计量与行为的宏观—微观结构阶段;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城市消费主义的认知区位结构主义探讨阶段(王兴中,2005)。由城市空间布局区位理论的演化进程来看,地点理论构成后现代语境下城市人本主义布局区位理论的新趋向,关注城市生活空间下的建筑地点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商业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与区位选取。
三 后现代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价值趋向
(一)区域规划学派空间形象认知的价值趋向
城市形象是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难点。在后现代空间规划的研究趋势下,应用地点解构原理,探究符合人本认知的城市形象设计,是后现代区域城市规划的前沿方向。拉尔夫1976年提出并探讨了地点性的概念及其在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并使“创造地点”(place creation)成为西方城市空间规划最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目标,为此形成了重视从空间认知构成上去塑造城市“地点形象”的学科观。区域规划的地点形象学派认为,城市中各式建筑与地点作为空间形象的媒介,其外观设计的风格,必定是反映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元素,蕴含了历史积淀下来的文明印记。那些形象标志性建筑物,代表着时间与空间的遗留,也可能是重新建造以彰显城市性格,不仅对应着城市的文化,也指代了城市本身。
(二)城市设计学派空间营造的人本价值趋向
后现代城市设计遵循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注重城市中人的定位,满足张扬个性的需求。后现代城市是复杂、矛盾与不确定的,这完全是出于人的多元需求,以人的宜居为导向。当前衡量现代城市的指标大多以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前提,而对人的关注不足。后现代城市设计要求人的需求能在各类城市环境或空间中得到满足,关注空间的人本个性及其对应的地点行为规律。因此,后现代城市设计学派认为,地点成为各类人群精神价值的空间依附,成为空间生产与符号消费的象征。城市设计要从地点特性与地点氛围中找寻设计的理念,寻求用“复兴地点感”的方法来为空间设计提供素材,要更多地考虑文化的背景主义和地域主义,因此地点成为重新思考城市设计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