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马克思的贫困及贫困消除理论
贫困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贫困化不断加剧的判断,才预言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一 马克思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占据主导地位之前,整个人类社会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工业革命开始后,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但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整个社会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分化状态。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则相对富裕,尤其是体力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稀缺资源的资产阶级就必然获得较大份额的社会财富。相反,广大的工人阶级由于所掌握的相对富裕的生产资料,所分得的社会财富相对较少,因此资本就主导了整个生产过程以及分配过程。
此外,这种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还影响着资本主义的政治结构。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发展经济,这就需要资本和劳动。当政府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本和相对富裕的劳动时,就会更多地考虑资本家的利益而忽视工人的利益。值得关注的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民主制度尚未完善,广大工人阶级还未加入社会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普遍没有选举权,工人阶级对政府的约束力相对有限,而民主的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导致政府资产阶级化,成为资产阶级的政府。这样,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结合在一起,使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双重强势地位,而工人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双重弱势地位。这是导致社会严重两极分化的原因。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机器大量取代劳动,导致工人严重失业,是导致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悲惨的重要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资本原始积累”一章中收集了大量资料,揭示当时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状况。
二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相对工资的相对降低,资本的份额与劳动的份额相对提高了,社会财富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分配更不平均了,贫困化就开始了。”“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卖出的东西。”马克思的这些描述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的绝对性。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越来越取代劳动,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后备军,社会需要救济的失业工人也越来越多。正如马克思所述:“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能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性、贫困产生的必然性。”
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强调马克思的相对贫困理论。其实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相对贫困的概念,只是指出相对工资的降低会引起社会的相对贫困化。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旨在由此导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结论。显然,如果贫困是绝对的,则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结论就是绝对的;相反,如果贫困是相对的,则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结论就是相对的。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体系中没有相对贫困理论。后来马克思主义继承者考茨基发展了马克思贫困理论,明确系统地提出了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的概念,即相对贫困指的是整个“社会的贫困”,绝对贫困指的是无产阶级“生理的贫困”。
根据马克思的贫困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若要消除贫困就要消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代表人民掌握生产资料,让每个人都成为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能享有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利,消除少数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从而占有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由此就避免了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
三 对马克思贫困理论的评析
马克思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历史已发生巨大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思考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一个最直接和最明显的事实是,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绝对贫困已基本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大量工人失业和极端贫困现象较少,只有按西方的贫困标准存在的相对贫困人口。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分析。
第一,时代在发展。马克思所看到的资本主义世界多为反映在马克思《资本论》原始积累章节中所描述的世界。即使是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正如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等等,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因此,即使在马克思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农业社会相比已提高了很多。
19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体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逐步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推动西方社会逐渐进入福利社会,有效地避免了绝对贫困现象的发生。1896年孙中山访问美国,到了当时在美国并不发达的檀香山。《孙中山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在美国的檀香岛上游览了几处风景,都觉得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奇异,丰富的物产,和平的秩序,街道的清洁美丽,人民的安逸愉快。”孙中山的观察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以及普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贫困现象,尤其是绝对贫困。
20世纪后,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社会财富越来越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实恩格斯在晚年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时,在《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明确地指出:“本书所描写的情况,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成为过去。”但很可惜,马克思没能看到这样的时代。
第二,马克思所预期的失业大军并没有出现。失业大军的出现在马克思看来是导致绝对贫困的一个基本原因。马克思强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资本会越来越多地取代劳动,必将造成庞大的失业大军,由此导致严重的社会贫困问题。然而,马克思所预言的失业大军除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出现过以外,终非长期普遍的现象,更非历史趋势。笔者认为,工业的高度繁荣必然导致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而马克思似乎没有注意到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工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过度强调了第二产业工业领域资本取代劳动造成失业大军。这是马克思贫困理论的时代和理论局限。
第三,生产与消费失衡难以长期存在。马克思强调:“社会的生产离不开消费,社会的消费也离不开生产”。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人数占比小,其消费受到人数少以及消费边际倾向递减规律的制约,其作为一个阶级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当资本大量积累生产出大量产品的时候,只有广大工人阶级把这些产品消费掉,资本才能进行社会再生产,实现生产消费的均衡。否则这个社会只有两种情况:低生产与低消费的组合,高生产与高消费的组合。所幸,后一种可能成为西方社会的现实,这就为整个社会消除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就马克思的贫困消除理论而言,实践的结果也并非如马克思所预期的那样。在理论方面,计划经济的可行性很低,通过计划来协调整个社会无政府生产状态的可操作性很低。计划经济加上公有制必然会扼杀企业家精神和创新,降低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新创业的热情。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往往还会导致社会腐败问题。由于对国有企业以及政府官员的监管困难,官员以及国有企业的领导比较容易利用自己掌控的经济资源以及政治权利以权谋私,是一种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的现象,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曾经实行过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普遍表现不佳,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赶不上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
总体而言,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富有启发性的,始终提示我们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贫困发生的一种可能性。