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稻作体系
传统农业时期,水稻在湖区农业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从水稻作物、水稻田和土壤条件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一 稻作物
(一)水稻类型
水稻种植至少有这么几种方式:一季中稻、一季单晚或双季稻。传统水稻类型繁多,比如糯雁咀红、冬粘子、青毡、掉头黄、百日早、等苞齐、妮谷、大叶子、锅底黑、拉马撒等10多个品种,由于青毡抗涝渍,植株能随水长,最高可到2米多,适应低湖田种植,是湖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迟熟中稻品种。五十早、六十早、头伏早、二伏早、江西早等,特别是五十早和六十早(俗称红撒谷),种子拱土力强、苗势壮、后期灌浆速度快,能抢在长江、东荆河主汛期7、8两月前成熟,是湖区较普遍播种早稻种之一。种植水稻,不仅要考虑地形,而且还要考虑季节,抢种抢收,避免遭受洪水灾害。不过,水稻产量不高,基本够自给自足。见表2-5。
表2-5 水稻生长周期
资料来源:洪湖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洪湖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68页。
(二)耕作制度
第一,水田耕作制。过去由于地多人少,洪涝灾害严重,主要以一熟为主,湖区大都冬天泡、夏栽、秋收,低湖田一般种红撒谷或者青毡,水小就收,水大就丢。少数排水好的高田也搞豆稻连作,种植双季稻。另外,像垸外的河滩,如果水小,也可以栽一季青毡,多少有点收成。
第二,旱田耕作制。过去,旱田区的农民习惯留田休闲,来年种春花(早棉花)和早高粱,或种黄豆、玉米、芝麻等。俗话说,立夏前好种棉花,立夏后好种豆。少数农民也搞早黄豆、秋粟连作,或早麦、迟黄豆连作。
郭用文老人回忆,过去,农业生产都是采取粗放型的耕种方式,一年一季,广种薄收,加上人多地少,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如果遇到洪涝灾害,就难以糊口。
(三)栽培管理
第一,耕田肥田。农民素有精耕细作习惯,早中稻田多为冬闲,一般进行冬耕或早春耕整,搞三耕三拖。烂泥田一般在插秧前用人拖犁耙整一遍,多为父亲操作,而母亲负责踏车灌水,儿子负责坐船打青草肥田。从沙洲、湖滩砍芦笋、青贩草、没蕊草和菱叶肥水田,部分高水田则种植兰花酋籽和蚕豆作“压绿肥”,低湖田采用冬泡、自生水草为肥,有“水泡百日肥”的习惯。旱地多数使用农家肥,用青贩草盖棉苗,既肥且保墒。
郭用文老人回忆,过去,每次栽秧前,父亲负责耕田、犁田和耖田等,他和弟弟撑船到洪湖里打草,并将草运回来,铺在田里,用磙子压入土里,作为种田的基肥。
第二,下种育秧。传统习惯是“穷人不听富人哄,楠树开花你下种”,早稻清明前后、中稻4月中旬,用麻包泡种催芽,季节稳定,很少烂种,不能早发。然后,选择排灌水比较方便,又以土壤肥沃水田作为秧脚,父亲挖沟、脱沟,用耖平田成畦,儿子负责协助下种,每亩秧脚下种250公斤左右,效率很高,一个人一天可以撒2~3亩田,宽厢育水秧,保持田水适中,秧龄30~45天即可移栽。
据郭用文老人所述,早谷秧苗30天就可以扯来栽。如果是青毡秧苗要长40天,水大要栽迟一些。妮谷需要种高田,20天就可以扯来栽。按照季节下种,不能违背农时,不然,没有收获。如果不懂农时,就跟着别人学,别人下种,你也下种。同时,可以向邻居询问,如何安排农时。
第三,移植栽秧。待秧龄满月可以移植,一般男子起早扯秧,要求每亩扯160个秧把子。不过栽种青毡,需要插“稀大蔸”,比如下种250公斤,可插大田8~15亩。农民有“毡一把、糯三根”之说,早中稻栽秧株、行距大概7寸×8寸,每蔸3~5根,插秧密度不足万蔸。青毡0.7米长,插深水湖田,手插不着则用脚插。同时,高田只需一人放秧栽秧,而水大的低湖田,需要儿子负责撑船放秧,父亲负责栽秧,每天大概栽秧1亩/人。
青毡,一种求水的农作物,一般种植在深水区的稻田,要2尺高的秧苗才可以栽,要有1.2尺水才能生长。待9月,田上有霜,天气冷了,还有1尺深的水,要抽一袋烟才能下田割青毡,割三个把子作为1个大把子,每人割完250个大把子,才能吃中午饭,用舂担挑回来,放到禾场来晒,晒7天就捆回来堆窖。
第四,施肥与管水。首先,扯草荆禾,插秧后7~10天即开始除稗草、松土。一般除草7~9次,农民传统经验是:“脚脚捅到底,石谷六斗米。”农民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其次,水田灌溉,坚持一丘水吃谷习惯,大田管水做到“寸水返青,浅水分蘖,深水抽穗,湿润壮籽”。待分蘖末期开始放水晒田,先轻后重,连续晒2~3次。最后,追肥。追肥2~3次,肥料主要是水草、篙叶、青草等粗肥,陪秧时施用基肥,比如购买肥料或者使用自家的农家肥,移栽分蘖时,需要追肥,如果抽穗落黄时,追加穗肥。这些田间管理活,多由父亲负责,或者吩咐儿子协助完成。
郭用文老人回忆,庄稼人不怕脏。过去,下种育秧时,仅仅打草肥田往往不够,他和父亲还划船到戴家场乡,挨家挨户地购买人粪,作为秧脚的肥用。
第五,跌干。跌干就是晒田。插秧过后,发现秧苗生根,水稻的根须不发达,披头散发,浮在水面,水田田泥太软。晒干以后,根须扎下根,根须就发达,不容易倒。而且水稻长不好,容易生病,生产稻谷也空壳,产量不高。一旦晒干,出现1~2厘米的裂缝,走裂缝,再车水,撒肥料。
第六,收割堆垛。待7~8月,水稻已经成熟,需要赶在大雨来临之前,由男子负责抓紧抢收。每天收割0.5~0.7亩/人。同时,每20~30蔸捆成一把,每人割完250个大把子,用船运回家里。这时,妇女负责将禾场打扫干净,晾晒水稻把子,晾晒2~3天,就可以将水稻把子储存起来。一般由男子负责垒垛,妇女负责递上水稻把子,堆成5~6米高的垛子。待水稻收割完毕,才把水稻把子拆下来,牵牛到禾场,用石磙将水稻把子进行脱粒。最后,用自家或者公共石碾子碾压,或者两两对冲,将稻谷脱壳成稻米。见表2-6。
表2-6 稻作物栽培管理环节
资料来源:李良望老人口述。
郭用文老人回忆,过去,村民多数在家种田,1年有45个忙,1天办9天粮,半年辛苦半年寒(空闲),农忙时,自家忙里忙外,非常吃亏(辛苦),冬天打牌休息。
二 水稻田
(一)水稻田类型
水田类型各不相同,可以按照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两种标准进行划分。不同划分标准,水稻田各有其独有特点。
①按照自然因素,根据离水远近和地势高低,可以将其划分为台地、白田、水田、湖田和洲滩五种水田类型。如图2-1所示。
图2-1 水稻田类型分布示意
杜家剅村无山、无丘陵,以平原为主,一马平川,河流纵横环绕,湖泊星罗棋布,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河高、滨湖低。地面高程,西北角最高地是周家倒口,海拔为40.4米,东南最低处是瞿家湾镇的戴家湖,海拔为20.2米。按中小型地貌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地、白田、水田、湖田和洲滩五个类型。
第一,台地。主要分布在村落北部,沿河漫滩地带,以及龙滩河的北岸河漫滩地。地势最高,海拔为28~32米,质地过砂或偏砂,地力贫膺,以种植花生、西瓜、果树、旱杂粮为主。可见台地地势高,但是土壤相对贫瘠,产量不高。
根据郭用文老人所述,台地多数为龙潭河自然冲击而成,因为地势最高,多作为住址理想场所,每当建房时,挑泥把垸堤上台子填高,可以减少汛期洪水泛滥被淹没的风险。
第二,白田。主要分布在杜家剅北部,紧接淤砂平地,包括龙潭河上游,官湖垸北部和青泛湖南岸等,地势较高,海拔为26~28米,大部分土壤夹有砂层,易漏水吊气,以种植麦棉为主,部分早改水,种植双季,产量最高。
据李良望老人所述,为了提高水田产量,根据水田的高低安排作物。一般很低湖田栽青毡,青毡栽深水的低田,产量低。较低田栽中稻。高田种植芝麻、棉花、小麦或者油菜。
第三,水田。主要分布在官湖垸和青泛湖垸中部一带。地势较低,海拔为23~27米,水源充足,地下水深为50~100厘米。土壤质地肥沃,大部分为优质水稻土,部分水稻田因水大浸泡,长期以种植水稻为主,产量次之。
第四,湖田。分布于青泛湖垸和官湖垸中部、南部,东部最低洼地带,均属湖区低槽地带。过去,这里雨季是湖水,冬季是湖荒沼泽,盛产菱角、莲藕、野鸭,也生长大量蒿草等水生植被。很少部分被围垦成水稻田,但是,因水害严重而无法保证收成,大部分被围堤养野鱼。
第五,洲滩。主要分布在龙潭河、沙洋河外滩,如李氏河滩和杜家河滩。在青泛湖外滩,除李家河滩和杜家河滩修堤垦殖以外,其余洲滩均属于青泛湖泄洪区,生产着茂密的芦苇、蒿草、青贩等草甸植被,可以作为农田肥料,同时,河滩生活大量野鱼,有较丰富的水产资源。
②按照人工因素,以作用主体为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官垸田、私垸田和民垸田三种水田类型。
湖垸作为生产和生活基本单元,是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千百年来,人们围堤垦田,筑台为舍,境内堤垸纵横,村庄错落,貌似“盆碟”。为了促进垸田发展和增加赋税,官府重视堤垸农田的修治,曾经拨款对多年失修的堤垸进行修补和扩大长宽丈尺,并登记垸名报部备案,俗称官垸。比如杜家剅所在的官湖垸。同时,其报废,需经过官府核实。由民间自力修筑堤垸农田,其兴衰自行决定,不过,需要经过官府查勘认为无碍水利的,一般都登记入官册,称为民垸,如青泛湖18个垸子。此外,还有所谓“私垸”。私垸是民户筑起未经官府登记的“非法”垸田,比如康宁垸或河滩。私垸要取得官府的承认,唯一办法是向官府纳税,成为合法的民垸。不少地主豪绅就是采用这种手段强占大片垸田,成为大地主。另外,官垸岁修前要上报维护计划,整个工程要在官府督导下实施,竣工也由官府验收。民垸是否修缮,工程规模多大,其决策权主要掌握在地方乡绅手中,其实施进度及工程质量也是由垸民自己负责。有的官垸包含子垸,其无汛堤,因藏在官垸之中,与大堤不直接相关,不需要承担岁修夫役,免修免防。
沔阳县每垸面积大小无定数,其最大者周围二三十里,最小者周围三四里,如果换算成亩,则大致“大者上十万亩,小者几十亩,一般为几千亩”。也有反映垸的总面积,据光绪《沔阳州志》载,该州有垸1363个,而总耕地面积只有2083007.77亩。垸已不单是地理单位,恐怕也是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行政村。村以垸名,则一大垸包数小垸的情况必然较多,每垸平均只有1528.25亩,亦与今天许多自然村拥有的耕地数大致相同。
垸田既是围湖而成,多属低洼之地,依土地利用的方式,垸内田地可以分为四种,即水田占比40%、旱地占比5%、水旱不定型耕地占比50%,湖底水田占比5%。自当以水田为主,也就是所谓“一湾之涧亦截流种稻”。湖底水田,多为种柴草资渔利。水旱两兼型垸最多,而以旱地为主的垸则很少。不同的耕地类型决定了各垸不同的作物与种植制度。水稻生产以一季稻为主,也不排斥小面积的双季稻栽培,包括稻麦轮作,单季稻作或双季水稻连作,麦与棉、麻、油、豆、蔬连作、混作、轮作等。除稻麦轮作外,不同粮食作物之间还存在形式各异的轮作方式,如粮杂轮作,遇水即淹,因系低洼之处,麦收后栽种晚禾杂粮。因地制宜的耕作方式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能,而且也提高了垸田的土地利用率。垸田数量统计情况见表2-7。
表2-7 垸田数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郭用文老人口述。
李良望老人回忆,围湖造垸,在岸脚湖心多方截流以成淤,四周筑堤以成垸,广收其利。但是,垸田亩日广,湖泊容水稻面积变窄,一遇到洪水暴涨,水无处分泄,垸田首当其冲。因为垸似蜂窝、垸型如锅盆盘碗,垸内必有湖,高为田,低为水。一旦江河水位上涨,则垸自为战,自行调蓄。一般年景,收获面积不足半数,倘遇大渍大涝,则只有很少的“碗边田”有收。
(二)水稻田分布
传统稻作社会,人少地多,同时,为了便于进行农业生产,水稻田分布形态主要呈现集中和相近两方面特点。
1.集中分布
明末时期,为了便于管理,县府对田垸进行编号。见表2-8,在官湖垸大字号,总计有9个小号子,分别由吴叶山、欧阳贵、周则严九姓插志占有。据说,当时在官湖垸,地广人稀,每个姓氏搭草棚守荒,围垦占有一块大田,最大号子有100亩,北抵龙潭河垸堤,南抵戴家湖,最小号子也有50亩,北抵龙潭河垸堤,南抵洪沟。其他字号有无水田,无法查考。不过,几户的小聚落,房屋周围可供开垦土地足够,不需要扩展新的土地。清朝时期,官湖垸大字号发展到10个小号子,通过购买方式,李氏拥有一个号子水田,大概总计90亩,北抵龙潭河垸堤,南抵戴家湖;另外,在相邻的吕字号,也有40亩水田;陆氏有半个号子水田,约50亩,北抵龙潭河垸堤,南抵远洪沟。同样,杜氏也有一个号子,总计90亩,北抵龙潭河垸堤,南抵戴家湖。黄氏和熊氏分别有半个号子,有45亩,北抵近洪沟,南抵远洪沟,熊氏在康字号也有水田。据说,最大水田面积为90亩,最小水田面积为10亩。民国末年,陆续搬来涂氏、夏氏、万氏、舒氏和吴氏,通过买卖和分家方式占有水田,导致水田分割迅速。当时,大字号保留10个号子,1个号子有若干块水田,每块2~30亩。可见随着杜家剅姓氏增多,导致大字号水田分割速度加快,集中程度逐渐降低。如图2-2所示。
图2-2 民国末年大字号杜家剅水田分布示意
表2-8 不同时期官湖垸大字号水田集中程度 单位:户,亩
资料来源:李良望老人口述。
李良望老人回忆,最初,杜家剅只有8户(李、熊、杜、黄、陆等),耕地集中在大字号。清朝顺治年间,发生洪灾,李氏一户逃走,熊氏和黄氏同时来到杜家剅,并插志占有李氏40亩田。民国初年,垸堤倒口,把夏氏家的屋台冲走,夏氏从周家倒口盘过来,向杜氏买台居住,在官湖垸和青泛湖垸都有田。还有晚搬来的涂氏,买田也是集中在大字号。
2.就近分布
在平原地区,村落居民有侍田而食、侍地而居的传统。传统历史上,村落各姓氏村民之间相隔较远,而每户农户都尽可能地靠近其耕种的土地或者赖以生存的湖泊水域。房屋都建在田地附近,而且每块耕地的四周,常有围墙、篱笆或沟渠。也就是房屋和田地相互靠近。水田就近分布于屋舍,水田又通过河流与房屋建筑相连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缩短来往田地或湖泊间的距离,以及利用便利的水运,运送肥料、种子与收获物等。
据李良望老人所述,屋前有田或者屋后有田,屋距离田较近,没有田,就没有屋。房屋四周均为宽阔的稻田,田从屋台南抵戴家湖。俗话说,远田不富,远中求近。如果田距离住地太远,不仅不好耕种和运送粮食,而且生产粮食容易被偷,也不好保护。
最初,国家垦殖政策,注重土地区划,便于管理,促使农户靠近房屋开垦耕地,这样农户土地就集中在了房子四周,每一农户也就取得一整块集合一处的土地,并占据一小处建设居住的房屋,该处土地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地方,只要周围有足够的土地可供开垦耕种或有足够的湖泽可以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就不会到外面要土地。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受到可耕地资源和湖泽资源的限制,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村民需要不断地移动从事耕作、采集与渔猎的地点,因而聚落也就随之而移动,俗称开垦守荒。那么村庄开垦的田地越来越多,距离也就越来越远。不过,随着土地、山林乃至湖泽所有权关系的明确,定居乃成为必然。见表2-9。
表2-9 民国末年杜家剅水田分布位置
资料来源:李良望老人口述。
(三)水稻田灌溉
在地势低洼的平原地区,江河密布,水田耕作面临洪涝灾害威胁,必须修建一定沟渠进行排灌,构成水稻田完整管护体系。如图2-3所示。首先,村落集体建有大型的洪沟,作为水田排灌主要通道,比如百兴沟和百旺沟,深1~3米,宽3~4米,长5~6千米,直接通洪湖,沿河两岸都有水田,遇到水田缺水,直接用水车引水灌溉,非常方便。同时,洪沟可以直接通船,便于肥料、粮食运输,或者从事农业生产。其次,修建到沟,一般很少占用水田修建宽阔的洪沟,又不能随意从他人水田通水灌田,只能联户开挖到沟,1~2米宽,0.5~1米深,两岸各户修建踏水码头,架设水车,可以同时踏水。最后,待分家立户以后,分得远离沟渠水田,家庭男子就必须开挖支沟,作为旱枧进行灌溉。同时,自己留田,做旱涧排水。因为支沟有0.2~0.5米宽,深度也只有0.2米,平时,遇到支沟长草或者淤塞,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护。另外,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种植面积,即使在排水沟涧里也种有水稻。见表2-10。
图2-3 民国末年大字号杜家剅水田沟渠灌溉示意
表2-10 民国末年杜家剅水田灌溉设施
资料来源:李良望老人口述。
郭用文老人回忆,过去,有田必有沟,一块片田一个小沟,一个号子一个沟,用脚踏水车或者手转水车引水灌溉,某一时刻、区段河道的总水量是固定的,在此范围内用水就会此消彼长,你使用了水,我却使用得少,要看谁先使用。不过,不管洪沟还是到沟,都与水田灌溉休戚相关,遇到沟渠淤塞,就需要集体出工洗沟。田多多挑,田少少挑。如果不去挑,就要出钱,请人挑。同时,提水灌溉码头,也是以家户为单位修建,各自使用各自码头踏水。
三 土壤条件
平原湖区的土壤多为河流冲积物而成,水稻土面积最大。该水稻土熟化程度较高,速效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水稻土类,生产条件最好。垸内旱作土壤的腐殖质含量也很高。正因为如此,垸田作物的产量往往高于同类作物在其他类型土地上种植的产量。当然也不排除质地较差的垸田,这类垸田主要分布在滨湖或沿江洲渚,由于地下水位高,其土壤种类多为沼泽型水稻土,养分熟化程度低而且难以释放,在无法改善排水条件的前提下只好任其自然、粗放经营。这种田产量往往极低,有的便种植杂粮、莲藕,甚至只种芦苇,有的干脆听凭杂草丛生。
综上所述,水田的形成及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它是当地人民在长期与水争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其中,围湖造田,也就是垸田占据湖区耕地面积的2/3,与当地易水的特性有关。垸田在耕地中的高比例及垸内作物的相对高产使它既系民食之所赖,亦是赋税之所出,堤安则丰,堤溃则歉,垸田在地方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